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无线通信模块的智能电子象棋棋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443431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20 23: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无线通信模块的智能电子象棋棋盘,包括面板、底板以及连接于所述面板和所述底板之间的固定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包括棋子识别机构,所述棋子识别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面板的落子处的识别点、对应所述识别点设置于所述固定框内部的采集部件和与所述采集部件电性连接的编码器,所述编码器与单片机电性连接,所述单片机经电平转换电路与用于与终端通讯的无线通讯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上述结构的基于无线通信模块的智能电子象棋棋盘,通过采集部件采集落子处是否落有棋子,再配合内嵌规则即可判断胜负,且结构简单,成本较低,便于携带。便于携带。便于携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无线通信模块的智能电子象棋棋盘


[0001]本技术涉及电子象棋棋盘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无线通信模块的智能电子象棋棋盘。

技术介绍

[0002]棋类游戏是中华文明的主要组成部分,早在春秋时期就广为流传。作为一种重要的智力体育活动,棋类游戏在锻炼智力的同时,更给人带来欢乐。现有各种棋类都有其各自的规则,且竞赛规则复杂多变、裁判工作量大繁琐,致使这项中国传统文化艺术成就最高、群众基础最广泛、参与趣味最强的智力运动,至今未能形成标准化和产业化规模。
[0003]为解决上述问题,现有棋盘系统通过实体棋盘加外控电子电路系统,将虚拟棋盘与传统的实体棋盘相结合,将智能新型技术应用到传统棋类游戏中来,使棋类游戏更吸引力年轻人的注意。但由于棋盘结构复杂,故存在成本高,不便携带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无线通信模块的智能电子象棋棋盘,通过采集部件采集落子处是否落有棋子,再配合内嵌规则即可判断胜负,且结构简单,成本较低,便于携带。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基于无线通信模块的智能电子象棋棋盘,包括面板、底板以及连接于所述面板和所述底板之间的固定框,本技术还包括棋子识别机构,所述棋子识别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面板的落子处的识别点、对应所述识别点设置于所述固定框内部的采集部件和与所述采集部件电性连接的编码器,所述编码器与单片机电性连接,所述单片机经电平转换电路与用于与终端通讯的无线通讯器连接。
[0006]优选的,所述识别点为设置于所述面板上的透明点,所述透明点呈矩阵布置于所述面板上;
[0007]所述采集部件为对应所述透明点矩阵连接于所述单片机上的漫反射光电开关传感器。
[0008]优选的,所述编码器的型号为8421。
[0009]优选的,所述单片机为内嵌有计时器的51单片机。
[0010]优选的,所述电平转换电路为232电平转换电路或者485电平转换电路。
[0011]优选的,所述底板背离所述面板的一侧四角均固定有防滑垫。
[0012]因此,本技术采用上述结构的基于无线通信模块的智能电子象棋棋盘,使用了基于51单片机与无线通信器无线通信方式,在保证棋盘稳定的前提下大大降低了重量,使其更加轻巧便携,极大地降低了生产成本,给予用户更加舒适的下棋体验;同时单片机具有计时功能,确保了对弈时间的精确,节省了不必要的人力。
[0013]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的落子处棋子采集原理图;
[0016]图3为本技术的棋盘上棋子分布图;
[0017]图4为本技术的整体原理流程图;
[0018]图5为本技术的程序流程图;
[0019]图6为本技术的棋子判断流程图;
[0020]图7为本技术的实施例1的流程图;
[0021]图8为本技术的上位机规则判断流程图。
[0022]其中:1、棋子;2、漫反射光电开关传感器;3、面板;4、固定框;5、单片机;6、底板;7、防滑垫。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以本技术方案为前提,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本实施例。
[0024]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落子处棋子采集原理图;图3为本技术的棋盘上棋子分布图;图4为本技术的整体原理流程图;图5为本技术的程序流程图;图6为本技术的棋子判断流程图;图7为本技术的实施例1的流程图,图8为本技术的上位机规则判断流程图,如图1

图8所示,本技术的结构包括面板3、底板6以及连接于所述面板3和所述底板6之间的固定框4,本技术还包括棋子1识别机构,所述棋子1识别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面板3的落子处的识别点、对应所述识别点设置于所述固定框4内部的采集部件和与所述采集部件电性连接的编码器,所述编码器与单片机5电性连接,所述单片机5经电平转换电路6与用于与终端通讯的无线通讯器7连接,本实施例的终端可以为带有显示功能的上位机或者调制解调器。
[0025]其中无线通讯器7主要将单片机5的待传数据调制成射频信号,再发送到终端,同时接收终端传送的射频信号,并调制成单片机5可识别的TL信号送至单片机5。单片机5的RXD和TXD引脚分别和PTR2000的DO和DI引脚连接,实现串行数据传输;决定无线数据传输模块工作模式的TXEN、CS、PWR3个引脚分别和单片机5I/O控制口的P2.0

P2.2相连,无线数据传输模块工作时,由单片机5中的运行控制程序实时控制其工作模式。
[0026]优选的,所述识别点为设置于所述面板3上的透明点,所述透明点呈矩阵布置于所述面板3上;所述采集部件为对应所述透明点矩阵连接于所述单片机5上的漫反射光电开关传感器2。
[0027]工作原理为:漫反射光电开关传感器2发射激光,若对应该漫反射光电开关传感器的落子处被棋子1遮挡,这发射激光信号被反射回漫反射光电开关传感器,此时,单片机5扫描到此漫反射光电开关传感器产生变化,并传输给上位机,上位机根据前后点阵变化得到棋子1位置的变化,再根据初始位置的逻辑关系,得出棋子1所对应的种类,最后根据编程实现显示、保存、判断等功能(软件程序的实现过程为:利用Windows图形库中easyx库绘制出棋盘以及各类棋子1的基本的形状,并借助Qt平台将图形与编程结合起来,获得实时的动态
变化并显示。棋盘的实现具体流程:首先easyx绘图进行初始化,然后编写各个棋子1类,需要说明的是一类棋子1有一种特定走法。由于上述程序为本领域公知常识,且不为本申请的专利技术点,故在此不做赘述)。
[0028]配合上述结构进而通过以下流程实现:
[0029]第一步,设置电子象棋棋盘对应的棋类,第二步,载入棋类的走法规则,第三步,显示电子象棋棋盘,第四步,判断所有棋子1是否已经在棋盘本体上就位,第五步,提示开始下棋,并实时显示棋盘本体上棋子1变化情况,直至根据走法规则判断胜负。
[0030]优选的,所述编码器的型号为8421。优选的,所述单片机5为内嵌有计时器的51单片机5。优选的,所述电平转换电路6为232电平转换电路6或者485电平转换电路6。优选的,所述底板6背离所述面板3的一侧四角均固定有防滑垫7。
[0031]以10行
×
9列点阵布置的棋盘为例进行说明:
[0032]棋盘从上至下依次编号位第一至第十行,每行从左至右分别标号第1至第9位,以1(高电平)表示其位置上有棋子1,0(低电平)表示其位置上无棋子1。每行的九个位置使用8421编码器为4位模拟信号,各行之间利用10位计数器,计数器各位对应棋盘的行数,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无线通信模块的智能电子象棋棋盘,包括面板、底板以及连接于所述面板和所述底板之间的固定框,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棋子识别机构,所述棋子识别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面板的落子处的识别点、对应所述识别点设置于所述固定框内部的采集部件和与所述采集部件电性连接的编码器,所述编码器与单片机电性连接,所述单片机经电平转换电路与用于与终端通讯的无线通讯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无线通信模块的智能电子象棋棋盘,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点为设置于所述面板上的透明点,所述透明点呈矩阵布置于所述面板上;所述采集部件为对应所述透明点矩阵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业承沈小燕牟硕王成龙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计量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