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桂志伟专利>正文

一种工程爆破用炮孔间隔装药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421584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20 22:29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爆破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工程爆破用炮孔间隔装药器;包括本体、安装杆以及安装筒;所述本体包括底盘、一号杆、二号杆、套筒以及弹性膜,所述底盘半封闭且侧壁靠近顶部的部位开设有多个通槽,所述通槽的侧壁转动连接有套筒;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手握住安装筒不动,推动安装杆,进而带动一号杆向下移动,由于一号杆靠近顶部的部位转动连接有二号杆,且二号杆嵌套于套筒内,套筒与通槽的侧壁转动连接,故二号杆朝远离底盘的方向伸出,并将弹性膜撑开,直到二号杆抵住炮孔侧壁,并与炮孔侧壁固定。壁固定。壁固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工程爆破用炮孔间隔装药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爆破
,具体的说是一种工程爆破用炮孔间隔装药器。

技术介绍

[0002]钻孔爆破是石方开挖的常用技术,广泛应用于水利水电、矿山、交通等领域。传统的连续柱状装药存在单耗大、爆轰初压过高、岩石过度粉碎的缺点,使得炸药的能量有效利用率低,且易产生大块和根底,带来爆破振动危害等诸多问题。空气间隔装药技术能够降低炸药对炮孔周围岩石的初始峰值压力,使孔内爆炸压力沿炮孔轴向分布得更均匀,从而降低或避免了炮孔近区围岩的过度粉碎,扩大破裂区范围,提高炸药爆破能量的有效利用率,从而降低爆破成本,控制爆破危害。空气间隔装置即在空气柱与炸药、空气柱与堵塞炮泥之间设置的间隔器以承受炸药及炮泥的重量。目前常用的空气间隔上是空气气囊、其单机高、操作繁琐,降低了装药效率,增加了爆破成本。
[0003]现有技术中也出现了一项专利关于一种工程爆破用炮孔间隔装药器的技术方案,如申请号为CN2017110792886提供了一种工程爆破用炮孔间隔装药器,包括壳体,壳体为球体,壳体的顶部设置有密封室,密封室左侧内壁安装有气缸,气缸连接切刀;触发线的一端穿过密封室并延伸至壳体内部,触发线通过防爆接电盒与放置线连接;壳体的中心位置水平设置有圆盘,圆盘圆周设置有活塞孔,圆盘上表面中心设置有凹槽,凹槽与活塞孔相连通,凹槽内放置气体释放器;活塞孔安装有活塞和活塞杆,支撑板与活塞杆相连接,支撑板与壳体内壁胶接;壳体上表面设置有密封端盖,密封端盖上设置有导气孔,导气孔通过气管与气缸连接。本专利技术其主要适用于露天煤层爆破炮孔的间隔,可有效避免炸药被引爆的情况,从而提高爆破的安全性;但是,上述方案存在缺陷,上述方案采用气体释放器配合活塞以及活塞杆的方式使壳体膨胀,且利用气缸切断触发线,成本高昂,操作不便;且利用气体推动活塞,则需要对装置的气密性有一定的要求;易存在装置工作不稳定的情况;且利用触发线来释放壳体,若遇到阻碍,则对壳体的下放造成不便;使得该技术方案受到限制。
[0004]鉴于此,本专利技术通过提出一种工程爆破用炮孔间隔装药器,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解决能够简单快捷对炮孔进行阻隔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工程爆破用炮孔间隔装药器。
[0006]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工程爆破用炮孔间隔装药器,包括本体、安装杆以及安装筒;
[0007]所述本体包括底盘、一号杆、二号杆、套筒以及弹性膜;所述底盘半封闭且侧壁靠近顶部的部位开设有多个通槽,所述通槽的侧壁转动连接有套筒,所述底盘的底部中央位置设置有通孔,所述一号杆穿过通孔且一号杆以及通孔的侧壁均固定设置有棘爪;所述一号杆靠近顶部的部位转动连接有二号杆,所述二号杆穿过套筒并伸出底盘外部;所述弹性膜固定连接于底盘的底部外表面以及二号杆靠近端部的部位。
[0008]所述底盘的顶部固定设置有一号块,所述一号杆的顶部固定设置有二号块,所述一号块与二号块均为7形,所述安装筒的底部设置有一号槽,所述安装杆的底部设置有二号槽,所述一号槽与二号槽也为7形,通过所述一号块卡入一号槽二号块卡入二号槽实现安装筒与底盘的固定以及安装杆与一号杆的固定。
[0009]工作时,二号杆未伸出底盘,且弹性膜处于收缩状态,底盘的顶部固定设置有一号块,安装筒的底部设置有一号槽,一号块与一号槽均为7形,通过一号块卡入一号槽内,完成安装筒与底盘之间的固定,同理,安装杆与一号杆也通过此种方式固定;当需要对炮孔内进行间隔装药时,安装筒连接底盘,安装杆连接一号杆,通过安装筒与安装杆伸入炮孔,将主体带入炮孔,当主体进入到合适的深度时,此时,手握住安装筒不动,推动安装杆,进而带动一号杆向下移动,由于一号杆靠近顶部的部位转动连接有二号杆,且二号杆嵌套于套筒内,套筒与通槽的侧壁转动连接,故二号杆朝远离底盘的方向伸出,并将弹性膜撑开,直到二号杆抵住炮孔侧壁,并与炮孔侧壁固定;由于一号杆穿过通孔且一号杆以及通孔的侧壁均固定设置有棘爪,棘爪能够让一号杆向下运动,但不能够让一号杆上移,故一号杆不能够上移,保证了二号杆伸出的稳定性;此时轻轻旋转安装杆使二号块从二号槽内脱离,再拔动安装杆,将安装杆拔出;同理将安装筒也以此种方式拔出;即主体卡在炮孔内,随后可在主体上方填充炸药;以此类推,即可在炮孔的不同深度安装主体,实现炮孔间隔装药。
[0010]优选的,所述二号杆伸出底盘的端部转动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弹性膜固定于固定块的边缘且远离底盘的部位。
[0011]工作时,二号杆伸出底盘的端部转动连接有固定块;弹性膜固定于固定块靠近孔壁边缘的部位,通过设置固定块能够增大二号杆端部与炮孔孔壁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增大了二号杆与孔壁之间的受力点,从而使主体能够更结实地卡在炮孔孔壁上,不易脱落,进而使装置能够顺利地完成工作。
[0012]优选的,所述固定块的顶端远离底盘的一侧设置有弧面。
[0013]工作时,固定块的顶端正对孔壁的一侧设置有弧面,由于二号杆在伸出的过程中,二号杆远离底盘的端部的运动轨迹为一条弧线,直至与孔壁接触,与直角设置相比,此设置能够使得固定块在运动的过程中受到孔壁的阻碍减少,不会因为直角而增大碰撞,使固定块能够更好的卡在孔壁之间。
[0014]优选的,所述固定块远离底盘的一侧均匀固定设置有多个尖刺。
[0015]工作时,固定块正对孔壁的一侧均匀固定设置有多个尖刺,此设置使得固定块卡在孔壁时,由于尖刺的存在,能够使主体卡在孔壁上更紧不易脱落;且若炮孔内壁为泥土时,尖刺扎入泥土中,增大了主体与炮孔内壁之间的受力,使主体不易脱落,保证了装置的稳定性,也提高了装置的可适用范围。
[0016]优选的,所述尖刺向下倾斜。
[0017]工作时,尖刺向下倾斜,此设置使得固定块上的尖刺由于主体重力的作用,能够产生扎炮孔侧壁的趋势,进而进一步地保证了主体固定在炮孔侧壁上的稳定性;且若炮孔内壁为泥土时,由于主体的重力作用,能够使尖刺扎入泥土中更深,进一步保证了主体固定在炮孔侧壁上的稳定性。
[0018]优选的,所述固定块靠近底部的密度大于固定块其他部位的密度。
[0019]工作时,固定块靠近底部的密度大于固定块其他部位的密度,由于二号杆在伸出
的过程中,二号杆远离底盘的端部的运动轨迹为一条弧线,且二号杆伸出底盘的端部转动连接有固定块,故此设置使得固定块在运动的过程中,重心位于固定块靠近底部的位置,使得固定块在运动过程中,向着重心方向旋转,进而使得固定块一直处于竖直状态,从而使固定块不易在炮孔中卡住,更易于装置的顺利工作。
[0020]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21]1.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工程爆破用炮孔间隔装药器,通过手握住安装筒不动,推动安装杆,进而带动一号杆向下移动,由于一号杆靠近顶部的部位转动连接有二号杆,且二号杆嵌套于套筒内,套筒与通槽的侧壁转动连接,故二号杆朝远离底盘的方向伸出,并将弹性膜撑开,直到二号杆抵住炮孔侧壁,并与炮孔侧壁固定。
[002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工程爆破用炮孔间隔装药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1)、安装杆(2)以及安装筒(3);所述主体(1)包括底盘(11)、一号杆(12)、二号杆(13)、套筒(14)以及弹性膜(15);所述底盘(11)半封闭且侧壁靠近顶部的部位开设有多个通槽(111),所述通槽(111)的侧壁转动连接有套筒(14),所述底盘(11)的底部中央位置设置有通孔(112),所述一号杆(12)穿过通孔(112)且一号杆(12)以及通孔(112)的侧壁均固定设置有棘爪(113);所述一号杆(12)靠近顶部的部位转动连接有二号杆(13),所述二号杆(13)穿过套筒(14)并伸出底盘(11)外部;所述弹性膜(15)固定连接于底盘(11)的底部外表面以及二号杆(13)靠近端部的部位;所述底盘(11)的顶部固定设置有一号块(114),所述一号杆(12)的顶部固定设置有二号块(121),所述一号块(114)与二号块(121)均为7形,所述安装筒(3)的底部设置有一号槽(31),所述安装杆(2)的底部设置有二号槽(2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桂志伟张云
申请(专利权)人:桂志伟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