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相分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445995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25 22: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多相分离装置,包括多个第一管道,各第一管道均沿水平方向延伸设置,且多个第一管道在竖直方向上由上至下顺次设置;多个第二管道,各第二管道均沿竖直方向延伸设置,多个第一管道中相邻的两个第一管道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管道,以使相邻的两个第一管道通过第二管道连通;其中,多个第二管道中的至少一个第二管道为微旋流管结构,微旋流管结构用于对流经微旋流管结构内的流体进行分离。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多级T型分离管串联形成的分离设备占地面积大、生产、运输以及安装成本较高的问题。以及安装成本较高的问题。以及安装成本较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相分离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油田采出流体分离设备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多相分离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油田采出流体含水率的不断增加,油田采出流体中的油、气、水、固的分离难度也随之增大,现有的T型管分离装置包括多根横管和用于连通横管的竖管,通过竖管的烟囱效应对横管内的物相进行分离,故而竖管的数量足够多才能够分离出含油率100%的油相,现有技术中提出了多级T型分离管串联的设备。
[0003]但是,现有的T型管分离装置的缺陷在于,单级的T型管分离装置的整体结构尺寸较大,多级T型分离管是由多个单级的T型管分离装置串联形成的,T型管数量的增加导致整个分离设备的体积增大,且占地面积增大、发生泄漏失效故障的几率增加,同时生产、运输、安装的设备初始成本也上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相分离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多级T型分离管串联形成的分离设备占地面积大、生产、运输以及安装成本较高的问题。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多相分离装置,包括多个第一管道,各第一管道均沿水平方向延伸设置,且多个第一管道在竖直方向上由上至下顺次设置;多个第二管道,各第二管道均沿竖直方向延伸设置,多个第一管道中相邻的两个第一管道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管道,以使相邻的两个第一管道通过第二管道连通;其中,多个第二管道中的至少一个第二管道为微旋流管结构,微旋流管结构用于对流经微旋流管结构内的流体进行分离。
[0006]进一步地,微旋流管结构内设置有螺旋叶片,螺旋叶片用于带动流经微旋流管结构内的流体进行旋转。
[0007]进一步地,微旋流管结构包括外管和芯管,其中,外管的两端分别与相邻的两个第一管道连通;芯管设置在外管内侧,且芯管的外壁面与外管的内壁面之间形成避让空间;螺旋叶片设置在避让空间内,以带动流经避让空间内的流体进行旋转。
[0008]进一步地,避让空间为环形空间,芯管与外管同心设置。
[0009]进一步地,芯管与外管紧固连接。
[0010]进一步地,芯管为通管,且芯管的长度小于外管的长度。
[0011]进一步地,芯管的第一端穿过外管的上端口并伸入与外管连通的第一管道内,芯管的第二端位于外管内并与外管的下端口之间具有第一预设距离。
[0012]进一步地,芯管的第一端的端口位于第一管道的轴线位置的上方,并与芯管的第一端的端口相对的第一管道的内壁面之间具有第二预设距离。
[0013]进一步地,外管的管径不变。
[0014]进一步地,外管包括相连接的第一管段和第二管段,其中,第一管段的直径大于第
二管段的直径,且第一管段位于第二管段的上方,芯管的一部分位于第一管段内,芯管的另一部分位于与外管的上端口连通的第一管道内。
[0015]进一步地,外管还包括过渡管段,过渡管段位于第一管段和第二管段之间,以连通第一管段和第二管段,过渡管段的直径沿远离第一管段的方向逐渐减小。
[0016]进一步地,外管包括相连接的第一管段和第二管段,其中,第一管段的直径小于第二管段的直径,且第一管段位于第二管段的上方,芯管的一部分位于第一管段内,芯管的另一部分位于与外管的上端口连通的第一管道内。
[0017]进一步地,外管还包括过渡管段,过渡管段位于第一管段和第二管段之间,以连通第一管段和第二管段,过渡管段的直径沿远离第一管段的方向逐渐增大。
[0018]进一步地,第一管道在竖直方向由上至下依次包括第一子管道、第二子管道和第三子管道;多相分离装置还包括旋流分离器,旋流分离器具有分离腔以及与分离腔连通的入口、第一出口和第二出口,其中,入口与油田采出流体的来流管线连通,第一出口与第一子管道连通,第二出口与第二子管道连通。
[0019]进一步地,第一出口位于第二出口的上方,入口位于第一出口和第二出口之间。
[0020]应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通过将多个第二管道中的至少一个第二管道设置成微旋流管结构,由于微旋流管结构能够用于对流经微旋流管结构内的流体进行分离,确保多相分离装置的分离可靠性的同时,还能够保证多相分离装置不会占用较大的安装空间。
附图说明
[0021]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22]图1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可选实施例的多相分离装置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23]图2示出了图1中的多相分离装置的实施例一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24]图3示出了图1中的多相分离装置的实施例二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25]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0026]10、第一管道;11、第一子管道;12、第二子管道;13、第三子管道;20、第二管道;21、微旋流管结构;211、螺旋叶片;212、外管;2121、第一管段;2122、第二管段;2123、过渡管段;213、芯管;30、旋流分离器;31、入口;32、第一出口;33、第二出口;40、阀门。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8]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多级T型分离管串联形成的分离设备占地面积大、生产、运输以及安装成本较高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多相分离装置。
[0029]如图1至图3所示,多相分离装置包括多个第一管道10和多个第二管道20,各第一管道10均沿水平方向延伸设置,且多个第一管道10在竖直方向上由上至下顺次设置;各第
二管道20均沿竖直方向延伸设置,多个第一管道10中相邻的两个第一管道10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管道20,以使相邻的两个第一管道10通过第二管道20连通;其中,多个第二管道20中的至少一个第二管道20为微旋流管结构21,微旋流管结构21用于对流经微旋流管结构21内的流体进行分离。
[0030]通过将多个第二管道20中的至少一个第二管道20设置成微旋流管结构21,由于微旋流管结构21能够用于对流经微旋流管结构21内的流体进行分离,确保多相分离装置的分离可靠性的同时,还能够保证多相分离装置不会占用较大的安装空间。
[0031]如图2和图3所示,微旋流管结构21内设置有螺旋叶片211,螺旋叶片211用于带动流经微旋流管结构21内的流体进行旋转。这样,螺旋叶片211能够对流体进行造旋,从而带动流体进行旋转。
[0032]如图2和图3所示,微旋流管结构21包括外管212和芯管213,其中,外管212的两端分别与相邻的两个第一管道10连通;芯管213设置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相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第一管道(10),各所述第一管道(10)均沿水平方向延伸设置,且多个所述第一管道(10)在竖直方向上由上至下顺次设置;多个第二管道(20),各所述第二管道(20)均沿竖直方向延伸设置,多个所述第一管道(10)中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管道(10)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所述第二管道(20),以使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管道(10)通过所述第二管道(20)连通;其中,多个所述第二管道(20)中的至少一个所述第二管道(20)为微旋流管结构(21),所述微旋流管结构(21)用于对流经所述微旋流管结构(21)内的流体进行分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相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旋流管结构(21)内设置有螺旋叶片(211),所述螺旋叶片(211)用于带动流经所述微旋流管结构(21)内的流体进行旋转。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相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旋流管结构(21)包括:外管(212),所述外管(212)的两端分别与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管道(10)连通;芯管(213),所述芯管(213)设置在所述外管(212)内侧,且所述芯管(213)的外壁面与所述外管(212)的内壁面之间形成避让空间;所述螺旋叶片(211)设置在所述避让空间内,以带动流经所述避让空间内的流体进行旋转。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相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避让空间为环形空间,所述芯管(213)与所述外管(212)同心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相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芯管(213)与所述外管(212)紧固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相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芯管(213)为通管,且所述芯管(213)的长度小于所述外管(212)的长度。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相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芯管(213)的第一端穿过所述外管(212)的上端口并伸入与所述外管(212)连通的所述第一管道(10)内,所述芯管(213)的第二端位于所述外管(212)内并与所述外管(212)的下端口之间具有第一预设距离。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多相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芯管(213)的第一端的端口位于所述第一管道(10)的轴线位置的上方,并与所述芯管(213)的第一端的端口相对的所述第一管道(10)的内壁面之间具有第二预设距离。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相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212)的管径不变。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相分离装置,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梓丞樊玉新张锋袁亮马尧沈晓燕陈贤袁鹏马俊章刘俊德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