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轮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430058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20 22:4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康复轮椅,包括轮椅本体,所述轮椅本体的后端两侧设置有定向轮,所述定向轮同轴设置有锁止盘,所述锁止盘外设置有锁止箍,所述锁止箍与锁止单元连接,所述锁止单元实施对锁止盘的锁止,所述锁止单元安装在定向轮的外圈及轮椅本体的脚踏位置,该康复轮椅在使用时,通过在轮椅本体的定向轮上安装锁止盘,在锁止盘上安装有锁止箍,通过锁止单元实施对锁止箍的收紧,进而实施对定向轮的锁紧及解锁,患者在进行康复锻炼时,通过安装在定向轮外圈及脚踏位置的锁止单元实施对锁止盘的锁紧及解锁,进而实现对整个轮椅的锁止,从而确保整个康复轮椅使用时的安全性。确保整个康复轮椅使用时的安全性。确保整个康复轮椅使用时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康复轮椅
[0001]

[0002]本专利技术涉及康复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康复轮椅。

技术介绍

[0003]针对于术后患者,或者长期卧床的患者,需要进行长期的康复锻炼,针对于长期卧床的患者,在实际康复锻炼一般分成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中患者无法下床,一般在病床上进行简单的手部或者腿部的康复锻炼,通过安装在病床上的康复辅助设备或者康复护理人员人工方式进行康复锻炼,患者卧床的的过程中,能够进行一定量的康复锻炼;第二阶段中患者能够下床,但是需要乘坐轮椅方可进行必要的上肢或者下肢锻炼,在实际康复锻炼时,通过辅助的康复锻炼器械,对患者的上肢或者下肢进行康复锻炼,直至患者能够顺利的站立;第三阶段中患者能够依赖拐杖或者其他辅助器材站立起来,并且进行术后的康复锻炼,最终达到康复的效果。上述康复锻炼中,患者乘坐在轮椅上时,依赖于普通的轮椅康复锻炼时,由于普通的轮椅的刹车及制动较为传统,因此康复锻炼过程中的安全性得不到保证,需要对现有的轮椅进行改进,以克服现有技术中,患者乘坐轮椅进行康复锻炼时存在的安全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康复轮椅,在实际康复锻炼时,能够有效实施对轮椅进行锁止,避免轮椅在行走或者停止时出现的随意移动,确保患者康复锻炼时的安全性。
[0005]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具体如下:一种康复轮椅,包括轮椅本体,所述轮椅本体的后端两侧设置有定向轮,所述定向轮同轴设置有锁止盘,所述锁止盘外设置有锁止箍,所述锁止箍与锁止单元连接,所述锁止单元实施对锁止盘的锁止,所述锁止单元安装在定向轮的外圈及轮椅本体的脚踏位置。
[0006]本专利技术还包括如下特征:所述轮椅主体的坐垫中心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置有承接箱,所述承接箱与凹槽构成可拆卸式连接,所述凹槽上设置有盖板,所述盖板与凹槽的槽口构成滑动配合。
[0007]所述轮椅主体上设置有手部锻炼拉绳,所述手部锻炼拉绳与轮椅主体的安装位置可调。
[0008]所述轮椅本体的前端设置有两组万向轮,所述两组万向轮的转轴竖直且转动式设置在轮椅本体上,所述转轴上设置有锁定机构,所述锁定机构用于实施对转轴的锁定及解锁。
[0009]所述轮椅本体的前端设置有两组支撑管,所述支撑管竖直布置,所述转轴的上端与支撑管下端构成转动配合。
[0010]所述锁定机构包括设置在支撑管上锁定销,所述转轴的上端设置有锁孔,所述锁
定销与锁孔构成插接及分离配合。
[0011]所述锁定销的一端与调节单元连接,所述调节单元驱动锁定销沿着支撑管长度方向移动且与锁孔构成插接及分离配合。
[0012]所述锁定销整体呈条板状且沿着支撑管长度方向布置,所述调节单元包括与锁定销上端连接的调整盘,所述调整盘的中心转动式设置有调整丝杆,所述调整丝杆与支撑管长度方向平行布置,所述调整丝杆与支撑管一端的调整螺母构成配合。
[0013]所述调整盘上设置有第一凸起,所述调整丝杆与调整盘配合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凸起,所述第一凸起沿着调整盘的径向方向布置,所述第二凸起沿着调整丝杆的径向方向布置,所述第二凸起与第一凸起一侧抵靠或分离。
[0014]所述调整盘的中心设置有插杆,所述调整丝杆的一端设置有空腔,所述插杆插置在空腔内,所述空腔内设置有避让弹簧,所述避让弹簧的两端分别与调整丝杆的空腔底部及插杆的一端抵靠。
[0015]所述转轴的上端设置有支撑盘,所述支撑盘与支撑管一端通过连接轴承构成转动支撑连接,所述锁孔设置在支撑盘上。
[0016]所述锁止箍一端固定在锁止盘外的锁止壳体上,所述定向轮转动式设置在锁止壳体上,所述锁止单元包括设置在锁止壳体上的锁止销,所述锁止销与锁止壳体构成滑动配合且连动锁止箍两端靠近或远离。
[0017]所述锁止销伸出锁止壳体上套设有锁止弹簧,所述锁止弹簧的两端分别与锁止壳体及锁止销的伸出端连接,所述锁止壳体上设置有驱动板,所述驱动板的一端铰接设置在锁止壳体上且铰接轴水平布置,所述驱动板与锁止销的伸出端抵靠,所述锁止壳体上安装有液压顶杆,所述液压顶杆的活塞杆与驱动板外侧面抵靠。
[0018]所述定向轮的中心设置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上设置有碳刷,所述锁止壳体上设置有刷环,所述刷环与连接轴同轴布置,所述连接轴上设置有支架,所述碳刷与支架构成滑动配合,所述碳刷的滑动方向与连接轴平行布置,所述碳刷上套设有接触弹簧,所述接触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支架及碳刷的一端连接。
[0019]所述连接轴一端安装有手扶圈,所述手扶圈与连接轴同轴布置,所述手扶圈安装在定向轮的外侧位置,所述手扶圈上设置有扳动环,所述扳动环与手扶圈同心布置,所述扳动环环面周向间隔设置有多组滑动杆,所述滑动杆与扳动环构成滑动配合,多组滑动杆上套设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手扶圈及扳动环抵靠,所述扳动环上铰接设置有扳动连杆,所述扳动连杆的中段铰接设置在手扶圈上,所述扳动连杆的另一端与抽拉杆的一端铰接,所述抽拉杆滑动设置在连接轴上,所述抽拉杆与连接轴平行布置,所述抽拉杆与碳刷(220)的一端连接。
[0020]本专利技术取得的技术效果为:该康复轮椅在使用时,通过在轮椅本体的定向轮上安装锁止盘,在锁止盘上安装有锁止箍,通过锁止单元实施对锁止箍的收紧,进而实施对定向轮的锁紧及解锁,患者在进行康复锻炼时,通过安装在定向轮外圈及脚踏位置的锁止单元实施对锁止盘的锁紧及解锁,进而实现对整个轮椅的锁止,从而确保整个康复轮椅使用时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0021]图1是康复轮椅的主视图;图2和图3是康复轮椅的座椅两种状态平面示意图;图4和图5是康复轮椅的单个定向轮的两种视角结构示意图;图6是康复轮椅的单个定向轮的主视图;图7是康复轮椅的单个定向轮的左视图;图8是康复轮椅的单个定向轮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康复轮椅的单个定向轮的左视剖面图;图10是康复轮椅的万向轮主视图;图11和图12是康复轮椅的万向轮两种状态的剖面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具体明。应当理解,以下文字仅仅用以描述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或几种具体的实施方式,并不对本专利技术具体请求的保护范围进行严格限定。如在本文中所使用,术语“平行”和“垂直”不限于其严格的几何定义,而是包括对于机加工或人类误差合理和不一致性的容限;结合图1至图12所示,下面详尽说明该康复轮椅的具体特征:一种康复轮椅,包括轮椅本体100,所述轮椅本体100的后端两侧设置有定向轮200,所述定向轮200同轴设置有锁止盘300,所述锁止盘300外设置有锁止箍310,所述锁止箍310与锁止单元连接,所述锁止单元实施对锁止盘300的锁止,所述锁止单元安装在定向轮200的外圈及轮椅本体100的脚踏400位置。
[0023]结合图1所示,该康复轮椅在使用时,通过在轮椅本体100的定向轮200上安装锁止盘300,在锁止盘300上安装有锁止箍310,通过锁止单元实施对锁止箍310的收紧,进而实施对定向轮200的锁紧及解锁,患者在进行康复锻炼时,通过安装在定向轮2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康复轮椅,其特征在于:包括轮椅本体(100),所述轮椅本体(100)的后端两侧设置有定向轮(200),所述定向轮(200)同轴设置有锁止盘(300),所述锁止盘(300)外设置有锁止箍(310),所述锁止箍(310)与锁止单元连接,所述锁止单元实施对锁止盘(300)的锁止,所述锁止单元安装在定向轮(200)的外圈及轮椅本体(100)的脚踏(400)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康复轮椅,其特征在于:所述轮椅主体(100)的坐垫中心设置有凹槽(110),所述凹槽(110)内设置有承接箱(120),所述承接箱(120)与凹槽(110)构成可拆卸式连接,所述凹槽(110)上设置有盖板(130),所述盖板(130)与凹槽(110)的槽口构成滑动配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康复轮椅,其特征在于:所述轮椅主体(100)上设置有手部锻炼拉绳(500),所述手部锻炼拉绳(500)与轮椅主体(100)的安装位置可调。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康复轮椅,其特征在于:所述轮椅本体(100)的前端设置有两组万向轮(600),所述两组万向轮(600)的转轴(610)竖直且转动式设置在轮椅本体(100)上,所述转轴(610)上设置有锁定机构,所述锁定机构用于实施对转轴(610)的锁定及解锁。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康复轮椅,其特征在于:所述轮椅本体(100)的前端设置有两组支撑管(620),所述支撑管(620)竖直布置,所述转轴(610)的上端与支撑管(620)下端构成转动配合。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康复轮椅,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机构包括设置在支撑管(620)上锁定销(630),所述转轴(610)的上端设置有锁孔(611),所述锁定销(630)与锁孔(611)构成插接及分离配合;所述锁定销(630)的一端与调节单元连接,所述调节单元驱动锁定销(630)沿着支撑管(620)长度方向移动且与锁孔(611)构成插接及分离配合;所述锁定销(630)整体呈条板状且沿着支撑管(620)长度方向布置,所述调节单元包括与锁定销(630)上端连接的调整盘(640),所述调整盘(640)的中心转动式设置有调整丝杆(641),所述调整丝杆(641)与支撑管(620)长度方向平行布置,所述调整丝杆(641)与支撑管(620)一端的调整螺母(642)构成配合。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康复轮椅,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盘(640)上设置有第一凸起(6412),所述调整丝杆(641)与调整盘(640)配合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凸起(6411),所述第一凸起(6412)沿着调整盘(640)的径向方向布置,所述第二凸起(6411)沿着调整丝杆(641)的径向方向布置,所述第二凸起(6411)与第一凸起(6412)一侧抵靠或分离;所述调整盘(640)的中心设置有插杆(643),所述调整丝杆(641)的一端设置有空腔,所述插杆(643)插置在空腔内,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鲍家林苏晓伟范雪云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