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风组件及空调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427374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20 22: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新风组件及空调器,通过在新风管和出风管上分别设置相互旋接适配的第一凸起部和第二凸起部,能够对新风管和出风管在套接方向上进行限位;并且卡扣和卡槽相互卡接适配,能够防止第一凸起部和第二凸起部发生相对旋转,进而防止第一凸起部旋离第二凸起部,具有二次固定的效果,有利于提高新风管和出风管之间的安装稳定性,并且仅需要旋转新风管至卡扣和卡槽适配,即可实现新风管和出风管的固定,安装难度低,且卡扣设置在第一凸起部的一端且与其平滑过渡连接,能够进一步减小拆装难度。拆装难度。拆装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风组件及空调器


[0001]本技术涉及新风结构
,尤其涉及一种新风组件及空调器。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的新风结构多包括蜗壳。蜗壳的出风口上多设置有可拆卸的新风管。
[0003]在相关技术中,新风管通过密集的螺纹结构固定在蜗壳的出风口处。在安装新风管时,需要旋转新风管数圈才能将新风管和出风口紧配连接。然而,由于新风管的长度较长,将新风管旋转多圈不仅需要较大的力气,并且还极易造成新风管卷绕甚至破裂损坏。
[0004]特别是应用在空调器上时,内机内的蜗壳用于安装新风管,新风管远离蜗壳的一端连接外机,由于内机和外机具有一定的距离,因此新风管的长度非常长,新风管和蜗壳的出风口之间通过传统的螺纹结构连接无疑加大了安装难度。在一些情况下,可能出现新风管难以旋转到位,以致安装松动的情况,影响新风管和出风口的装配效果。
[0005]因此,如何提高新风管的安装稳定性成为了现有技术亟需改进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申请旨在提供一种新风组件及空调器,以解决如何提高新风管的安装稳定性的问题。
[0007]而本申请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了以下方案。
[0008]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新风组件,包括
[0009]新风管,所述新风管的管壁上设有第一凸起部,且所述第一凸起部在所述新风管的管壁上延伸形成螺旋状结构;
[0010]出风组件,包括与所述新风管套接适配的出风管,所述出风管的管壁上设有第二凸起部,所述第二凸起部与所述第一凸起部旋接适配,且所述第一凸起部具有沿着所述第二凸起部旋转的第一旋转角度;
[0011]其中,所述第一凸起部的一端设置有卡扣,并且所述卡扣与所述第一凸起部平滑过渡连接,所述出风管的管壁上设置有卡槽,且所述第一凸起部旋转到第一旋转角度时,所述卡扣和所述卡槽卡接适配。
[0012]在本申请的部分实施例中,所述卡扣设置在所述第一凸起部沿着第一方向上的末端;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为所述新风管旋接到所述出风管上的旋接方向。
[0013]在本申请的部分实施例中,所述卡扣的厚度沿着所述第一方向厚度逐渐增大。
[0014]在本申请的部分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凸起部至少设置为两个,且至少两个所述第一凸起部沿着所述新风管的管壁依次设置。
[0015]在本申请的部分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凸起部与所述第一凸起部一一对应设置。
[0016]在本申请的部分实施例中,所述卡槽和所述第二凸起部在第二方向上设置有第一间隙,以使所述卡扣和卡槽卡接适配时,所述第一凸起部和第二凸起部之间形成第二间隙;其中,所述第二方向为所述出风管与所述新风管的套接方向。
[0017]在本申请的部分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凸起部设置在所述新风管的外周管壁上,所述第二凸起部设置在所述出风管的内周管壁上。
[0018]在本申请的部分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旋转角度为90
°‑
360
°

[0019]在本申请的部分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凸起部延伸到所述卡槽的一侧形成阻挡部,当所述卡扣和卡槽适配时,所述阻挡部在所述第二方向上对所述卡扣形成阻挡。
[0020]第二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空调器,包括上述新风组件,所述新风组件的出风组件为蜗壳。
[0021]本申请所提供的一种新风组件及空调器,通过在新风管和出风管上分别设置相互旋接适配的第一凸起部和第二凸起部,能够对新风管和出风管在套接方向上进行限位;并且卡扣和卡槽相互卡接适配,能够防止第一凸起部和第二凸起部发生相对旋转,进而防止第一凸起部旋离第二凸起部,具有二次固定的效果,有利于提高新风管和出风管之间的安装稳定性,并且仅需要旋转新风管至卡扣和卡槽适配,即可实现新风管和出风管的固定,安装难度低,且卡扣设置在第一凸起部的一端且与其平滑过渡连接,能够进一步减小拆装难度。
附图说明
[002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3]图1为本技术的新风组件在第一角度下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2为本技术的新风组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5]图3为本技术的图2的局部A放大图;
[0026]图4为本技术的新风组件的部分爆炸结构示意图;
[0027]图5为本技术的图4的局部B放大图。
[0028]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0029]1‑
出风组件,2

新风管,11

出风管,21

第二凸起部,22

卡槽,23

阻挡部,111

第一凸起部,112

卡扣,a

第一方向,b

第二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1]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独特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32]在申请中,“示例性”一词用来表示“用作例子、例证或说明”。本申请中被描述为示例性”的任何实施例不一定被解释为比其它实施例更优选或更具优势。为使本领域任何技术人员能够实现和使用本技术,给出了以下描述。在以下描述,为了解释的目的而列出了细节。应当明白的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认为,在不使用这些特定细节的情况下也可以实现本技术。在其它实施例中,不会对已知的结构和过程进行详细阐述,以避免不必要的细节使本技术的描述变得晦涩。因此,本技术并非旨在限于所示的实施例,而是与符合本申请所公开的原理的最广范围相一致。
[0033]需要说明的是,在相关技术中,新风管2和出风管11之间通过螺纹结构进行连接;在安装新风管2时,为保证安装稳固性,往往需要将新风管2拧至与出风管11过盈配合,这个过程一般需要将新风管2拧至较大的角度,由于新风管2长度较长,旋转太大的角度容易造成管道破裂;并且在拧至过盈的过程中,还容易损坏螺纹连接结构,降低其连接稳定性。因此,本申请基于此对新风管2和出风管11的连接结构进行了改进。
[0034]请结合图1和图2,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风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新风管(2),所述新风管(2)的管壁上设有第一凸起部(111),且所述第一凸起部(111)在所述新风管(2)的管壁上延伸形成螺旋状结构;出风组件(1),包括与所述新风管(2)套接适配的出风管(11),所述出风管(11)的管壁上设有第二凸起部(21),所述第二凸起部(21)与所述第一凸起部(111)旋接适配,且所述第一凸起部(111)具有沿着所述第二凸起部(21)旋转的第一旋转角度;其中,所述第一凸起部(111)的一端设置有卡扣(112),并且所述卡扣(112)与所述第一凸起部(111)平滑过渡连接,所述出风管(11)的管壁上设置有卡槽(22),且所述第一凸起部(111)旋转到第一旋转角度时,所述卡扣(112)和所述卡槽(22)卡接适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风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112)设置在所述第一凸起部(111)沿着第一方向(a)上的末端;其中,所述第一方向(a)为所述新风管(2)旋接到所述出风管(11)上的旋接方向。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风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112)的厚度沿着所述第一方向(a)厚度逐渐增大。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风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起部(111)至少设置为两个,且至少两个所述第一凸起部(111)环绕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雨欣杨林
申请(专利权)人:TCL空调器中山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