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海上风电场集群集中式火灾报警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6428588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20 22: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海上风电场集群集中式火灾报警系统,包括:设于陆上集控中心内的陆上集中报警控制器和陆上火灾探测器,设于风机机组区域内的第一区域火灾探测器,设于陆上集控中心内的第一区域报警控制器,设于海上升压站上的第二区域报警控制器和第二区域火灾探测器;陆上集中报警控制器接收第一区域火灾探测器发送的对应区域内的探测数据,并转发至第一区域报警控制器,以及接收第二区域报警控制器发送的对应区域内的火灾报警信息。解决海上风电场不能实现海陆通信组网集中控制的问题,也解决了陆上集控中心内控制机柜数量多,布置和维护复杂的问题。布置和维护复杂的问题。布置和维护复杂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海上风电场集群集中式火灾报警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海上风电
,特别是涉及一种海上风电场集群集中式火灾报警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本部分的陈述仅仅是提供了与本技术相关的
技术介绍
信息,不必然构成在先技术。
[0003]目前,一个海上风电场集群一般由多个海上升压站及一个陆上集控中心组成。海上升压站、陆上开关站距离分散,根据相关规程要求,都应设置火灾报警系统。与单个海上风电场相比,上述海上风电集群存在下列问题:
[0004](1)多个海上升压站布置分散,与陆上开关站距离较远,一般离岸20km以上,且均按照无人值守进行设计,所有设备的监控和管理通过陆上集控中心通过遥控进行监控。
[0005](2)海上风电集群一般分期建成,不同风机机组、海上升压站和陆上开关站的火灾报警系统产品不统一,各自独立,但是要求都在陆上集控中心中控室布置,造成控制柜数量多,布置杂乱。
[0006](3)陆上集控中心一般由一组运维人员值班,要同时兼顾几个风电场,而不同场址的火灾报警系统主机柜布置分散,运维过程复杂,对运维人员要求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7]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海上风电场集群集中式火灾报警系统,解决海上风电场不能实现海陆通信组网集中控制的问题,也解决了陆上集控中心内控制机柜数量多,布置和维护复杂的问题。
[0008]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9]本技术提供一种海上风电场集群集中式火灾报警系统,包括:
[0010]集中报警控制系统,包括通信连接的陆上集中报警控制器和陆上火灾探测器,且均设于陆上集控中心内;
[0011]区域报警控制系统,包括设于风机机组区域内的第一区域火灾探测器,设于陆上集控中心内的第一区域报警控制器,以及设于海上升压站上且通信连接的第二区域报警控制器和第二区域火灾探测器;
[0012]第二区域报警控制器和第一区域火灾探测器与陆上集中报警控制器之间均采用海底通讯电缆连接,第一区域报警控制器与陆上集中报警控制器之间采用CAN总线连接,以构成星型集中网络,使陆上集中报警控制器接收第一区域火灾探测器发送的对应区域内的探测数据,并转发至第一区域报警控制器,以及接收第二区域报警控制器发送的对应区域内的火灾报警信息。
[0013]作为可选择的实施方式,第二区域报警控制器和第一区域火灾探测器与陆上集中报警控制器之间均采用海底通讯电缆连接;具体地,第二区域报警控制器和第一区域火灾
探测器通过CAN总线连接协议转换器,由协议转换器通过网线连接至海底通讯电缆一端的通信光纤配线架,在海底通讯电缆另一端的通信光纤配线架上通过网线连接至陆上集控中心侧的协议转换器,最后通过CAN总线连接陆上集中报警控制器。
[0014]作为可选择的实施方式,在陆上集控中心内、风机机组区域内和海上升压站内均设有报警设备,报警设备与对应的报警控制器连接,以被控发出声光报警信号。
[0015]作为可选择的实施方式,第一区域火灾探测器将监测到的风机机组内的探测数据发送至陆上集中报警控制器,由陆上集中报警控制器转发至第一区域报警控制器,由第一区域报警控制器控制对应的报警设备发出声光报警信号。
[0016]作为可选择的实施方式,第一区域火灾探测器将监测到的风机机组内的探测数据发送至陆上集中报警控制器后,由陆上集中报警控制器判断是否发生异常,并将报警控制指令发送至第一区域报警控制器,由第一区域报警控制器根据报警控制指令控制对应的报警设备发出声光报警信号。
[0017]作为可选择的实施方式,第二区域火灾探测器将监测到的海上升压站内的探测数据发送至第二区域报警控制器,由第二区域报警控制器控制对应的报警设备发出声光报警信号,且同时将火灾报警信息发送至陆上集中报警控制器。
[0018]作为可选择的实施方式,在陆上集控中心内还设有第一显示终端,所述第一显示终端通过CAN总线连接陆上集中报警控制器。
[0019]作为可选择的实施方式,在海上升压站内还设有第二显示终端,第二显示终端通过CAN总线连接第二区域报警控制器。
[0020]作为可选择的实施方式,所述陆上火灾探测器、第一区域火灾探测器和第二区域火灾探测器均包括点型感烟火灾探测器、点型感温火灾探测器、缆式线型感温火灾探测器或火焰探测器。
[0021]作为可选择的实施方式,对风机机组和海上升压站按照防火分区或楼层划分方式,划分多个独立的报警区域。
[002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23]本技术提出一种海上风电场集群集中式火灾报警系统,在陆上集控中心内设置集中报警控制器,对海上升压站和风机机组各自独立设置报警控制器,集中报警控制器仅接收区域报警控制器发送的报警信息,由运维人员通过显示终端查看监控即可,无需在陆上集控中心内设置若干控制机柜,解决海上风电场不能实现海陆通信组网集中控制的问题,也解决了陆上集控中心内控制机柜数量多,布置和维护复杂的问题。
[0024]本技术提出一种海上风电场集群集中式火灾报警系统,通过在陆上集控中心内设置显示终端,火灾报警信息可直接进行显示,一旦发生火灾报警,运维人员只需在一台工作站内判断火灾情况即可,不必再去辨别不同的工作站,提高了火灾报警时运维人员的处理效率。
[0025]本技术附加方面的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26]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
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
[0027]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海上风电场集群集中式火灾报警系统示意图;
[0028]其中,1、陆上集中报警控制器,2、第一区域报警控制器,3、第二区域报警控制器,4、第一显示终端,5、第二显示终端,6、协议转换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
[0030]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示例性的,旨在对本技术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技术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0031]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0032]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海上风电场集群集中式火灾报警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集中报警控制系统,包括通信连接的陆上集中报警控制器和陆上火灾探测器,且均设于陆上集控中心内;区域报警控制系统,包括设于风机机组区域内的第一区域火灾探测器,设于陆上集控中心内的第一区域报警控制器,以及设于海上升压站上且通信连接的第二区域报警控制器和第二区域火灾探测器;第二区域报警控制器和第一区域火灾探测器与陆上集中报警控制器之间均采用海底通讯电缆连接,第一区域报警控制器与陆上集中报警控制器之间采用CAN总线连接,以构成星型集中网络,使陆上集中报警控制器接收第一区域火灾探测器发送的对应区域内的探测数据,并转发至第一区域报警控制器,以及接收第二区域报警控制器发送的对应区域内的火灾报警信息。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上风电场集群集中式火灾报警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二区域报警控制器和第一区域火灾探测器与陆上集中报警控制器之间均采用海底通讯电缆连接;具体地,第二区域报警控制器和第一区域火灾探测器通过CAN总线连接协议转换器,由协议转换器通过网线连接至海底通讯电缆一端的通信光纤配线架,在海底通讯电缆另一端的通信光纤配线架上通过网线连接至陆上集控中心侧的协议转换器,最后通过CAN总线连接陆上集中报警控制器。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上风电场集群集中式火灾报警系统,其特征在于,在陆上集控中心内、风机机组区域内和海上升压站内均设有报警设备,报警设备与对应的报警控制器连接,以被控发出声光报警信号。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海上风电场集群集中式火灾报警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区域火灾探测器将监测到的风机机组内的探测数据发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葛宗年魏华栋张力陈志强张冰许卫东宋庆浩刘卫华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电力工程咨询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