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高低跨部位的模板单边支撑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426505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20 22: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应用于高低跨部位的模板单边支撑结构,包括:立柱、斜支撑、支点横梁以及限位钢筋,所述立柱沿纵向设置,所述立柱的一侧与主龙骨以及模板贴合;所述限位钢筋预埋于低跨部位,所述限位钢筋包括三组,第一组限位钢筋与所述立柱远离所述模板的一侧贴合并固定;第二组限位钢筋和第三组限位钢筋之间固定安装有所述支点横梁;所述斜支撑的一端与所述立柱固接,另一端与所述支点横梁固接;所述斜支撑与所述支点横梁垂直。本申请通过优化整合沿模板高度方向的多个支点受力,提高了支点稳定性,不易发生位移,且模板竖向单元受力均匀,降低了局部胀模风险,提高了模板垂直度质量。度质量。度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用于高低跨部位的模板单边支撑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结构支撑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高低跨部位的模板单边支撑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针对高低跨部位的竖向结构,由于其模板支设受空间限制,仅低跨部位一侧有支撑作业空间,模板单边支撑需要根据支设高度,设置可以抵御侧压力的支撑方式。目前,模板单边支撑多采用钢管斜撑的方式,如图1所示,竖向结构01与模板02贴合,模板02上设有沿高度方向设置的多道主龙骨03,约每500mm设置一道主龙骨03,每道主龙骨03均需设置斜撑钢管04进行加固。斜撑钢管04的一端需顶住主龙骨03,另一端需抵住低跨部位提前预埋的钢筋支点05上。不同高度的主龙骨03所对应支设的斜撑钢管04,其水平夹角也各不相同。
[0003]上述钢管斜撑的结构存在如下缺点:
[0004]1、材料刚度不足。斜撑钢管04受支设高度以及支设水平夹角影响,斜撑钢管04容易存在材料刚度不足而导致钢管变形的问题,继而造成安全隐患。
[0005]2、受力不均,易胀模。模板02单边钢管斜撑的多点分段支设,模板02与各个斜撑钢管04的支设关系较为独立,易造成模板02竖向单元受力不均,竖向构件混凝土表面平整度与垂直度偏差过大,增加胀模质量风险。
[0006]3、底部支点单一,容易位移。模板02竖向单元支设的斜撑钢管04,每根斜撑钢管04底部支点有且仅有1个,支点单一,且集中受力过大。斜撑钢管04会随着竖向结构01高度的增加而增加支设钢管数量,底部的钢筋支点05也会随着支设钢管数量的增加而增加集中受力,进一步增加变形、位移等安全隐患,易造成胀模质量问题。
[0007]因此,如何提供一种能够有效解决高低跨部位模板单边支模易失稳、易胀模等质量问题的模板单边支撑结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技术提供一种应用于高低跨部位的模板单边支撑结构,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0009]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应用于高低跨部位的模板单边支撑结构,包括:立柱、斜支撑、支点横梁以及限位钢筋,
[0010]所述立柱沿纵向设置,所述立柱的一侧与主龙骨以及模板贴合;
[0011]所述限位钢筋预埋于低跨部位,所述限位钢筋包括三组,第一组限位钢筋与所述立柱远离所述模板的一侧贴合并固定;第二组限位钢筋和第三组限位钢筋之间固定安装有所述支点横梁;
[0012]所述斜支撑的一端与所述立柱固接,另一端与所述支点横梁固接;所述斜支撑与所述支点横梁垂直。
[0013]较佳地,所述立柱、斜支撑以及支点横梁均采用工字钢制成。
[0014]较佳地,所述立柱与所述限位钢筋之间,所述支点横梁与所述限位钢筋之间,所述斜支撑与所述立柱之间,以及所述斜支撑与所述支点横梁之间,均采用点焊固接。
[0015]较佳地,所述限位钢筋的直径大于等于20mm。
[0016]较佳地,每根所述立柱设置两道所述斜支撑,其中一道所述斜支撑的顶端支设于所述立柱的上部,另一道所述斜支撑的顶端支设于所述立柱的中部。
[0017]较佳地,所述立柱的间距小于等于1m,每组中的所述限位钢筋的间距与所述立柱的间距对应。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应用于高低跨部位的模板单边支撑结构具有如下优点:
[0019]1、本技术通过优化整合沿模板高度方向的多个支点受力,提高了支点稳定性,使得模板竖向单元受力均匀,降低了局部胀模风险,提高了模板垂直度质量;
[0020]2、三组限位钢筋可以精准限位并卡牢由立柱、斜支撑、支点横梁组成的支撑架体,降低了模板局部受力过大造成变形、位移的安全风险,提高了模板支撑的安全性;
[0021]3、立柱、斜支撑以及支点横梁可周转重复利用于悬挑脚手架的悬挑钢梁,实现材料重复使用,节省成本。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现有的应用于高低跨部位的模板单边支撑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本技术一具体实施方式中应用于高低跨部位的模板单边支撑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1中:01

竖向结构、02

模板、03

主龙骨、04

斜撑钢管、05

钢筋支点;
[0025]图2中:01

竖向结构、02

模板、03

主龙骨;10

立柱、20

斜支撑、30

限位钢筋、31

第一组限位钢筋、32

第二组限位钢筋、33

第三组限位钢筋、40

支点横梁。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为了更详尽的表述上述技术的技术方案,以下列举出具体的实施例来证明技术效果;需要强调的是,这些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而不限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
[0027]本技术提供的应用于高低跨部位的模板单边支撑结构,涉及高低跨部位的竖向结构模板单边一侧H型钢加固支撑的处理方法,可以应用于高低跨部位的竖向结构模板支撑体系或竖向结构一侧无拉结固定端的模板支撑体系。如图2所示,具体包括:立柱10、斜支撑20、支点横梁40以及限位钢筋30。
[0028]所述立柱10沿纵向(Y向)设置,所述立柱10的一侧与主龙骨03以及模板02贴合。所述立柱10作为受力载体,高度应不小于竖向结构01的模板02支设高度;多根立柱10沿Z向分布,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立柱10的间距小于等于1m。通过优化整合沿模板02高度方向的多支点受力,使得模板02竖向单元受力均匀,降低局部胀模风险,提高模板02垂直度质量。
[0029]所述限位钢筋30预埋于低跨部位,所述限位钢筋30包括三组,第一组限位钢筋31与所述立柱10远离所述模板02的一侧贴合并固定;第二组限位钢筋32和第三组限位钢筋33之间固定安装有所述支点横梁40。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组限位钢筋33(即位于斜支撑20后方的一组限位钢筋)可以采用2根钢筋双拼的形式,以进一步增加支撑强度。
[0030]所述斜支撑20的一端与所述立柱10固接,另一端与所述支点横梁40固接;所述斜支撑20与所述支点横梁40垂直。所述立柱10、斜支撑20以及支点横梁40可以连接成支撑架体,三组限位钢筋30可以精准限位并卡牢所述支撑架体,降低了模板02局部受力过大造成变形、位移的安全风险,提高了模板02支撑的安全性。
[0031]采用上述支撑结构,能够确保支撑体系坚实、牢固、安全、可靠,且本申请施工工艺简单、安全可靠、具有不错的经济效益。
[003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立柱10、斜支撑20以及支点横梁40均采用工字钢制成。本申请以工字钢为主要材料实施架体构造,以提升模板02支撑刚度。在一些实施例中,工字钢可以采用4m~6m的18#工字钢或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高低跨部位的模板单边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立柱、斜支撑、支点横梁以及限位钢筋,所述立柱沿纵向设置,所述立柱的一侧与主龙骨以及模板贴合;所述限位钢筋预埋于低跨部位,所述限位钢筋包括三组,第一组限位钢筋与所述立柱远离所述模板的一侧贴合并固定;第二组限位钢筋和第三组限位钢筋之间固定安装有所述支点横梁;所述斜支撑的一端与所述立柱固接,另一端与所述支点横梁固接;所述斜支撑与所述支点横梁垂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高低跨部位的模板单边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斜支撑以及支点横梁均采用工字钢制成。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应用于高低跨部位的模板单边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阔刘崇吴骞于航李驰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建工五建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