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磁脉冲阀阀盖及含有其的电磁脉冲阀,所述阀盖内设有电子模块,所述电子模块的内端与设置在电磁脉冲阀内的传感器通信相连,所述电子模块的外端用于与上位机通信连接,以将所述传感器采集的数据向所述电磁脉冲阀外的上位机传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将电子模块设置在阀盖上,既便于与电磁脉冲阀内的传感器相连,又便于与外接上位机连接,实用性很强,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缺少将电子模块安装在电磁脉冲阀上的结构设计的技术问题,实现了连接方便、有序的有益效果。有序的有益效果。有序的有益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磁脉冲阀阀盖及含有其的电磁脉冲阀
[0001]本技术涉及脉冲技术领阀域,尤其涉及一种电磁脉冲阀阀盖及含有其的电磁脉冲阀。
技术介绍
[0002]如图1所示,电磁脉冲阀100a是脉冲喷吹袋式除尘器清灰气源的发生装置,其与远端的脉冲喷吹控制仪组成清灰喷吹系统。电磁脉冲阀100a外侧套有分气箱200a,电磁脉冲阀100a与连接管的一端连接,连接管的另一端穿过分气箱200a与喷吹管400a的一端连接,喷吹管400a的另一端穿过除尘器箱体600a,喷吹管400a与除尘器箱体600a之间通过箱壁连接器700a连接。喷吹管400a的底部设有多个喷嘴500a,每个喷嘴500a的正下方分别设有一个滤袋300a,图1中左侧的箭头为含尘气体的进入方向,右侧的箭头为净化气体的出去方向。电磁脉冲阀受远端的脉冲喷吹控制仪输出电信号控制,喷吹压缩气体对滤袋进行清灰,剥离滤袋迎尘面聚集的粉尘,使除尘器在设定的阻力范围内运行,使排放气体中的颗粒达到环境保护的标准。
[0003]现有电磁脉冲阀100a的结构如图2、图3所示,主要由阀盖119a、阀体118a、主膜片101a组成。阀盖119a、主膜片101a与阀体118a用第一螺栓116a固定,并由阀体118a上的凸缘用第二螺栓117a与分气箱(气包)200a固定,出气口109a与阀体118a相连。主膜片101a与阀体118a之间通过第三压缩弹簧115a连接,副膜片104a与阀体118a之间通过第二压缩弹簧114a连接,衔铁110a的外侧套有第一压缩弹簧113a。
[0004]电磁脉冲阀100a的工作原理如图2所示:主膜片101a把电磁脉冲阀的大气腔分为第一前气室102a和第一后气室103a,副膜片104a把小气腔分为第二前气室105a和第二后气室106a,当电磁脉冲阀与分气箱200a连接后,压缩气体(图2、3中箭头方向为压缩气体的流动方向)通过第一节流孔107a和第二节流孔108a分别进入第一后气室103a和第二后气室106a,由于第二放气孔111a、第一放气孔112a都被封堵,第一后气室103a的压力使主膜片101a紧贴出气口109a,电磁脉冲阀100a处于“关闭”状态。
[0005]远端的脉冲控制仪的电信号给线圈,使淹没式电磁脉冲阀的衔铁110a移动,第二放气孔111a被打开,第二后气室106a迅速失压,副膜片104a后移,第一放气孔112a被打开,第一后气室103a迅速失压,第一前气室102a的压力使主膜片101a后移,压缩气体通过出气口109a喷吹,电磁脉冲阀100a处于“开启”状态,如图3所示。
[0006]脉冲喷吹控制仪的电信号消失,淹没式电磁脉冲阀的衔铁110a复位,第二放气孔111a封堵,副膜片104a前移,第一放气孔112a被封堵,第一后气室103a压力升高,使主膜片101a紧贴出气口109a,电磁脉冲阀100a处于“关闭”状态,如图2所示。
[0007]相关技术中,会通过在电磁脉冲内设置传感器等来获知电磁脉冲阀的实时运行状况。例如,专利CN111350864A中的智能电磁脉冲阀在进气口125a处设置湿度传感器,在进气口125a、出气口109a、第一后气室103a、第二后气室106a内设置压力传感器,在线圈上设置温度传感器,在线圈供电电路上设置电信号传感器,通过对各传感器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
处理,给出故障诊断结果及预警信号,从而实现对电磁脉冲阀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控。
[0008]传感器采集的数据需要经电子模块转换成电信号并处理后才能传输给远程上位机,远程上位机基于该数据识别电磁脉冲阀运行状态,但现有技术中,电子模块要么集成在远程上位机上,要么集成在电磁脉冲阀100的线圈110和脉冲控制仪的接线盒之间,缺少将电子模块安装在电磁脉冲阀上的结构设计。
[0009]因此,上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如下技术问题:现有技术中缺少将电子模块安装在电磁脉冲阀上的结构设计。
技术实现思路
[0010]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电磁脉冲阀阀盖及含有其的电磁脉冲阀,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缺少将电子模块安装在电磁脉冲阀上的结构设计的技术问题。
[0011]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磁脉冲阀阀盖,所述阀盖内设有电子模块,所述电子模块的内端与设置在电磁脉冲阀内的传感器通信相连,所述电子模块的外端用于与电磁脉冲阀外的上位机通信连接,以将所述传感器采集的数据向所述电磁脉冲阀外的上位机传输。
[0012]进一步的,所述电子模块包括:
[0013]用于将所述传感器采集的数据转换成电信号的信号转换单元,且所述信号转换单元与所述电磁脉冲阀内的传感器相连;
[0014]用于将电信号进行放大、滤波处理的信号调理单元,且所述信号调理单元与所述信号转换单元相连;
[0015]用于将信号调理单元处理后的电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的模数转换模单元,且所述模数转换模单元与所述信号调理单元相连;
[0016]用于对数字信号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的MCU运算分析单元,且所述MCU运算分析单元与所述模数转换模单元相连;
[0017]用于对MCU运算分析单元处理后的信号进行发送前的信号类型转换或功率放大处理的输出驱动单元,且所述输出驱动单元与所述MCU运算分析单元相连;
[0018]用于将输出驱动单元处理后的信号向上位机发送的信号输出单元,且所述信号输出单元与所述输出驱动单元、所述上位机分别相连。
[0019]进一步的,所述阀盖内形成有用于容纳并安装所述电子模块的容纳腔,所述电子模块设置在所述容纳腔内,且所述容纳腔内设有所述电子模块的定位装置。
[0020]进一步的,所述定位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容纳腔内的第一台阶槽和第二台阶槽,第一台阶槽和第二台阶槽相对设置,以从相对两侧卡住所述电子模块的两侧边,从而实现所述电子模块在所述容纳腔内的定位。
[0021]进一步的,所述容纳腔的内壁至少具有一个平面,所述电子模块沿着所述平面设置,且所述第一台阶槽和所述第二台阶槽分别设置在所述平面的两侧,以从两侧卡住所述电子模块。
[0022]进一步的,所述容纳腔与所述电子模块之间具有间隙,所述间隙内形成有由注胶形成且将所述电子模块密封在所述容纳腔内的密封件,所述密封件与所述容纳腔和所述电子模块连成一体,从而使得所述电子模块密封固定在所述容纳腔内。
[0023]进一步的,所述电子模块的外端连接有用于将所述数据向阀盖外的上位机传输的外接引线。
[0024]进一步的,所述阀盖上形成有供所述外接引线贯穿的贯通孔,且所述容纳腔与所述贯通孔连通;所述外接引线穿过所述贯通孔,并向阀盖外延伸,以与所述上位机连接。
[0025]进一步的,所述贯通孔与所述外接引线之间密封夹设有防水塞。
[0026]进一步的,所述数据用于获取电磁脉冲阀的运行状况,所述数据是温度、压力和湿度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对应的,所述传感器是温度、压力和湿度传感器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
[0027]进一步的,所述密封件由环氧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磁脉冲阀阀盖,其特征在于,所述阀盖内设有电子模块,所述电子模块的内端与设置在电磁脉冲阀内的传感器通信相连,所述电子模块的外端用于与上位机通信连接,以将所述传感器采集的数据向所述电磁脉冲阀外的上位机传输。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磁脉冲阀阀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模块包括:用于将所述传感器采集的数据转换成电信号的信号转换单元,且所述信号转换单元与所述电磁脉冲阀内的传感器相连;用于将电信号进行放大、滤波处理的信号调理单元,且所述信号调理单元与所述信号转换单元相连;用于将信号调理单元处理后的电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的模数转换模单元,且所述模数转换模单元与所述信号调理单元相连;用于对数字信号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的MCU运算分析单元,且所述MCU运算分析单元与所述模数转换模单元相连;用于对MCU运算分析单元处理后的信号进行发送前的信号类型转换或功率放大处理的输出驱动单元,且所述输出驱动单元与所述MCU运算分析单元相连;用于将输出驱动单元处理后的信号向上位机发送的信号输出单元,且所述信号输出单元与所述输出驱动单元、所述上位机分别相连。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电磁脉冲阀阀盖,其特征在于,所述阀盖内形成有用于容纳并安装所述电子模块的容纳腔,所述电子模块设置在所述容纳腔内,且所述容纳腔内设有所述电子模块的定位装置。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磁脉冲阀阀盖,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立,刘瑾,赵德坤,周育国,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协昌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