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430257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20 22: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连接结构,包括固定本体;连接本体,与固定本体连接,连接本体相对于固定本体绕预定轴线可转动地设置,连接本体上设置有连接端面,连接端面与目标工件连接;调节组件,设置在固定本体上并与连接本体连接,调节组件设置在固定本体上,调节组件的至少部分位置可移动地设置,以带动连接本体转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对显示屏测试过程中,连接结构与产品之间平衡度难以调整的问题。的问题。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连接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显示屏电性检测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在制作显示屏的过程中,需要对其进行电性检测,通常利用如下压接方式:探针压接,该方法探针本身一般内置弹簧,弹簧压缩使得针头有一定的压缩量,可在探针压缩量范围内有效降低产品与连接结构不平行造成的点灯失败现象;刀片压接,该方法采用刀片针作为压接及导电工作载体,具有较好弹性,因刀片针本身可制作较薄,可应对小尺寸产品;柔性电路板压接,采用柔性材质支撑柔性电路版并缓冲压接时对产品的冲击。
[0003]但是,上述各个压接方式中,探针压接受探针直径限制,刀片压接的造价较高,工期长,而柔性电路板压接过程中,仅靠缓冲材料自身弹性很难同时实现吸收冲击、柔性电路板与产品紧密贴合等要求,造成加工成本高,平衡度难以调整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接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对显示屏测试过程中,连接结构与产品之间平衡度难以调整的问题。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连接结构,包括:固定本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本体(1);连接本体(2),与所述固定本体(1)连接,所述连接本体(2)相对于所述固定本体(1)绕预定轴线可转动地设置,所述连接本体(2)上设置有连接端面(20),所述连接端面(20)与目标工件(100)连接;调节组件(3),设置在所述固定本体(1)上并与所述连接本体(2)连接,所述调节组件(3)设置在所述固定本体(1)上,所述调节组件(3)的至少部分位置可移动地设置,以带动所述连接本体(2)转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本体(1)包括:第一本体(11),所述连接本体(2)与所述第一本体(11)连接;第二本体(12),与所述第一本体(11)连接,所述第二本体(12)与所述第一本体(11)之间具有夹角,以在所述第一本体(11)和所述第二本体(12)之间形成用于容纳所述连接本体(2)的容纳空间,所述调节组件(3)设置在所述第二本体(12)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3)包括:位置调整部件(30),设置在所述第二本体(12)上,所述位置调整部件(30)沿靠近或远离所述连接本体(2)的方向可移动地设置,通过所述位置调整部件(30)与所述连接本体(2)接触,以推动所述连接本体(2)转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置调整部件(30)上设置有外螺纹,所述第二本体(12)上设置有第一螺纹孔(120),所述位置调整部件(30)的至少部分穿设在所述第一螺纹孔(120)内。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3)还包括:弹性部件(31),所述弹性部件(31)的第一端所述连接本体(2)连接;压紧部件(32),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少飞王晶闫涵星发辉李述特刘可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