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移动的电力新能源充电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421986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20 22: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移动的电力新能源充电桩,包括充电桩主体,充电桩主体的两侧连接有用于充电的充电枪线,充电枪线的自由端上安装有充电枪,充电桩主体的两侧下方设置有底座压框,底座压框的上方卡定有负重压块,负重压块采用可拆卸安装;充电桩主体底部设置有安装腔,安装腔内部活动卡合有升降板,升降板的底部安装有万向轮,升降板的上方与安装腔的顶部之间安装有电动推杆,本发明专利技术适用于新能源汽车,当电动推杆运行时可以控制万向轮升降,当万向轮伸出充电桩主体的外部后,充电桩主体可以直接进行移动,操作方便省力,且在万向轮收回至安装腔内部后,可以使该充电桩主体的放置更稳定。更稳定。更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移动的电力新能源充电桩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充电桩
,具体是一种可移动的电力新能源充电桩。

技术介绍

[0002]充电桩是指为电动汽车提供充电服务的充能设备,按安装方式分可分为落地式充电桩、挂壁式充电桩,落地式充电桩适合安装在不靠近墙体的停车位,挂壁式充电桩适合安装在靠近墙体的停车位;
[0003]而电力新能源充电桩是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上的充电桩,然而现有的充电桩结构较为简单,无论是落地式充电桩,还是挂壁式充电桩,其都是固定的无法进行移动,因此使用时只能固定位置充电,当周围环境中有物体遮挡是,会影响充电。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可移动的电力新能源充电桩。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可移动的电力新能源充电桩,包括充电桩主体,所述充电桩主体的两侧连接有用于充电的充电枪线,所述充电枪线的自由端上安装有充电枪,所述充电桩主体前表面上安装有照明灯,所述充电桩主体的两侧设置有用于插接固定所述充电枪的卡口,所述充电桩主体的侧面位于所述充电枪的上方设置有充电枪保护盖,所述充电桩主体的两侧下方设置有底座压框,所述底座压框的上方卡定有负重压块,所述负重压块采用可拆卸安装;
[0007]所述充电桩主体底部设置有安装腔,所述安装腔内部活动卡合有升降板,所述升降板的底部安装有万向轮,所述升降板的上方与所述安装腔的顶部之间安装有电动推杆,所述升降板能够在所述电动推杆的推动下在竖着方向上进行移动。
[0008]优选的,所述充电桩主体的侧面位于所述充电枪线进入充电桩主体内部的位置处设置有导轮,所述充电枪线通过所述导轮引导至所述充电桩主体的内部。
[0009]优选的,所述充电桩主体内部位于所述充电枪线的位置处还开设有收线室,所述收线室的两侧内壁对称开设有两个滑槽,两个所述滑槽内部均设置有活动滑块,两个所述活动滑块能够在所述滑槽内沿竖直方向上进行滑动,两个所述活动滑块之间还平行设置有两个夹辊,所述充电枪线穿过两个所述夹辊之间,所述充电枪线由所述收线室的一侧底部进入收线室的内部,穿过两个所述夹辊之间,再由所述收线室的另一侧底部出收线室与内部电力设备连接。
[0010]优选的,所述夹辊的两端通过轴承转动安装在所述活动滑块上。
[0011]优选的,所述滑槽内部中心处沿竖直方向上转动安装有滚珠丝杠,所述活动滑块内部嵌设有与所述滚珠丝杠相互配合的丝杠套件,所述滚珠丝杠穿过所述丝杠套件内,所述充电桩主体内部位于所述滑槽的顶部位置处安装有马达,所述马达的输出轴与所述滚珠丝杠顶部连接。
[0012]优选的,所述负重压块的截面采用直角梯形结构,所述负重压块的倾斜面上对称
安装有两个提拉把手。
[0013]优选的,所述充电桩主体前表面上方设置有控制面板,所述充电桩主体后表面上方安装有检修门,所述充电桩主体内部位于所述检修门处设置有设备主板。
[0014]优选的,所述充电桩主体的背面下方处设置有设备散热口,所述充电桩主体背面位于所述设备散热口的为主处安装有散热防护管,所述散热防护管的一端通过固定板进行螺栓固定,所述散热防护管采用开口向下的结构,所述散热防护管的折弯处采用圆弧形。
[0015]优选的,所述升降板的两侧开设有限位卡槽,所述安装腔两侧内壁沿竖直方向上安装有限位卡条,所述限位卡条滑动卡合在所述限位卡槽内。
[0016]优选的,所述充电桩主体的顶部设置有防雨棚盖,所述防雨棚盖的底部通过支杆进行固定,所述防雨棚盖采用拱形结构。
[0017]本专利技术中,由于在充电桩主体底部设置安装腔,而安装腔内部活动卡合有升降板,升降板的底部安装有万向轮,升降板的上方与安装腔的顶部之间安装有电动推杆,升降板能够在电动推杆的推动下在竖着方向上进行移动,这样的结构设置使得当电动推杆运行时可以控制万向轮升降,当万向轮伸出充电桩主体的外部后,充电桩主体可以直接进行移动,操作方便省力,因此在充电时可以根据需要控制充电桩主体的位置,方便充电,且在万向轮收回至安装腔内部后,可以使该充电桩主体的放置更稳定;
[0018]本专利技术中,充电桩主体的两侧下方设置有底座压框,底座压框的上方卡定有负重压块,通过负重压块的作用可以提升充电桩主体的稳定性,而负重压块的倾斜面上对称安装有两个提拉把手,这样可以方便取出负重压块对充电桩主体进行移动;
[0019]本专利技术中,充电桩主体内部位于充电枪线的位置处还开设有收线室,充电枪线由收线室的一侧底部进入收线室的内部,穿过两个可以进行升降的夹辊之间,再由收线室的另一侧底部出收线室与内部电力设备连接,这样当安装夹辊的活动滑块在上移时,充电枪线会逐渐收纳至收线室的内部,反之,当活动滑块下移时,充电枪线可以向外多拉出一段距离,从而达到调整充电枪线有效长度的效果,一方面可以方便该充电桩主体在移动和运输时的方便,另一方面可以适用于不同的环境使用,适用性更高。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0022]图3是本专利技术中散热防护管结构示意图;
[0023]图4是本专利技术中安装腔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4]图5是本专利技术中升降板结构示意图;
[0025]图6是本专利技术中收线室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6]图7是本专利技术中夹辊安装结构示意图;
[0027]图8是本专利技术中防雨棚盖结构示意图。
[0028]附图标记:1、底座压框;2、负重压块;3、提拉把手;4、充电桩主体;5、充电枪线;6、充电枪;7、充电枪保护盖;8、控制面板;9、防雨棚盖;10、照明灯;11、导轮;12、散热防护管;13、检修门;14、设备主板;15、固定板;16、升降板;17、限位卡条;18、电动推杆;19、安装腔;20、万向轮;21、限位卡槽;22、滑槽;23、滚珠丝杠;24、收线室;25、夹辊;26、活动滑块;27、支
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以下结合附图1

8,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一种可移动的电力新能源充电桩的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一种可移动的电力新能源充电桩不限于以下实施例的描述。
[0030]实施例1:
[0031]本实施例给出一种可移动的电力新能源充电桩的具体结构,如图1和图5所示,包括充电桩主体4,充电桩主体4的两侧连接有用于充电的充电枪线5,充电枪线5的自由端上安装有充电枪6,充电桩主体4前表面上安装有照明灯10,充电桩主体4的两侧设置有用于插接固定充电枪6的卡口,充电桩主体4的侧面位于充电枪6的上方设置有充电枪保护盖7,充电桩主体4的两侧下方设置有底座压框1,底座压框1的上方卡定有负重压块2,负重压块2采用可拆卸安装;
[0032]充电桩主体4底部设置有安装腔19,安装腔19内部活动卡合有升降板16,升降板16的底部安装有万向轮20,升降板16的上方与安装腔19的顶部之间安装有电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移动的电力新能源充电桩,包括充电桩主体(4),所述充电桩主体(4)的两侧连接有用于充电的充电枪线(5),所述充电枪线(5)的自由端上安装有充电枪(6),所述充电桩主体(4)前表面上安装有照明灯(10),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桩主体(4)的两侧设置有用于插接固定所述充电枪(6)的卡口,所述充电桩主体(4)的侧面位于所述充电枪(6)的上方设置有充电枪保护盖(7),所述充电桩主体(4)的两侧下方设置有底座压框(1),所述底座压框(1)的上方卡定有负重压块(2);所述充电桩主体(4)底部设置有安装腔(19),所述安装腔(19)内部活动卡合有升降板(16),所述升降板(16)的底部安装有万向轮(20),所述升降板(16)的上方与所述安装腔(19)的顶部之间安装有电动推杆(18),所述升降板(16)能够在所述电动推杆(18)的推动下在竖着方向上进行移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移动的电力新能源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桩主体(4)的侧面位于所述充电枪线(5)进入充电桩主体(4)内部的位置处设置有导轮(11),所述充电枪线(5)通过所述导轮(11)引导至所述充电桩主体(4)的内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移动的电力新能源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桩主体(4)内部位于所述充电枪线(5)的位置处还开设有收线室(24),所述收线室(24)的两侧内壁对称开设有两个滑槽(22),两个所述滑槽(22)内部均设置有活动滑块(26),两个所述活动滑块(26)能够在所述滑槽(22)内沿竖直方向上进行滑动,两个所述活动滑块(26)之间还平行设置有两个夹辊(25),所述充电枪线(5)穿过两个所述夹辊(25)之间,所述充电枪线(5)由所述收线室(24)的一侧底部进入收线室(24)的内部,穿过两个所述夹辊(25)之间,再由所述收线室(24)的另一侧底部出收线室(24)与内部电力设备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移动的电力新能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志强施浩王洪涛袁志勇董治江马子涵刘帅王啸李黎李时江赵海港崔常宇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邯郸供电分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