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治疗乳腺、副乳、淋巴结的敷包及其填充物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中药
,具体涉及一种治疗乳腺、副乳、淋巴结的敷包及其填充物。
技术介绍
[0002]中药是中国传统医学,目前医疗卫生系统提倡中西医结合,大力支持发挥中医特色。
[0003]针对哺乳期妇女,WHO调查显示,哺乳期乳腺炎发病率高达33%,其中74%到95%发生在产后12周内。发病原因:乳汁淤积,乳头破损,免疫力降低,细菌侵入继发感染。副乳通常位于腋前或腋下,内部主要为乳腺组织,副乳在妊娠、哺乳期明显增大,甚至分泌乳汁,故常常积乳。积奶位于腋窝,处理尤为棘手,肿痛难忍,困于护理。常规治疗包括:抗感染、排乳、针灸、外敷包、切开引流。市面上中医院诊所的小敷包,针对增大的哺乳期乳房和副乳,通常使用的中药敷包操作繁琐费时,效果不确切。同时乳腺炎早期,积乳合并淋巴结反应性增生,由于淋巴结肿大带来的刺痛和不适感,加重患者疼痛。
[0004]针对非哺乳期乳腺炎,(non
‑
puerperal mastitis,NPM),是一组发生在女性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治疗乳腺、副乳、淋巴结的敷包,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一缺角的方形敷包本体(1);敷包本体(1)自下向上依次分隔有乳房敷区(6)、副乳敷区(3)、淋巴结敷区(4);所述的乳房敷区(6)设有乳头孔(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乳腺、副乳、淋巴结的敷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敷包本体(1)为左侧敷包,用于敷贴左侧乳房,左侧敷包镜像后为右侧敷包,可用于敷贴右侧乳房;所述的敷包本体(1),其缺角部分的边(7)为弧形边;所述的边(7)的半径R为16.5cm ;所述的乳头孔半径r为2cm;乳头孔距离左侧边的距离为11cm,距离右侧边的距离为10cm;所述的副乳敷区3左侧边的高度尺寸h为4.5cm;长度尺寸P为14cm;所述的淋巴结敷区(4)左侧边的高度尺寸M为3 cm;所述的乳房敷区(6)左侧边的高度尺寸L为30 cm;右侧边的高度尺寸为22 cm;底部侧边的长度尺寸为25 cm。3.一种治疗乳腺、副乳、淋巴结的敷包用的中药组合物,按重量份数计,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组分:芒硝5g~40g;野菊花5g~35g;三棱5g~20g;大黄5g~40g;艾叶5g~40g;王不留行5g~25g;生麻黄5g~20g;皂角刺 5g~40g;丹参 5g~40g。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治疗乳腺、副乳、淋巴结的敷包填充物,按重量份数计,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组分:芒硝40g;野菊花35g;三棱20g;大黄40g;艾叶40g;王不留行25g;生麻黄20g;皂角刺 40g;丹参 40g。5.一种治疗乳腺的敷包填充物,按重量份数计,其特征在...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