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鸸鹋油导入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444561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25 22: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鸸鹋油导入设备,包括固定架,滚轮和泄压机构;所述固定架上设置有出液口和导气孔;所述滚轮活动连接在固定架上,所述滚轮中部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内设置有凸起;所述泄压机构包括活动杆和加重件;所述活动杆设置于导气孔内,所述活动杆的内端部与加重件连接,所述活动杆的外端部设于滚轮限位槽内,且在滚轮转动过程中使得凸起与活动杆配合使得活动杆上下移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鸸鹋油导入设备泄压机构中活动杆与滚轮中部限位槽内的凸起配合,可以起到降低储液机构与外部压强差的作用,有利于鸸鹋油从储液机构里面顺畅流出,同时通过滚轮将鸸鹋油均匀涂抹到皮肤上。上。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鸸鹋油导入设备


[0001]本技术属于护肤美容
,具体涉及一种鸸鹋油导入设备。

技术介绍

[0002]痤疮是毛囊皮脂腺单位的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主要好发于青少年,对青少年的心理和社交影响很大,但青春期后往往能自然减轻或痊愈。临床表现以好发于面部的粉刺、丘疹、脓疱、结节等多形性皮损为特点。痤疮的发生主要与皮脂分泌过多、毛囊皮脂腺导管堵塞、细菌感染和炎症反应等因素密切相关。
[0003]鸸鹋油是澳洲原产鸟类鸸鹋中提取的一种油脂,具有强大的消炎功能以及出色的肌肤渗透性。纯鸸鹋油中不饱和脂肪酸高达70%,其中单体不饱和脂肪酸占总脂肪酸量的40%,还含有Omega 3,6,7,9,这些脂肪酸的构成比例在生物界中绝无仅有,是最适合人体吸收,最接近人体皮肤油脂的纯天然成分。鸸鹋油消炎功能和促进皮肤组织再生的功能,对痤疮防治有显著作用。但是现有皮肤护理过程中,通常采用手工涂覆,没有合适的导入设备,使得鸸鹋油的涂抹不均匀,同时不能被皮肤快速吸收。有些导入设备与密闭的鸸鹋油储液机构连接,随着使用进行,储液机构与外部负压越来越大,导致储液机构内的鸸鹋油不能顺畅流出,也造成鸸鹋油的浪费。
[0004]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鸸鹋油导入设备,可以方便涂覆鸸鹋油,同时有利于鸸鹋油从储液机构里面顺畅流出。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鸸鹋油导入设备,解决现有技术中鸸鹋油涂覆不均匀的不足。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7]一种鸸鹋油导入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架,滚轮和泄压机构;所述固定架上设置有出液口和导气孔;所述滚轮活动连接在固定架上,所述滚轮中部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内设置有凸起;所述泄压机构包括活动杆和加重件;所述活动杆设置于导气孔内,所述活动杆的内端部与加重件连接,所述活动杆的外端部设于滚轮限位槽内,且在滚轮转动过程中使得凸起与活动杆配合使得活动杆上下移动。
[0008]本技术中,所述固定架包括两个支架和连接两个支架的主体;两个所述支架内壁对称设置有一个固定轴,所述滚轮套设在两个固定轴上,使得滚轮以固定轴为轴转动。
[0009]本技术中,所述固定架与外部鸸鹋油储液机构连接。
[0010]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架主体呈圆筒形,所述固定架主体内壁设置有内螺纹,与外部储鸸鹋油机构螺纹连接。
[0011]进一步地,所述外部鸸鹋油储液机构为储液瓶。
[0012]本技术可以做以下改进,所述滚轮设置有均匀分布的环形凹槽。通过设置环形凹槽,有了利于鸸鹋油的分散,使得鸸鹋油涂覆在皮肤上更均匀。
[0013]进一步地,所述环形凹槽内设置有突刺。通过设置突刺,能对皮肤进行挤压,促进皮肤对鸸鹋油的吸收。若突刺具有微创作用,则可以进一步促进鸸鹋油进入皮肤里层,更好发挥作用。
[0014]进一步地,所述环形凹槽对称设置于限位槽两侧。
[0015]进一步地,所述环形凹槽设置有六个。
[0016]本技术中,所述出液口正对滚轮且沿滚轮转动轴方向排列设置。
[0017]进一步地,所述出液口设置有四个,对称设置于导气孔两侧。
[0018]本技术中,所述鸸鹋油导入设备还设置有端盖,所述端盖套设在固定架上。
[0019]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0](1)本技术鸸鹋油导入设备泄压机构中活动杆与滚轮中部限位槽内的凸起配合,可以起到降低储液机构与外部压强差的作用,有利于鸸鹋油从储液机构里面顺畅流出,同时通过滚轮将鸸鹋油均匀涂抹到皮肤上。
[0021](2)本技术鸸鹋油导入设备通过出液口和滚轮环形凹槽相配合,能够对鸸鹋油的涂抹更均匀,同时通过滚轮对皮肤的压迫作用,舒张毛孔,促进皮肤对鸸鹋油的吸收。
[0022](3)本技术滚轮设置有均匀分布的环形凹槽,这样更有利于鸸鹋油在滚轮上的分散,进一步提高涂抹的均匀性,环形凹槽内增设突刺,可以更好促进皮肤对鸸鹋油的吸收。
附图说明
[0023]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4]图1为本技术鸸鹋油导入设备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5]图2为本技术鸸鹋油导入设备的主视图;
[0026]图3为本技术鸸鹋油导入设备的后视图;
[0027]图4为本技术鸸鹋油导入设备的左视图;
[0028]图5为本技术鸸鹋油导入设备的右视图;
[0029]图6为本技术鸸鹋油导入设备的俯视图;
[0030]图7为本技术鸸鹋油导入设备的仰视图;
[0031]图8为本技术鸸鹋油导入设备固定架与泄压机构的连接示意图;
[0032]图9是图8的截面图;
[0033]图10是本技术实施例2鸸鹋油导入设备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34]附图中标记如下:1、固定架;2、滚轮;3、泄压机构;4、出液口;5、导气孔;6、端盖;101、支架;102、主体;103、固定轴;201、限位槽;202、凸起;203、环形凹槽;301、活动杆;302、加重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35]实施例1
[0036]如图1

9所示鸸鹋油导入设备,包括固定架1、滚轮2和泄压机构3。泄压机构3包括活动杆301和加重件302,活动杆301和加重件302固定连接。
[0037]固定架1包括两个支架101和连接两支架101的主体102;两个支架101内壁对称设
置有一个固定轴103,滚轮2套设在两个固定轴103上,使得滚轮2以固定轴103为转动轴转动。固定架1主体102呈圆筒形,内壁设置有内螺纹,通过内螺纹与外部鸸鹋油储液机构螺纹连接,外部鸸鹋油储液机构可以是储液瓶。主体102底部中心位置设置有导气孔5,导气孔5两侧对称设有两组出液口4,四个出液口4沿滚轮2转动轴方向排列。滚轮2中部设有限位槽201,限位槽201内设置有凸起202;滚轮2设置有六个均匀分布的环形凹槽203,环形凹槽203对称设置于限位槽201两侧。通过设置环形凹槽203,出液口4可以将鸸鹋油滴到滚轮2上,再通过环形凹槽203进行分散,使得鸸鹋油涂覆在皮肤上更均匀。环形凹槽203内设置有突刺(图中未示出)。通过设置突刺,能对皮肤进行挤压,促进皮肤对鸸鹋油的吸收。活动杆301置于导气孔5内,活动杆301的内端部与加重件302连接,活动杆301的外端部设于滚轮2限位槽201内,在滚轮2转动过程中,当限位槽201内的凸起202与活动杆301接触时,对活动杆301产生支撑力,使得活动杆301往上移动;当凸起202与活动杆301不接触时,活动杆301在加重件302和自身重力下,活动杆301恢复到与限位槽201接触,通过活动杆301的这种上下移动,来降低外部鸸鹋油储液机构内部与外部的压强差,从而保证鸸鹋油顺利流出。本实施例中,凸起202有三个,均匀分布于限位槽201内。
[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鸸鹋油导入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架(1),滚轮(2)和泄压机构(3);所述固定架(1)上设置有出液口(4)和导气孔(5);所述滚轮(2)活动连接在固定架(1)上,所述滚轮(2)中部设有限位槽(201),所述限位槽(201)内设置有凸起(202);所述泄压机构(3)包括活动杆(301)和加重件(302);所述活动杆(301)设置于导气孔(5)内,所述活动杆(301)的内端部与加重件(302)连接,所述活动杆(301)的外端部设于滚轮(2)限位槽(201)内,且在滚轮(2)转动过程中使得凸起(202)与活动杆(301)配合使得活动杆(301)上下移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鸸鹋油导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1)包括两个支架(101)和连接两个支架(101)的主体(102);两个所述支架(101)内壁对称设置有一个固定轴(103),所述滚轮(2)套设在两个固定轴(103)上,使得滚轮(2)以固定轴(103)为轴转动。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小海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鸸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