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摇绞盘及提升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429101 阅读:18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20 22: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手摇绞盘及提升装置,通过在卷筒外套设一牵引筒,牵引筒与牵引绳相连,并在牵引筒与卷筒之间设置一柱销单向机构;该柱销单向机构包括第一弹性件和圆柱销以及直径在起始点处形成阶梯面并沿正转圆周方向逐渐增大的牵引筒内壁面,卷筒的外壁面上则是对应设置一柱销凹槽用于安装上述的第一弹性件和圆柱销。正转时,圆柱销抵接于阶梯面并带动牵引筒正转;反转时,圆柱销在牵引筒的内壁面上滑动,卷筒相对牵引筒空转。柱销单向机构可实现正转可上升,反转空转,避免误操作引起的安全问题。且进一步设置了离心刹车组件,通过离心产生摩擦力实现刹车失灵时的缓降,有利于保护人员安全。利于保护人员安全。利于保护人员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手摇绞盘及提升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绞盘
,尤其涉及一种手摇绞盘及提升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常用的手动绞盘,结构都很简单,大部分依靠摇动手柄,通过齿轮传动卷动其上的钢丝绳或者编织带,并用棘轮棘爪防止倒转,这样在使用过程中只能向一个方向转动,在一些特定场合往往很不方便。
[0003]目前,常用的带自动刹车的手动绞盘大多借鉴手拉葫芦原理。参照中国专利CN99202439.0带自动刹车的手动绞盘,这种绞盘能向两个方向转动,其原理是其手柄与小齿轮轴通过梯形螺纹螺母联接,棘轮空套在小齿轮轴上,棘轮两侧与小齿轮和梯形螺母之间各有一块摩擦片。
[0004]牵引重物时,正转手柄,带动梯形螺母沿小齿轮轴轴向向内运动,将摩擦片、棘轮、小齿轮压紧,形成一个整体,与普通绞盘类似,继续转动手柄,就会带动小齿轮轴正转,从而带动大齿轮及钢丝绳等转动,从而达到牵引重物的目的。
[0005]当反转手柄,带动梯形螺母沿小齿轮轴轴向向外运动,小齿轮轴上零件会形成一定的间隙,可彼此相互转动,在重物作用下,钢丝绳又带着大齿轮反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手摇绞盘,其特征在于,包括:盒体;传动机构,设于所述盒体内,所述传动机构的输入端为手摇轴,所述手摇轴的输入端伸出于所述盒体上的输入孔;卷筒,设于所述盒体内,且所述卷筒的输入端与所述传动机构的输出端传动连接;牵引绳,所述牵引绳的第一端连接于所述卷筒,所述牵引绳的第二端用于连接外部重物;摇柄,可拆卸连接于所述手摇轴;牵引筒,套设于所述卷筒;所述牵引筒上设有用于与所述牵引绳的第一端连接的牵引筒挂钩孔;所述牵引筒与所述卷筒之间设有柱销单向机构;其中,所述柱销单向机构包括圆柱销和第一弹性件;所述牵引筒的内壁面上设有一起始点,且所述牵引筒的内壁面的直径在该起始点处沿正转圆周方向逐渐增大,所述起始点处形成一阶梯面;所述卷筒的外壁面上设有一柱销凹槽;所述圆柱销滑动连接于所述柱销凹槽,且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圆柱销和所述柱销凹槽的底面;所述卷筒正转时,所述圆柱销抵接于所述阶梯面并带动所述牵引筒正转;所述卷筒反转时,所述圆柱销在所述牵引筒的内壁面上滑动,所述卷筒相对所述牵引筒空转。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摇绞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卷筒的卷筒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于所述盒体,且所述卷筒轴的第一端伸出于所述盒体;所述壳体上设有第一外盒体,且所述第一外盒体罩设于所述卷筒轴的第一端;所述第一外盒体内设有离心刹车组件;所述离心刹车组件包括固定鼓轮、两个闸块、第二弹性件和两个刹车块;两个所述闸块分别转动连接于所述卷筒轴径向对角线的两端,且转动轴线平行于所述卷筒轴的转动轴线;所述第二弹性件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两个所述闸块;两个所述刹车块分别安装于两个所述闸块相互背离的一侧;所述固定鼓轮设于所述第一外盒体内且空套于两个所述闸块;当所述卷筒轴的转速达到预设数值时,两个闸块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克服所述第二弹性件的弹性向外摆动,所述刹车块压紧至所述固定鼓轮的内圈壁面,产生摩擦力带动闸块和所述卷筒轴减速。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摇绞盘,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外盒体,设于所述盒体的外表面,且套设于所述手摇轴的输入端;单向离合器,设于所述第二外盒体内,所述单向离合器的内圈的空套于所述手摇轴,且所述单向离合器的外圈与第二外盒体滑动连接;摩擦单元,空套于所述手摇轴且位于所述单向离合器的两侧,所述摩擦单元的第一端抵接至所述手摇轴的轴瓦;梯形螺母,螺纹连接于所述手摇轴并抵接于所述摩擦单元的第二端;摇柄,可拆卸连接于所述梯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军刘数奇白志刚邵永忠石同武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航天电子通讯设备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