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模块化的船用固态负载箱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435714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20 22: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模块化的船用固态负载箱装置,该装置包括动力电缆门(1)、控制箱门(2)、基础模块(5)、扩展模块(6)和组合体框架(7),所述组合体框架(7)为上端开口结构,在所述组合体框架(7)的前板上设有动力电缆门(1)和控制箱门(2),在所述组合体框架(7)的内部前端设有基础模块(5),在所述组合体框架(7)的内部后侧设有若干个扩展模块(6);在所述组合体框架(7)的两个侧板中部均设有联接铜排板(8)和联接控制电力/信号板(9),所述联接铜排板(8)和联接控制电力/信号板(9)均分别与基础模块(5)和扩展模块(6)相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不仅可以根据不同的负载量大小,快速组装,满足不同需求,同时便于维修。同时便于维修。同时便于维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模块化的船用固态负载箱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船舶建造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模块化的船用固态负载箱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船用负载箱是用于测试船上电站系统功率、频率、电压、电流、功率因素、发电机的稳定性等参数的检测设备。在对船上的电站系统进行性能测试时,船用负载箱就扮演着模拟负载的角色。
[0003]传统的船用负载箱有水负载设备和干式负载箱,干式负载箱相较于水负载设备,主要优势在于:安全性强,维护成本低,负载测试更准确,调节更方便。干式负载箱多集成在一个集装箱中,运输起来也更为便捷。
[0004]现代的大型船舶在建造过程中,往往需要大容量的干式负载箱作为发电机系泊试验时的负载,但由于船型及发电机容量不同,如果统一选定负载箱的容量,往往会造成容量浪费,成本高昂等问题,同时热管损坏的问题也一直困扰着维修使用时间比。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模块化的船用固态负载箱装置,不仅可以根据不同的负载量大小,快速组装,满足不同需求,同时便于维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模块化的船用固态负载箱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动力电缆门(1)、控制箱门(2)、基础模块(5)、扩展模块(6)和组合体框架(7),所述组合体框架(7)的上端为开口结构,在所述组合体框架(7)的前端板面上设有动力电缆门(1)和控制箱门(2),在所述组合体框架(7)的内部前端设有一个基础模块(5),在所述组合体框架(7)的内部后侧设有若干个扩展模块(6);所述基础模块(5)通过动力电缆门(1)接入动力电缆,所述基础模块(5)通过动力电缆与动力电源连接,所述基础模块(5)通过控制箱门(2)接入控制电源线和控制数据线,所述控制电源线与控制电源连接,所述控制数据线与控制电脑连接,在所述组合体框架(7)的两个侧板中部均设有联接铜排板(8)和联接控制电力/信号板(9),所述联接铜排板(8)的输入端和联接控制电力/信号板(9)的输入端均与基础模块(5)相连接,所述联接铜排板(8)的输出端和联接控制电力/信号板(9)的输出端均与扩展模块(6)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模块化的船用固态负载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础模块(5)包括本体(5

1)、动力电缆接口(5

2)、控制电源接口(5

3)、控制电脑接口(5

4)、进风口(5

5)、出风口(5

6)、固定板(5

7)、动力输出端(5

8)、控制电力输出端(5

9)和控制信号输出端(5

10),在所述本体(5

1)的顶部两侧各设有一个固定板(5

7),所述基础模块(5)通过螺丝穿过固定板(5

7)上的螺丝孔分别与组合体框架(7)的两个侧板固定,在所述本体(5

1)的前端设有动力电缆接口(5

2)、控制电源接口(5

3)和控制电脑接口(5

4),所述动力电缆接口(5

2)的位置与动力电缆门(1)位置相对应,所述控制电源接口(5

3)和控制电脑接口(5

4)的位置与控制箱门(2)的位置相对应,在所述本体(5

1)侧板下端设有进风口(5

5),在所述本体(5

1)的顶板设有出风口(5

6),在所述本体(5

1)的后端设有动力输出端(5

8)和控制电力/信号输出端(5

9),所述动力输出端(5

8)和控制电力/信号输出端(5

9)分别通过对应线缆与扩展模块(6)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基于模块化的船用固态负载箱装置,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文杰侯鹰润朱耀慷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江南长兴造船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