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动力电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池包热失控检测方法、装置及检测电池包。提供一种电池包热失控检测方法,包括获取待测电池包的温度信息和防爆信息,所述待测电池包包括加热板、电芯、压力传感器和漏液传感器,所述温度信息包括所述加热板和所述电芯的温度的信息,所述防爆信息包括所述压力传感器和所述漏液传感器检测的信息;根据所述温度信息及所述防爆信息,确定所述待测电池包是否发生热失控。控。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池包热失控检测方法、装置及检测电池包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动力电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池包热失控检测方法、装置及检测电池包。
技术介绍
[0002]电动汽车用的动力电池包热失控是指蓄电池在恒压充电时电流和电池温度发生一种积累性的增强作用并逐步损坏。当电池温度达到一定值时,电池包内的就会有连锁的副反应
‑
放热反应,此时温度快速上升,导致电池过热从而产生热失控。热失控导致的原因有多种,常见的有对电池产品测试验证的不足、动力电池测试验证手段的不完善、车辆老化过程中导致电池包可靠性降低等都是会导致热失控的发生,因此在电池包出厂进行量产之前,对电池包进行多方面的热失控测试验证对提高电池包后续的热失控防范尤为重要。
[0003]对此,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杨世春等人提出的是一种电池生热计算模型,利用模型算法来模拟计算电池热失控过程的蔓延情况,但由于没有制作实际的电池样件进行对比试验,因此该模型计算的准确性无法得到验证和评估。进一步的,北汽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的刘杨彬提出的模组设计方法,把隔热垫放置在电芯和模拟电芯之间,温度采集系统放置在电芯模组的上方,但是试验证明,隔热垫的阻燃效果对于阻止动力电池的热扩散效果并不理想,而且由于温度采集系统只能检测电芯上方的温度,无法测量电芯内部的温度,实际的测量效果和电池真实的热扩散过程还有较大的偏差。另外,北京电力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的王贵海提出的将电芯封装进入防爆液中的方案,对于动力电池在整车上的实际应用存在较大的困难,防爆液的增加会极大的增加电池包的重量,而且生产成本也较高,实用性较差,难以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鉴于上述防范电池包热失控的方式并不能在根本上解决电池包量产后的热失控防范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在测试阶段模拟真实情况下电池包失控场景,通过模拟的情景结果验证并设置电池包防爆装置的设计。
[0005]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池包热失控检测方法,包括:获取待测电池包的温度信息和防爆信息,所述待测电池包包括加热板、电芯、压力传感器和漏液传感器,所述温度信息包括所述加热板和所述电芯的温度的信息,所述防爆信息包括所述压力传感器和所述漏液传感器检测的信息;根据所述温度信息及所述防爆信息,确定所述待测电池包是否发生热失控。
[0006]优选地,所述待测电池包还包括第一云母片,所述第一云母片的尺寸及摆放位置根据热失控的结果确定。
[0007]优选地,所述待测电池包还包括第二云母片,所述第二云母片设置在所述加热板上,与所述加热板尺寸相同。
[0008]优选地,所述待测电池包还包括电解液,所述电解液添加荧光物质,所述在确定所
述待测电池包是否发生热失控后,根据热失控的结果对所述第一云母片的尺寸及摆放位置进行设置包括:通过所述第一云母片上荧光物质的喷射情况,确定所述第一云母片与所述待测电池包相对应的尺寸及摆放位置。
[0009]优选地,在所述获取待测电池包的温度信息和防爆信息之前,还包括对所述电池包发送电池包唤醒信号;根据所述电池包唤醒信号,确定待测电池包的信号连接状态;具体地,所述温度信息包括第一温度信息、第二温度信息及第三温度信息,所述第一温度信息为所述加热板的温度的信息,所述第二温度信息为所述电芯表面温升率的信息,所述第三温度信息为所述电芯内部温度的信息,所述根据所述温度信息及防爆信息,确定所述待测电池包是否发生热失控包括:在所述第一温度信息对应的温度小于或等于第一阈值,或者所述第二温度信息对应的温升率小于或等于第二阈值,或者所述第三温度信息对应的温度小于或等于第三阈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待测电池包不发生热失控。
[0010]具体地,所述根据所述温度信息及防爆信息,确定所述待测电池包是否发生热失控还包括:在所述第一温度信息对应的温度大于所述第一阈值、所述第二温度信息对应的温升率大于所述第二阈值、以及所述第三温度信息对应的温度大于所述第三阈值的情况下,根据所述防爆信息,确定所述待测电池包是否发生热失效。
[0011]具体地,所述防爆信息包括第一防爆信息及第二防爆信息,所述第一防爆信息包括防爆阀状态及压力信息,所述第二防爆信息包括绝缘阻值及漏液信息,所述根据所述防爆信息,确定所述待测电池包是否发生热失控还包括:在所述防爆阀状态为关闭状态,或所述绝缘阻值大于或等于第四阈值,或所述漏液传感器没有报警信息的情况下,确定所述待测电池包不发生热失效。
[0012]具体地,所述根据所述防爆信息,确定所述待测电池包是否发生热失控还包括:当所述防爆阀状态为打开状态、所述压力信息的值大于第五阈值、所述绝缘阻值小于第四阈值以及所述漏液传感器有报警信息的情况下,确定所述待测电池包发生热失控。
[0013]优选地,对所述防爆信息进行M次验证,M为大于等于5的正整数。
[0014]一方面,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电池包热失控检测装置,包括: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待测电池包的温度信息和防爆信息,所述待测电池包包括加热板、电芯、压力传感器和漏液传感器,所述温度信息包括所述加热板和所述电芯的温度的信息,所述防爆信息包括所述压力传感器和所述漏液传感器检测的信息;热失控判断模块,根据所述温度信息及所述防爆信息,确定所述待测电池包是否发生热失控。
[0015]优选地,还包括:电池包唤醒模块,用于对所述电池包发送电池包唤醒信号;连接状态确认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电池包唤醒信号,确定待测电池包的信号连接状态;具体地,还包括:温度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温度信息,所述温度信息包括第一温度
信息、第二温度信息及第三温度信息,所述第一温度信息为所述加热板的温度的信息,所述第二温度信息为所述电芯表面温升率的信息,所述第三温度信息为所述电芯内部温度的信息;所述热失控判断模块在所述第一温度信息对应的温度小于或等于第一阈值,或者所述第二温度信息对应的温升率小于或等于第二阈值,或者所述第三温度信息对应的温度小于或等于第三阈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待测电池包不发生热失控。
[0016]具体地,还包括:所述热失控判断模块在所述第一温度信息对应的温度大于所述第一阈值、所述第二温度信息对应的温升率大于所述第二阈值、以及所述第三温度信息对应的温度大于所述第三阈值的情况下,根据所述防爆信息,确定所述待测电池包是否发生热失效。
[0017]具体地,还包括:防爆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防爆信息,所述防爆信息包括第一防爆信息及第二防爆信息,所述第一防爆信息包括防爆阀状态及压力信息,所述第二防爆信息包括绝缘阻值及漏液信息;所述热失控判断模块在所述防爆阀状态为关闭状态,或所述绝缘阻值大于或等于第四阈值,或所述漏液传感器没有报警信息的情况下,确定所述待测电池包不发生热失效。
[0018]具体地,还包括:所述热失控判断模块在所述防爆阀状态为打开状态、所述压力信息的值大于第五阈值、所述绝缘阻值小于第四阈值以及所述漏液传感器有报警信息的情况下,确定所述待测电池包发生热失控。
[0019]一方面,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热失控检测电池包,包括:B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包热失控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获取待测电池包的温度信息和防爆信息,所述待测电池包包括加热板、电芯、压力传感器和漏液传感器,所述温度信息包括所述加热板和所述电芯的温度的信息,所述防爆信息包括所述压力传感器和所述漏液传感器检测的信息;根据所述温度信息及所述防爆信息,确定所述待测电池包是否发生热失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待测电池包还包括第一云母片,所述第一云母片的尺寸及摆放位置根据热失控的结果确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信息包括第一温度信息、第二温度信息及第三温度信息,所述第一温度信息为所述加热板的温度的信息,所述第二温度信息为所述电芯表面温升率的信息,所述第三温度信息为所述电芯内部温度的信息,所述根据所述温度信息及防爆信息,确定所述待测电池包是否发生热失控包括:在所述第一温度信息对应的温度小于或等于第一阈值,或者所述第二温度信息对应的温升率小于或等于第二阈值,或者所述第三温度信息对应的温度小于或等于第三阈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待测电池包不发生热失控。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温度信息及防爆信息,确定所述待测电池包是否发生热失控还包括:在所述第一温度信息对应的温度大于所述第一阈值、所述第二温度信息对应的温升率大于所述第二阈值、以及所述第三温度信息对应的温度大于所述第三阈值的情况下,根据所述防爆信息,确定所述待测电池包是否发生热失效。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爆信息包括第一防爆信息及第二防爆信息,所述第一防爆信息包括防爆阀状态及压力信息,所述第二防爆信息包括绝缘阻值及漏液信息,所述根据所述防爆信息,确定所述待测电池包是否发生热失控还包括:在所述防爆阀状态为关闭状态,或所述绝缘阻值大于或等于第四阈值,或所述漏液传感器没有报警信息的情况下,确定所述待测电池包不发生热失效。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防爆信息,确定所述待测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文凯,裴锋,唐湘波,李毅崑,马钊,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巨湾技研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