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有源RFID电子腕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431295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20 22: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有源RFID电子腕带,属于电子监视技术领域,包括安装壳和用于安装壳佩戴的腕带,所述腕带的表面设置有多个导流片,所述安装壳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一安装槽的内壁底部开设有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二安装槽内设置有与第二安装槽相匹配的限位卡圈。解决了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各个结构的相应配合使用,不仅确保限位卡圈安装在第二安装槽内的稳定性,同时更方便工作人员对其进行拆卸安装,方便气流经过透气槽和导流腔在人体表面与腕带之间流动,方便将人体在新陈代谢时所产生的热辐射排出,方便透气,增加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进行穿戴时的舒适感。用新型在进行穿戴时的舒适感。用新型在进行穿戴时的舒适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有源RFID电子腕带


[0001]本技术涉及电子监视
,具体涉及一种有源RFID电子腕带。

技术介绍

[0002]RFID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是:由读写器通过发射天线发送特定频率的射频信号,当电子标签进入有效工作区域时产生感应电流,从而获得能量被激活,使得电子标签将自身编码信息通过内置天线发射出去,通常会需求,将RFID系统与腕带相结合,用于进行门禁以及监视;
[0003]专利申请号CN214318163U的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医用有源RFID腕带,属于医疗服务领域。有源RFID电子标签为防拆卸型电子标签,安装在腕带本体的中部,纽扣电池安装在腕带本体的一端,心率传感器模块安装在纽扣电池的上表面,且佩戴时贴近人体皮肤,纽扣电池与心率传感器模块电连接。由于医院的每个出入口门上均设置有RFID读写器,读写器会识别有源RFID电子标签,传输给后台服务器,后台服务器通过读写器的读取距离判断住院病人是否离开医院;同时心率传感器模块实时检测住院病人的心率,从而判断住院病人是否离开医院。有源RFID电子标签与心率传感器配合使用,有效防止骗取医保情况的发生;
[0004]该结构使用时,会由于患者不小心对其造成磕碰,由于该结构自身较为紧密的原因,不易于工作人员对其进行拆卸维护,同时当患者佩戴腕带时,人体表面会与腕带本体之间会由于不透气的原因而产生汗液,导致患者佩戴不舒适。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技术方案针对现有技术解决方案过于单一的技术问题,提供了显著不同于现有技术的解决方案。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有源RFID电子腕带,旨在解决上述存在的结构使用时,会由于患者不小心对其造成磕碰,由于该结构自身较为紧密的原因,不易于工作人员对其进行拆卸维护,同时当患者佩戴腕带时,人体表面会与腕带本体之间会由于不透气的原因而产生汗液,导致患者佩戴不舒适的问题。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有源RFID电子腕带,包括安装壳和用于安装壳佩戴的腕带,所述腕带的表面设置有多个导流片;
[0007]所述安装壳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一安装槽的内壁底部开设有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二安装槽内设置有与第二安装槽相匹配的限位卡圈;
[0008]所述限位卡圈的中部安装有与RFID读写器相适配的有源RFID电子标签,所述限位卡圈和有源RFID电子标签之间设置有用于对有源RFID电子标签限位的定位挡圈;
[0009]所述定位挡圈的上表面且沿着定位挡圈的轴心点圆周分布有多个安装孔,所述安装壳的顶部设置有防护盖。
[0010]进一步地,所述防护盖的底部设置有多个分别与安装孔相插接的插接柱。
[0011]进一步地,所述安装壳的底部设置有垫盘,所述垫盘的表面开设有多个透气槽。
[0012]进一步地,多个所述透气槽的截面形状均设置为波浪形,所述透气槽的表面设置有亲肤垫,所述亲肤垫安装在垫盘上。
[0013]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安装槽和限位卡圈的截面形状均设置为六边形,所述限位卡圈与第二安装槽相卡接。
[0014]进一步地,所述导流片的截面形状设置为八字形,多个所述导流导流片之间形成有导流腔。
[0015]进一步地,所述腕带的数量设置为两个,两个所述腕带分别设置在安装壳的两侧。
[0016]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
[0017]1、本技术通过各个结构的相应配合使用,整体设计简单,结构合理,只需将防护盖拆卸,定位挡圈失去限位,继而使得有源RFID电子标签在限位卡圈内失去限位,方便对其进行拆卸维护,同时经过第二安装槽和限位卡圈的六边形截面的设置,不仅确保限位卡圈安装在第二安装槽内的稳定性,同时更方便工作人员对其进行拆卸安装;
[0018]本技术同时经过透气槽、垫盘、亲肤垫以及导流腔的设置,方便气流经过透气槽和导流腔在人体表面与腕带之间流动,方便将人体在新陈代谢时所产生的热辐射排出,方便透气,增加本技术在进行穿戴时的舒适感。
附图说明
[00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
[0020]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
[0021]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主视图;
[0022]图2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侧视图;
[0023]图3为本技术的安装壳内部结构爆炸图;
[0024]图4为本技术的安装壳底部结构主视图。
[0025]图中:1、安装壳;2、腕带;3、导流片;4、第一安装槽;5、第二安装槽;6、限位卡圈;7、有源RFID电子标签;8、定位挡圈;9、安装孔;10、防护盖;11、插接柱;12、垫盘;13、透气槽;14、亲肤垫。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
的范围。
[0027]参照说明书附图1

4所示的一种有源RFID电子腕带,包括安装壳1和用于安装壳1佩戴的腕带2,腕带2的表面设置有多个导流片3。
[0028]安装壳1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一安装槽4,第一安装槽4的内壁底部开设有第二安装槽5,第二安装槽5内设置有与第二安装槽5相匹配的限位卡圈6。
[0029]限位卡圈6的中部安装有与RFID读写器相适配的有源RFID电子标签7,限位卡圈6和有源RFID电子标签7之间设置有用于对有源RFID电子标签7限位的定位挡圈8。
[0030]定位挡圈8的上表面且沿着定位挡圈8的轴心点圆周分布有多个安装孔9,安装壳1的顶部设置有防护盖10。
[0031]实施场景具体为:
[0032]本技术经过腕带2,方便使用者佩戴,而第二安装槽5和限位卡圈6则能够起到限位的作用,方便有源RFID电子标签7以内嵌的形式安装在安装壳1上,并且经过定位挡圈8的设置,对有源RFID电子标签7安装之后再次进行限位;
[0033]经过防护盖10安装在安装壳1上时,对定位挡圈8限位,后续在对其进行拆卸维护时,只需将防护盖10拆卸,并将定位挡圈8拆卸,继而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有源RFID电子腕带,包括安装壳(1)和用于安装壳(1)佩戴的腕带(2),其特征在于:所述腕带(2)的表面设置有多个导流片(3);所述安装壳(1)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一安装槽(4),所述第一安装槽(4)的内壁底部开设有第二安装槽(5),所述第二安装槽(5)内设置有与第二安装槽(5)相匹配的限位卡圈(6);所述限位卡圈(6)的中部安装有与RFID读写器相适配的有源RFID电子标签(7),所述限位卡圈(6)和有源RFID电子标签(7)之间设置有用于对有源RFID电子标签(7)限位的定位挡圈(8);所述定位挡圈(8)的上表面且沿着定位挡圈(8)的轴心点圆周分布有多个安装孔(9),所述安装壳(1)的顶部设置有防护盖(10)。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源RFID电子腕带,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盖(10)的底部设置有多个分别与安装孔(9)相插接的插接柱(11)。3.如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宁武杰田涛王玲李万青郝庆涛申志光雷雨王志勇晏昆张伟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省通信建设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