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聂志红专利>正文

一种骨钻刀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446076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25 22: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骨钻刀头,包括杆件和刀体,所述的杆件和刀体呈一体连接,所述的刀体有多组刃体呈螺旋绕设构成并形成螺旋导槽,所述的刃体顶部的前刀面设置有切削刃,顶部后侧设置有斜下设置后刀面,所述的多组刃体向中心方向设置有中心刃,中心刃在轴心出交合,所述的中心刃设置有弧形凹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设计合理,本钻头刃体呈等角分布,受力平衡,不易产生振动,刃体呈中心汇集设置中心刃且弧形凹口,有效克服传统钻头愈近中心处,切削条件愈差情况的问题,保证了良好的切削条件的同时,可进行逐步切削,避免钻孔时因中心刃挤压刮削,造成刃口蹦断。造成刃口蹦断。造成刃口蹦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骨钻刀头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涉及一种骨钻刀头。

技术介绍

[0002]椎间孔镜技术早在21世纪初期就引进我国,由于穿刺安全性低、间接减压有效性不佳等原因并未能广泛接受,在推广过程中也遇到并发症高的困难。椎间孔镜系统简单、安全、有效。经关节突穿刺入路、神经保护骨钻使腰椎间孔镜手术安全性跃上了一个新台阶。盘外直接减压大大提高了有效性,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由此掀起了腰椎间孔镜手术应用的一个新高潮。椎间孔镜系统简化了操作程序,使腰椎间孔镜手术大范围推广成为可能。
[0003]目前内镜外行关节突成型工具为钝头骨锉,此刀头为钝头,不会造成神经损伤,故操作时安全较高,但缺点时磨除关节突时,尤其对于椎板厚度较大的,往往不能完全磨除,由于采用钝头,造成在钻孔过程中,运行不稳,热量产生大,同时形成的钻孔不均匀不规整的情况;因此内镜下关节突成型技术主要为镜下环锯技术和镜下磨钻技术,首先:镜下环锯头端具有锋利锯齿,可高效磨出上关节突骨质,但操作中定位繁琐,且易磨及黄韧带,进而损伤神经的风险明显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的一种骨钻刀头。
[0005]本技术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骨钻刀头,包括杆件和刀体,所述的杆件和刀体呈一体连接,所述的刀体有多组刃体呈螺旋绕设构成并形成螺旋导槽,所述的刃体顶部的前刀面设置有切削刃,顶部后侧设置有斜下设置后刀面,所述的多组刃体向中心方向设置有中心刃,中心刃在轴心出交合,所述的中心刃设置有弧形凹口。
[0006]进一步的:所述的刃体的纵向侧部设置有副刀面,所述的副刀面的外侧以及沿着螺旋导槽下侧设置有副切削刃。
[0007]进一步的:所述的中心刃设置沿螺旋导槽方向设置有副刃钩。
[0008]进一步的:所述的后刀面的内侧设置有内棱。
[0009]进一步的:所述的刀体至少由三组刃体构成。
[0010]进一步的:所述的切削刃的径向长度D与中心刃径向长度d的比例为D≥ 2d。
[0011]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结构设计合理,本钻头刃体呈等角分布,受力平衡,不易产生振动,刃体呈中心汇集设置中心刃且弧形凹口,有效克服传统钻头愈近中心处,切削条件愈差情况的问题,保证了良好的切削条件的同时,可进行逐步切削,避免钻孔时因中心刃挤压刮削,造成刃口蹦断。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骨钻刀头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骨钻刃体的刀面结构示意图。
[0014]附图编号:刃体1,前刀面11,切削刃12,后刀面13,中心刃2,弧形凹口21,副刀面31,副切削刃32,螺旋导槽33,副刃钩34,内棱35。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技术的解释而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0016]参见图1

图2,本实施例一种骨钻刀头,包括杆件和刀体,所述的杆件和刀体呈一体连接,所述的刀体有多组刃体呈螺旋绕设构成并形成螺旋导槽,所述的刃体顶部的前刀面设置有切削刃,顶部后侧设置有斜下设置后刀面(提高散热效果),所述的多组刃体向中心方向设置有中心刃,中心刃在轴心出交合,所述的中心刃设置有弧形凹口,本结构中,刃体的螺旋结构,本钻头刃体呈等角分布,受力平衡,不易产生振动,刃体呈中心汇集设置中心刃且弧形凹口,有效克服传统钻头愈近中心处,切削条件愈差情况的问题,保证了良好的切削条件的同时,可进行逐步切削,避免钻孔时因中心刃挤压刮削,造成刃口蹦断,同时,本结构可在除中心骨皮质的操作中能够保障具有良好的效率及速度,减少透视次数,所述的刃体的纵向侧部设置有副刀面,所述的副刀面的外侧以及沿着螺旋导槽下侧设置有副切削刃,副刀面的外侧以及螺旋导槽有效保证钻孔的效果,保证顺畅,提高稳定性,所述的中心刃设置沿螺旋导槽方向设置有副刃钩,本结构中采用副切削刃构成侧切刃,在操作中,有效避免刀面垂直切割黄韧带及神经,提高手术安全性。同时副刀面外侧切削刃可有效磨出光滑的弧形上关节突骨面,提高磨出稳定性,进而保护关节突不会过多磨出,避免造成上关节突不稳的情况,所述的后刀面的内侧设置有内棱,内棱有效对中心刃的切削屑进行阻隔,副刃钩导入螺旋导槽进行排屑,保证钻孔的性能,本实施例具体的如图所示,所述的刀体至少由三组刃体构成,所述的切削刃的径向长度 D与中心刃径向长度d的比例为D≥2d。
[0017]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技术所作的举例说明。本技术所属
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本技术说明书的内容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骨钻刀头,其特征在于:包括杆件和刀体,所述的杆件和刀体呈一体连接,所述的刀体有多组刃体呈螺旋绕设构成并形成螺旋导槽且刃体呈等角分布,所述的刃体顶部的前刀面设置有切削刃,顶部后侧设置有斜下设置后刀面,所述的多组刃体向中心方向设置有中心刃,中心刃在轴心出交合,所述的中心刃设置有弧形凹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骨钻刀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刃体的纵向侧部设置有副刀面,所述的副刀面的外侧以及沿着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聂志红赵阳阳范东娇赵素香
申请(专利权)人:聂志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