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焊接面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445039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25 22: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智能焊接面罩,包括面罩本体和可调节头箍,所述可调节头箍上设置有压力传感器;所述面罩本体内部设置有控制模块、距离传感器、报警模块、供电模块以及无线通信模块,所述面罩本体外部自上至下设置有太阳能电池板、光强传感器以及可变光模块;所述供电模块分别向所述压力传感器、所述距离传感器、所述控制模块、所述报警模块、所述光强传感器以及所述无线通信模块供电;所述太阳能电池板向所述可变光模块供电;所述控制模块分别与所述无线通信模块、所述压力传感器、所述距离传感器、所述报警模块、所述光强传感器以及所述可变光模块通信连接。述可变光模块通信连接。述可变光模块通信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焊接面罩


[0001]本技术涉及焊接领域,具体的说,涉及了一种智能焊接面罩。

技术介绍

[0002]在我国基础建设快速发展的今天,焊接作业存在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焊接作业人员也日益增多。焊接面罩作为一种重要的焊接防护装备,也陪伴在每个作业人员的身边。自从焊接面罩诞生以来,经历过无数的改进,佩戴方式从早期的手持式焊接面罩,到现下的头戴式焊接面罩,滤光片从黑玻璃到自变光面板,不断的创新只为更好的保护作业人员不受到焊接伤害、提高焊接质量和工作效率。
[0003]但是,受限于作业人员的职业素养和工作素质,仍有一些人员轻视危害、自满逞能,在焊接过程中不按照规范佩戴焊接面罩以及不将焊接面罩自变光面板放下挡在眼前,导致悲剧的发生。如何在不增加焊接面罩重量、不增加成本负担、不影响生产效率和质量的同时,集中化管理焊接过程中面罩的佩戴情况、实时提醒作业人违规操作、追溯作业人违规生产行为,成为每个企业亟需解决的难题。
[0004]为了解决以上存在的问题,人们一直在寻求一种理想的技术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从而提供一种智能焊接面罩。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智能焊接面罩,包括面罩本体和可调节头箍,所述可调节头箍上设置有压力传感器;所述面罩本体内部设置有控制模块、距离传感器、报警模块、供电模块以及无线通信模块,所述面罩本体外部自上至下设置有太阳能电池板、光强传感器以及可变光模块;
[0007]所述供电模块分别向所述压力传感器、所述距离传感器、所述控制模块、所述报警模块、所述光强传感器以及所述无线通信模块供电;所述太阳能电池板向所述可变光模块供电;
[0008]所述控制模块分别与所述无线通信模块、所述压力传感器、所述距离传感器、所述报警模块、所述光强传感器以及所述可变光模块通信连接。
[0009]基于上述,所述面罩本体内部还设置振动传感器,所述振动传感器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用于唤醒所述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无线通信模块、所述压力传感器、所述距离传感器、所述报警模块、所述光强传感器以及所述可变光模块的唤醒和休眠。
[0010]基于上述,所述可变光模块包括可变光滤光镜、可变光控制电路、滤光强度设置旋钮以及滤光延时时间设置旋钮,所述滤光强度设置旋钮、所述滤光延时时间设置旋钮以及所述可变光控制电路分别与所述控制模块通信连接,所述控制模块根据所述光强传感器反馈的光强信号或所述滤光强度设置旋钮和所述滤光延时时间设置旋钮设定的参数生成控制信号发送给所述可变光控制电路;所述可变光控制电路执行所述控制信号,控制驱动所述可变光滤光镜的透光率实现变光。
[0011]本技术相对现有技术具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具体的说,本技术利用光强传感器检测是否存在焊接行为,利用压力传感器检测员工是否佩戴智能焊接面罩以及可调节头箍是否收紧到位,并通过距离传感器检测是否将智能焊接面罩遮挡于人脸和弧光中间,从而真正实现检测焊接过程中工作人员是否佩戴智能焊接面罩以及焊接面罩是否正确遮挡于人脸和弧光中间;控制模块还可以将接收的数据通过无线通信模块发送给上位机,以便管理软件做统一数据管理;
[0012]并且,本技术利用振动传感器来检测智能焊接面罩是否被提起,当被提起时唤醒低功耗工作模式下的智能焊接面罩;当智能焊接面罩被归还放置后,控制智能焊接面罩进行低功耗工作模块,从而达到低功耗效果。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原理框图。
[0014]图2是本技术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0015]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0016]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使用原理图。
[0017]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2的原理框图。
[0018]图中:1. 面罩本体;2. 太阳能电池板;3. 光强传感器;4. 可变光模块;5. 可调节头箍;6. 控制单元;7. 压力传感器;8. 距离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0020]实施例1
[002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智能焊接面罩,如图1

3所示,包括面罩本体1和可调节头箍5,所述可调节头箍5上设置有压力传感器7;所述面罩本体1内部设置有控制模块、距离传感器8、报警模块、供电模块以及无线通信模块,所述面罩本体1外部自上至下设置有太阳能电池板2、光强传感器3以及可变光模块4;
[0022]所述供电模块分别向所述压力传感器7、所述距离传感器8、所述控制模块、所述报警模块、所述光强传感器3以及所述无线通信模块供电;所述太阳能电池板2向所述可变光模块4供电;
[0023]所述控制模块分别与所述无线通信模块、所述压力传感器7、所述距离传感器8、所述报警模块、所述光强传感器3以及所述可变光模块4通信连接。
[0024]本技术设置有光强传感器3、压力传感器7和距离传感器8,并将控制模块分别与所述光强传感器3、所述压力传感器7和所述距离传感器8连接,所述光强传感器3采集环境光激烈变化、强度变化发送给所述控制模块,以供所述控制模块判断是否存在焊接行为;所述压力传感器7检测施加在可调节头箍5上的压力发送给所述控制模块,以供所述控制模块判断员工是否佩戴智能焊接面罩以及可调节头箍5是否收紧到位;所述距离传感器8用于检测人脸到所述面罩本体1的距离发送给所述控制模块,以供所述控制模块判断是否将智能焊接面罩遮挡于人脸和弧光中间;
[0025]当存在焊接行为且员工未佩戴智能焊接面罩或者可调节头箍5是否收紧到位、或
者智能焊接面罩未遮挡于人脸和弧光中间,则所述控制模块判断存在违规行为,此时控制所述报警模块进行报警;否则,判断未存在违规行为,符合作业规范,此时控制所述报警模块无输出。
[0026]并且,如图4所示,所述智能焊接面罩使用无线网络将数据上传至PC机,由管理软件做统一数据管理,以实现集中化管理焊接过程中面罩的佩戴情况,以及追溯作业人违规生产行为;目前同时可接入面罩数量256只,无线传输距离500米。
[0027]在具体实施时,所述可变光模块4包括可变光滤光镜、可变光控制电路、滤光强度设置旋钮以及滤光延时时间设置旋钮,所述滤光强度设置旋钮、所述滤光延时时间设置旋钮以及所述可变光控制电路分别与所述控制模块通信连接,所述控制模块根据所述光强传感器3反馈的光强信号或所述滤光强度设置旋钮和所述滤光延时时间设置旋钮设定的参数生成控制信号发送给所述可变光控制电路;所述可变光控制电路执行所述控制信号,控制驱动所述可变光滤光镜的透光率实现变光。
[0028]使用时,所述控制模块根据所述光强传感器反馈的光强信号控制所述可变光滤光镜的透光率,实现自动变光。
[0029]作业人员还根据不同焊接需要调节所述滤光强度设置旋钮和所述滤光延时时间设置旋钮,以设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焊接面罩,其特征在于:包括面罩本体和可调节头箍,所述可调节头箍上设置有压力传感器;所述面罩本体内部设置有控制模块、距离传感器、报警模块、供电模块以及无线通信模块,所述面罩本体外部自上至下设置有太阳能电池板、光强传感器以及可变光模块;所述供电模块分别向所述压力传感器、所述距离传感器、所述控制模块、所述报警模块、所述光强传感器以及所述无线通信模块供电;所述太阳能电池板向所述可变光模块供电;所述控制模块分别与所述无线通信模块、所述压力传感器、所述距离传感器、所述报警模块、所述光强传感器以及所述可变光模块通信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焊接面罩,其特征在于:所述面罩本体内部还设置振动传感器,所述振动传感器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用于唤醒所述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无线通信模块、所述压力传感器、所述距离传感器、所述报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建新陈聪张建军高卫东杨晓磊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万特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