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葫芦形储物吊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438573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20 22:53
本申请涉及一种葫芦形储物吊坠,一种葫芦形储物吊坠,包括上形部、上连接部、下形部和下连接部,所述上形部包括葫芦上肚与葫芦龙头,所述下形部包括葫芦下肚与底脐部,所述葫芦下肚设置有用于存贮物品的容置腔,所述下连接部一体设置于所述容置腔内,所述上连接部一体连接于所述葫芦上肚,所述上连接部与所述下连接部可拆卸连接以将所述容置腔封闭,并将上形部与下形部连接为完整的葫芦形状。本申请具有储物功能更加完善的效果。物功能更加完善的效果。物功能更加完善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葫芦形储物吊坠


[0001]本申请涉及装饰品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葫芦形储物吊坠。

技术介绍

[0002]吊坠是一种装饰品,但市面上大部分的吊坠基本仅仅是只有单一的装饰作用,部分吊坠设置中空结构以在其中可以放置物品,例如信纸或微小的信物,但是这些中空结构的吊坠完整性较低,影响了原本的装饰效果,导致吊坠的储物功能不够完善。
[0003]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吊坠存在有储物功能不够完善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吊坠储物功能不完善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葫芦形储物吊坠。
[0005]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葫芦形储物吊坠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6]一种葫芦形储物吊坠,包括上形部、上连接部、下形部和下连接部,所述上形部包括葫芦上肚与葫芦龙头,所述下形部包括葫芦下肚与底脐部,所述葫芦下肚设置有用于存贮物品的容置腔,所述下连接部一体设置于所述容置腔内,所述上连接部一体连接于所述葫芦上肚,所述上连接部与所述下连接部可拆卸连接以将所述容置腔封闭,并将上形部与下形部连接为完整的葫芦形状。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形部和下形部都开设有一定的空间可以用来将物体放入其中,并且上形部可以下形部通过上连接部和下连接部连接在一起,也能进行拆分,使得用户在想要放入物体时可以打开上连接部和下连接部的连接,在放入物体后可将上连接部和下连接部连接在一起,在需要拿出物体的时候,重复上述操作然后拿出物体即可,使得吊坠既可以拿出物体又可以存贮物体,并且上形部与下形部形成完整的葫芦状,使得整个吊坠的完整性更高,吊坠内存贮的物体不易被他人取出,吊坠的储物功能更加完善。
[0008]优选的,所述葫芦龙头向下弯曲至所述葫芦上肚的表面以形成一个挂孔。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葫芦龙头通过弯曲并葫芦上肚表面形成一个挂孔,使得吊坠在要佩戴时项链能穿过其中,将吊坠挂起来,挂孔由葫芦龙头弯曲形成,减少对于吊坠完整性的影响。
[0010]优选的,所述上连接部设置有外螺纹部,所述下连接部设置有内螺纹部,所述外螺纹部与所述内螺纹部螺纹连接。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上连接部和下连接部通过螺纹连接在一起,连接更加稳定,用户在使用吊坠存取物体时,操作更加方便。
[0012]优选的,所述下连接部开设有第三容置腔,所述第三容置腔与所述内螺纹部是相互连通的。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因为内螺纹与第三容置腔是连通的,可以通过内螺纹将物体放进第三容置腔中,在第三容置腔中放置物体后,将上连接部的外螺纹与下连接部的内螺纹进行螺纹连接后,就可以将物体容置在其中并进行封闭,对存贮与第三容置腔中的
物品具有较好的密封效果。
[0014]优选的,所述上形部开设有第一封闭腔,所述上连接部开设有第二封闭腔,所述第一封闭腔与所述第二封闭腔相连通构成一个完整的封闭腔,所述上连接部上开设有出水孔,所述出水孔中设置有填充块以将所述出水孔填补封闭。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封闭腔与第二封闭腔形成了整个容置腔,用户能够在容置腔中存放物体。出水孔作为上形部进行倒模成型时的预留孔,用以通过此孔将容置腔中的填充物打碎并冲洗出来,再通过出水孔可以将物体放进容置腔中,最后通过填充块将出水孔填充起来,使得用户在放入物体后,将出水孔填补起来,不会影响吊坠的完整性。
[0016]优选的,所述底脐部位于所述葫芦下肚的底部,所述底脐部呈薄圆柱状。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薄圆柱状的底脐部,具有较大的接触面积,可以将吊坠放置在平面上进行展示而不容易倾倒。
[0018]优选的,所述葫芦上肚的底面设置有上抵触面,所述葫芦下肚的顶面设置有下抵触面,所述上连接部与所述下连接部螺纹连接时,所述上连接部位于所述容置腔内,所述上抵触面与所述下抵触面相贴合。
[00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上连接部和下连接部进行螺纹连接后,使得上抵触面和下抵触面能相互贴合,不会留有缝隙,以使得整个上形部和下形部能组成一个完整的葫芦造型。
[0020]优选的,所述上抵触面与所述下抵触面的外轮廓外形相同。
[00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抵触面与下抵触面的外形轮廓一致,使得上形部与下形部组合成一个完整的葫芦造型后,能在葫芦腰处光滑的过渡,形成一个完美的葫芦腰。
[0022]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0023]1.上形部开设有封闭腔和下形部开设有容置腔,可以在封闭腔和容置腔中放置物体;
[0024]2.上形部和下形部通过上连接部和下连接部螺纹连接,吊坠内物体的存放更便捷,并且上形部和下形部形成完整的葫芦形状,对于存贮物体的隐蔽性高,存贮的物体不易被他人取出;
[0025]3.上抵触面和下抵触面的外形轮廓一致,在上形部与下形部的连接处形成葫芦腰过渡,吊坠的整体葫芦造型外观更加完整。
附图说明
[0026]图1是葫芦形储物吊坠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7]图2是葫芦形储物吊坠整体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8]图3是葫芦形储物吊坠下形部结构剖面示意图。
[0029]图4是葫芦形储物吊坠上形部结构示意图。
[0030]附图标记说明:1、上形部;11、葫芦龙头;12、葫芦上肚;121、第一封闭腔;122、上抵触面;13、挂孔;2、上连接部;21、外螺纹部;22、上延伸部;221、第二封闭腔;222、出水孔;223、填充块;3、下形部;31、葫芦下肚;311、第一容置腔;312、第二容置腔;313、下抵触面;32、底脐部;4、下连接部;41、内螺纹部;42、下延伸部;421、第三容置腔。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以下结合附图1

4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32]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葫芦形储物吊坠,参照图1,葫芦吊坠包括有一个上形部1和一个下形部3,上形部1和下形部3分别通过倒模工艺一体成型的。下形部3的外轮廓是依照真实葫芦从葫芦腰以下的部分的形状进行设计的,下形部3包括有葫芦下肚31和底脐部32。上形部1的外轮廓是依照真是葫芦的葫芦腰以上的部分的形状进行设计的,上形部1包括葫芦龙头11和葫芦上肚12,上形部1和下形部3可拼合形成一个完整的葫芦造型。葫芦下肚31的顶面为下抵触面313,葫芦上肚12的底面为上抵触面122,上抵触面122与下抵触面313的外轮廓形状大小相同,当上形部1与下形部3拼合时,上抵触面122与下抵触面313相互密切贴合,由此在葫芦上肚12与葫芦下肚31之间形成完整的葫芦腰。进一步的,葫芦龙头11朝上形部1的外表面向下弯曲并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挂孔13,具体的,连接处其实是整个上形部1通过倒模工艺一体成型的。在本实施例中,底脐部32呈圆片状以用于将葫芦吊坠平稳地放置。
[0033]参照图2,葫芦吊坠还包括一个下连接部4及一个上连接部2,下连接部4一体连接于下形部3,上连接部2一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葫芦形储物吊坠,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形部(1)、上连接部(2)、下形部(3)和下连接部(4),所述上形部(1)包括葫芦上肚(12)与葫芦龙头(11),所述下形部(3)包括葫芦下肚(31)与底脐部(32),所述葫芦下肚(31)设置有用于存贮物品的容置腔,所述下连接部(4)一体设置于所述容置腔内,所述上连接部(2)一体连接于所述葫芦上肚(12),所述上连接部(2)与所述下连接部(4)可拆卸连接以将所述容置腔封闭,并将上形部(1)与下形部(3)连接为完整的葫芦形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葫芦形储物吊坠,其特征在于:所述葫芦龙头(11)向下弯曲至所述葫芦上肚(12)的表面以形成一个挂孔(1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葫芦形储物吊坠,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连接部(2)设置有外螺纹部(21),所述下连接部(4)设置有内螺纹部(41),所述外螺纹部(21)与所述内螺纹部(41)螺纹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葫芦形储物吊坠,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连接部(4)开设有第三容置腔(421),所述第三容置腔(421)与所述内螺纹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伟雄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潮尊珠宝首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