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浇灌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428917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20 22: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自动浇灌检测装置,属于农业设备技术领域,用于采集环境数据和浇灌植物。该装置包括壳体、主机、第一探头、第二探头以及上盖,主机固定安装在上盖,上盖可拆卸式安装在壳体的顶部,且第二探头固定安装在壳体的底部,第一探头通过软管安装在上盖顶部。自动浇灌器安装在壳体内,其包括水管、五金件、垫片、内胆、浮块以及顶针,浮块活塞式安装在内胆的内部,且顶针固定安装在浮块上,内胆的顶部开设有供顶针的尖端穿出的通孔。内胆的底部设有凹状的无纺布,外壳的两侧开设有供无纺布两端穿出的排水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浇灌器与传感器结合一体,既可检测又可浇灌,浇灌器永久性无电耗自动浇水,并采用无纺布浇灌可节约大量水资源。水资源。水资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浇灌检测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农业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自动浇灌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智慧农业中,检测装置与执行装置是分离开的,通常需要将多个传感器收集的数据传输到中央处理器处理后再发送指令到各种浇灌系统、光照系统等,该方式布线繁琐且长距离往往会导致信号衰减,需提供高压才能保持信号的正常传输。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自动检测灌溉设备,该设备将集水箱、控制箱和检测组件集成一体,通过集水槽和集水箱对雨水天多余的雨水进行收集,并利用检测组件等对土壤湿度等要素进行监测,当土壤湿度降至浇灌开关值时,自动启动水泵将集水箱中的水抽入浇灌槽进行浇灌作业,当湿度达标时则自动关闭水泵。但该设备体积过于膨大,不适应家庭及微型园林系统,并且还需要配备水泵等设备,过于繁琐,成本高。
[0003]为此,提出一种自动浇灌检测装置,将检测组件、执行元件与一体,解决
技术介绍
中现有类似设备体积过于膨大、电耗高、通用性差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浇灌检测装置,旨在解决所述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现有浇灌与采集设备体积过于膨大、电耗高、通用性差等问题。为实现所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自动浇灌检测装置,包括壳体、主机、第一探头、第二探头以及上盖,主机固定安装在上盖上,上盖可拆卸式安装在壳体的顶部,且第二探头固定安装在壳体的底部,第一探头通过软管安装在上盖的顶部,壳体内固定安装有自动浇灌器。
[0006]其中,自动浇灌器包括水管、五金件、垫片、内胆、浮块以及顶针,浮块活塞式安装在内胆的内部,且顶针固定安装在浮块的中心轴线上,内胆的顶部开设有供顶针的尖端穿出的通孔,五金件将垫片反扣在内胆的顶部,当水过多时浮块浮起并带动顶针将垫片堵住五金件的进水口。水管的一端连接五金件的顶部,另一端穿透上盖连接外部水源。内胆的底部设有凹状的无纺布用于把水分引进土壤,外壳的两侧开设有供无纺布两端穿出的排水口。
[0007]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描述,外壳的排水口下方设有把手,把手一方面可防止本技术插入泥土时,泥土将排水口堵住,一方面借助把手可较省力地将本技术插入土里。该把手呈三角形,且把手的顶部水平设计方便将水排出,把手的斜边呈弧状,插入土里时阻力较小。
[0008]进一步的描述,第一探头呈球形,第一探头包括空气湿度传感器、空气温度传感器以及光照度传感器,第一探头通过可弯折的金属软管安装在上盖上,金属软管能让第一探头支撑在一个有效的位置并保护线路,还可作为天线增强主机的信号。第二探头的上部呈圆锥状,下部呈针管状,下部分隔成多条奥氏体防腐蚀的弹针,包括土壤pH值传感器、土壤
湿度传感器和土壤温度传感器。
[0009]主机包括显示屏、处理器以及信号模块,显示屏将传感器检测的数据显示出来,方便用户观察,信号模块将检测到的数据发送至云端,对数据进一步处理。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1]1、将浇灌器与传感器结合一体,结构紧凑,既可检测又可执行,可单独室内小型种植,也可多个组网,应用于大棚等产业化种植;
[0012]2、浇灌器采用非电力驱动、无纺布浇灌,永久性自动浇水,可节约大量水资源;
[0013]3、通过植物生长六大要素收集,可以完整反馈植物的生长状况,及时将生长状况以及应对措施推送至用户手中。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整体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爆炸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剖视图。
[0017]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0018]1、第一探头;2、软管;3、显示屏;4、上盖;5、水管;6、五金件;7、垫片;8、顶针;9、浮块;10、内胆;11、无纺布;12、壳体;13、把手;14、排水口;15、第二探头;16、土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理解得更加透彻全面。
[0020]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0021]如图1~3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自动浇灌检测装置,包括壳体12、主机、第一探头1、第二探头15以及上盖4,主机固定安装在上盖4上,上盖4可拆卸式安装在壳体12的顶部,且第二探头15固定安装在壳体12的底部,第一探头1通过软管2安装在上盖4的顶部,壳体12内固定安装有自动浇灌器。如图2所示自动浇灌器包括水管5、五金件6、垫片7、内胆10、浮块9以及顶针8,浮块9活塞式安装在内胆10的内部,且顶针8固定安装在浮块9的中心轴线上,内胆10的顶部开设有供顶针8的尖端穿出的通孔,五金件6将垫片7反扣在内胆10的顶部,当水过多时浮块9浮起并带动顶针8将垫片7堵住五金件6的进水口。水管5的一端连接五金件6的顶部,另一端穿透上盖4连接外部水源。内胆10的底部设有凹状的无纺布11用于把水分引进土壤,外壳的两侧开设有供无纺布11两端穿出的排水口14。
[0022]更优的是,外壳的排水口14下方设有把手13,把手13一方面可防止本技术插入泥土时,泥土将排水口14堵住,一方面借助把手13可较省力地将本技术插入土里。该把手13呈三角形,且把手13的顶部水平设计方便将水排出,把手13的斜边呈弧状,插入土里时阻力较小。
[0023]进一步地,第一探头1呈球形,第一探头1包括空气湿度传感器、空气温度传感器以及光照度传感器,第一探头1通过可弯折的软管2安装在上盖4上,软管2能让第一探头 1支
撑在一个有效的位置并保护线路,还可作为天线增强主机的信号。第二探头15的上部呈圆锥状,下部呈针管状,下部分隔成多条奥氏体防腐蚀的弹针,包括土壤PH值传感器、土壤湿度传感器和土壤温度传感器,多个传感器均采用485通信方式连接到主机。主机包括显示屏3、处理器以及信号模块,显示屏3将传感器检测的数据显示出来,方便用户观察,信号模块将检测到的数据发送至云端,对数据进一步处理。
[0024]在实际使用时,通过把手13将第二探头15压入土层16中,如图3所示,可根据植物品种压入不同的深度,以此提供不同的湿度。压入土层16之后,将水管5接入到灌溉水管5中,该灌溉水管5有植物所需的养分,接入之后水流通过内胆10再经过无纺布11 和排水口14流出,把手13及无纺布11的设计很好地将水流分散出去,防止水流积在第二探头15处影响数据误差,当水流过多时,浮块9漂浮,顶针8顶住垫片7,水管5不再进水。将浇灌器与传感器结合一体,结构紧凑,既可检测多项数据又可执行开阀关阀操作,可单独应用在室内的小型种植,比如阳台、盆栽等;也可多个同时使用并组网,应用于大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浇灌检测装置,包括壳体(12)、主机、第一探头(1)、第二探头(15)以及上盖(4),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固定安装在上盖(4),所述上盖(4)可拆卸式安装在壳体(12)的顶部,且第二探头(15)固定安装在壳体(12)的底部,第一探头(1)通过软管(2)安装在上盖(4)顶部;所述壳体(12)内固定安装自动浇灌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浇灌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浇灌器包括水管(5)、五金件(6)、垫片(7)、内胆(10)、浮块(9)以及顶针(8),所述浮块(9)活塞式安装在内胆(10)的内部,且顶针(8)固定安装在浮块(9)的中心轴线上,所述内胆(10)的顶部开设有供所述顶针(8)的尖端穿出的通孔,所述五金件(6)将垫片(7)反扣在内胆(10)的顶部;所述水管(5)的一端连接五金件(6)的顶部,另一端穿透上盖(4);所述内胆(10)的底部设有凹状的无纺布(11),外壳的两侧开设有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建棋黄俊生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森霖苑植物园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