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夜两用无热化超广角镜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437981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20 22: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日夜两用无热化超广角镜头,定义透镜邻近物面一侧的表面为物侧面,透镜邻近像面一侧的表面为像侧面,沿着镜头光轴由物侧到像侧依序包括:第一透镜,为具有负光焦度的玻璃透镜;第二透镜,为具有负光焦度的玻璃透镜;第三透镜,为具有正光焦度的玻璃透镜;第四透镜,为具有正光焦度的玻璃透镜;第五透镜,为具有正光焦度的玻璃透镜;第六透镜,也是玻璃透镜。该日夜两用无热化超广角镜头,采用6片球面玻璃透镜组成,具有178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日夜两用无热化超广角镜头


[0001]本技术涉及光学镜头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日夜两用无热化超广角镜头。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人们安全意识不断提高,监控镜头作为人类的“眼睛”,在机器视觉、人工智能、刑侦监控、无人驾驶等方面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些都推动了安防监控领域的发展。但是,很多产品的水平角度在90
°‑
110
°
之间,目前已经不能满足超宽监控范围的要求;其次,用于监控的高像素超广角镜头广泛用于室内、室外,一年365天每天24小时处于工作状态,镜头所处的环境温度变化巨大,镜头在高低温环境下会出现不同的成像后焦(后截距),称作镜头成像的温度漂移,导致成像不清晰。

技术实现思路

[0003]基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日夜两用无热化超广角镜头,采用6片球面玻璃组成,具有178
°
的较大视场角、高清像质,可实现24小时全天候高清监控,在高温+80℃和低温

40℃实拍画面清晰,具有较高的性价比。
[0004]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5]第一透镜,所述第一透镜为具有负光焦度的玻璃透镜,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像侧面为凹面;
[0006]第二透镜,所述第二透镜为具有负光焦度的玻璃透镜,所述第二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像侧面为凹面;
[0007]第三透镜,所述第三透镜为具有正光焦度的玻璃透镜,所述第三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
[0008]第四透镜,所述第四透镜为具有正光焦度的玻璃透镜,所述第四透镜的像侧面为凸面;
[0009]第五透镜,所述第五透镜为具有正光焦度的玻璃透镜,所述第五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像侧面为凸面;
[0010]第六透镜,所述第六透镜为玻璃透镜,所述第六透镜的物侧面为凹面,像侧面为凸面;
[0011]滤光片,所述滤光片设置在所述第六透镜的像侧面;
[0012]保护玻璃,所述保护玻璃集成在图像传感器上,所述保护玻璃设置在所述滤光片的像侧面;
[0013]图像采集元件,所述图像采集元件设置在所述保护玻璃的像侧面;
[0014]所述镜头还包括孔径光阑;所述孔径光阑位于所述第三透镜和所述第四透镜之间;
[0015]所述第五透镜与所述第六透镜是胶合透镜。
[0016]进一步地,所述镜头满足如下关系式:
[0017]1.18≤|f1/f|≤1.93,
[0018]1.72≤|f2/f|≤5.23,
[0019]1.49≤|f3/f|≤5.81,
[0020]1.23≤|f4/f|≤2.68,
[0021]6.08≤|f5/f|≤15.62,
[0022]‑
92.16≤f6/f≤158.69;
[0023]关系式中,f为镜头的总焦距,f1为第一透镜的焦距,f2为第二透镜的焦距,f3为第三透镜的焦距,f4为第四透镜的焦距,f5为第五透镜的焦距,f6为第六透镜的焦距。
[0024]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和第六透镜的焦距、折射率及曲率半径分别满足以下条件:
[0025]f1

4.66~

3.63ND11.76~1.86R11+9.97~+29.78R12+2.65~+2.77f2

16.03~

4.37ND21.68~1.78R21+4.99~+15.22R22+2.40~+3.24f3+3.78~+15.82ND31.81~1.91R31+3.63~+6.01R32

20.18~+48.10f4+3.34~+8.22ND41.76~1.86R41

244.3~+546R42

4.06~

3.56f5+18.65~+42.51ND51.71~1.81R51+8.47~+14.23R52

3.11~

2.43f6

222.2~+429.5ND51.81~1.91R61

3.11~

2.43R62

35.18~

13.81
[0026]其中,f1为第一透镜的焦距,ND1为第一透镜的折射率,R11为第一透镜的物侧面曲率半径,R12为第一透镜的像侧面曲率半径;f2为第二透镜的焦距,ND2为第二透镜的折射率,R21为第二透镜的物侧面曲率半径,R22为第二透镜的像侧面曲率半径;f为第三透镜的焦距,ND3为第三透镜的折射率,R31为第三透镜的物侧面曲率半径,R32为第三透镜的像侧面曲率半径;f4为第四透镜的焦距,ND4为第四透镜的折射率,R41为第四透镜的物侧面曲率半径,R42为第四透镜的像侧面曲率半径;f5为第五透镜的焦距,ND5为第五透镜的折射率,R51为第五透镜的物侧面曲率半径,R52为第五透镜的像侧面曲率半径;f6为第六透镜的焦距,ND6为第六透镜的折射率,R61为第六透镜的物侧面曲率半径,R62为第六透镜的像侧面曲率半径;
“‑”
号表示该表面弯向物面一侧。
[0027]进一步地,所述镜头满足如下关系式:
[0028]IC/TTL≥0.39,OBFL/TTL≥0.26,TTL≤17.94mm;
[0029]关系式中,f为镜头的总焦距,TTL为镜头的光学总长,OBFL为镜头的光学后截距,IC为镜头的全像高。
[0030]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透镜与所述第二透镜的中心轴向距离≥1.34mm。
[003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该日夜两用无热化超广角镜头,采用6片球面玻璃组成,不同焦距、折射率及曲率半径的组合搭配,系统的像差得到最大程度矫正,使其性能表现优异。本技术共采用6片透镜,各个镜片间结构紧凑,减少了隔圈部件的使用,可搭配1/2.5”的芯片,具有178
°
的较大视场角、高清像质,实现24小时全天候高清监控,在高温+80℃和低温

40℃实拍画面清晰,具有较高的性价比。
附图说明
[0032]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光学结构示意图;
[0033]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光路结构示意图;
[0034]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相对照度示意图;
[0035]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1可见光0.435

0.656μm(112lp/mm)的常温+20℃离焦曲线图;
[0036]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1可见光0.435

0.656μm(112lp/mm)的低温

40℃离焦曲线图;
[0037]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1可见光0.435

0.656μm(112lp/mm)的高温+8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日夜两用无热化超广角镜头,其特征在于:沿着镜头光轴由物侧到像侧依序设置:第一透镜,所述第一透镜为具有负光焦度的玻璃透镜,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像侧面为凹面;第二透镜,所述第二透镜为具有负光焦度的玻璃透镜,所述第二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像侧面为凹面;第三透镜,所述第三透镜为具有正光焦度的玻璃透镜,所述第三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第四透镜,所述第四透镜为具有正光焦度的玻璃透镜,所述第四透镜的像侧面为凸面;第五透镜,所述第五透镜为具有正光焦度的玻璃透镜,所述第五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像侧面为凸面;第六透镜,所述第六透镜为玻璃透镜,所述第六透镜的物侧面为凹面,像侧面为凸面;所述第五透镜与所述第六透镜是胶合透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日夜两用无热化超广角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镜头满足如下关系式:1.18≤|f1/f|≤1.93,1.72≤|f2/f|≤5.23,1.49≤|f3/f|≤5.81,1.23≤|f4/f|≤2.68,6.08≤|f5/f|≤15.62,

92.16≤f6/f≤158.69;关系式中,f为镜头的总焦距,f1为第一透镜的焦距,f2为第二透镜的焦距,f3为第三透镜的焦距,f4为第四透镜的焦距,f5为第五透镜的焦距,f6为第六透镜的焦距。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日夜两用无热化超广角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和第六透镜,依次对应的焦距取值范围分别为;

4.66~

3.63、

16.03~

4.37、+3.78~+15.82、+3.34~+8.22、+18.65~+42.51、

222.2~+429.5;依次对应的折射率取值范围分别为;1.76~1.86、1.68~1.78、1.81~1.91、1.76~1.86、1.71~1.81、1.8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雷涛王锦平殷海明周欧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长益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