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燃抗菌面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421300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20 22:2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阻燃抗菌面料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制备混纺纱线;织造内层面料、外层面料,黏合得到坯布面料;预处理;阻燃整理;抗菌整理。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阻燃抗菌面料安全、舒适,具有优异的抗菌性能、抗静电性能与阻燃性能。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阻燃抗菌面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1]纺织面料在追求舒适、美观的同时,对其防火阻燃能力、抗静电能力、防紫外能力、抗菌能力等多功能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静电不仅对人体健康有危害,还存在引发火灾、爆炸等风险。在空气干燥、电器、电子设备多的环境中,更易受到静电干扰。面料吸收环境中的水分后,其静电泄漏量增加,因此通过改善纺织面料的吸湿性可以提高面料的抗静电能力。但面料吸湿后水分增加,对于细菌等微生物来说,更利于生长繁殖,这会导致面料表面形成菌斑、发黄变色、产生异味,影响使用寿命。中国专利CN106901412A公开了一种抗菌精梳棉面料,包括如下原料:精梳棉、纳米竹炭纤维、莫代尔纤维、锦纶棉、天丝、醋酯纤维、羟丙基纤维素、大豆纤维、丙三醇、抗菌整理剂,其中抗菌整理剂以壳聚糖季胺盐、甲壳素、蓖麻油为原料制备而成;该抗菌精梳棉面料的原料安全环保、穿着舒适、成本较低,且抗菌抑菌效果良好,但是面料的防火阻燃能力较差,在使用中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02]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阻燃抗菌面料及其制备方法。
[0003]本专利技术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0004]阻燃抗菌面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5](1)将竹炭纤维、Modal纤维按质量比为(15~20):(80~85)混合纺纱,得到竹炭纤维/Modal纤维混纺纱线;将碳纳米管纤维、聚丙烯腈纤维按质量比为(5~10):(90~95)混合纺纱,得到碳纳米管纤维/聚丙烯腈纤维混纺纱线。所述竹炭纤维/Modal纤维混纺纱线的线密度为18.0

23.3tex,所述碳纳米管纤维/聚丙烯腈纤维混纺纱线的线密度为15.2

15.8tex。
[0006](2)采用机织,将纯棉纱线、竹炭纤维/Modal纤维混纺纱线按质量比为(60~70):(30~40)交织成内层面料;将纯棉纱线、碳纳米管纤维/聚丙烯腈纤维混纺纱线按质量比(40~50):(10~20)交织成外层面料;其中每平方米内层面料涂覆5~10g胶黏剂,将内层面料和外层面料相黏合得到坯布面料,所述坯布面料克重为240~280g/m2。
[0007](3)按浴比1g:(10~20)mL将坯布面料浸入20~50wt%的氢氧化钠水溶液中浸泡5~6h,捞出,洗涤至中性;再按浴比1g:(10~20)mL将氢氧化钠水溶液处理后的面料浸入4~6wt%的硫酸水溶液中浸泡3~5h,捞出,洗涤至中性;再按浴比1g:(10~20)mL将硫酸水溶处理后的面料浸入混合液中在110~120℃下搅拌2~5min,搅拌速率为10r/min,最后洗涤至中性,在60~70℃下干燥60~72h,得到预处理面料。
[0008]所述混合液由氢氧化钠、硅酸钠、磷酸钠、水按质量比(10~15):(5~10):(1~5):(50~60)混合而成。
[0009](4)按浴比1g:(3~5)mL将预处理面料浸入复合阻燃剂中,一浸一轧,浸渍时长为30~50min,轧余率为80~90%,在110~120℃下预烘焙3~6min,再在70℃~80℃下烘焙4~6h,得到阻燃整理面料。
[0010](5)按浴比1g:(5~10)mL将预处理面料浸入抗菌抗静电整理剂中,二浸二轧,每次
浸渍时长为20~30min,每次的轧余率为60%~80%,在130℃下预烘焙2~3min,再在60℃~70℃下烘焙6~7h,得到所述阻燃抗菌面料。
[0011]优选地,所述内层面料是以纯棉纱线为经线,以竹炭纤维/Modal纤维混纺纱线为纬线。
[0012]优选地,所述外层面料是以纯棉纱线为经线,以碳纳米管纤维/聚丙烯腈纤维混纺纱线为纬线。
[0013]所述胶黏剂为纤维素酯、聚乙酸乙烯酯、聚乙烯醇、聚丙烯酸酯中的一种或两种或两种以上混合物;优选地,所述胶黏剂为聚乙酸乙烯酯。
[0014]优选地,所述步骤(1)里的机织为纬编螺纹平针织造,采用1+1、1+2或2+2螺纹组织结构,抗菌混纺纱线和抗静电混纺纱线为正面线圈,纯棉纱线为反面线圈。正面线圈数越多,面料抗静电抗菌效果越好,但是,舒适度会有所下降。进一步优选地,采用1+1螺纹结构面料舒适且抗静电抗菌效果好。
[0015]所述复合阻燃剂由以下方法制备而成:
[0016]按质量份计,在室温下将25~35份1,3,5

三(2

羟乙基)氰尿酸、0.5~1.5份无水K2CO3加入60~80份亚甲基二磷酸四乙酯中混合均匀,以5~8℃/min速率升温至140~160℃继续反应40~60min,结束后减压浓缩,得到阻燃活性物;取7~12份上述阻燃活性物、3~6份四羟甲基氯化磷加入70~100份水中混合均匀,再加入1~3份十二烷基磺酸钠、2~4份二乙基磷酰乙基三乙氧基硅烷,以700~1000r/min转速、在40~50℃搅拌10~20min,冷却至室温,得到所述复合阻燃剂。
[0017]所述抗菌抗静电整理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8]S1.按质量份计,将0.2~2份g

C3N4、0.2~0.8份CuSO4·
5H2O、3.64~4.96份螯合剂、100份水混合,以60~100r/min转速、在60℃恒温水浴搅拌,然后加入0.12~0.2份抗坏血酸,以60~100r/min转速、在60℃恒温反应15~30min后,再滴加8~12份0.2M NaOH水溶液中,其中滴加速率为6~10s/g,产生Cu2O/g

C3N4沉淀,继续搅拌8~12min后,离心取沉淀,洗涤,在40~60℃下干燥,得到Cu2O/g

C3N4。
[0019]S2.将0.5~2份Cu2O/g

C3N4、5~10份引发剂、10~20份水混合,室温下超声分散30~40min,得到分散液,其中超声功率为400~800W,频率为30~60kHz。
[0020]S3.将偶联剂10~20份、季铵类有机物20~40份加入三口烧瓶中,以200

400rpm搅拌条件下、在89~91℃反应12~14min,然后加入S2步骤所制备的分散液10~20份、葡萄糖1~3份、稀释剂10~20份、乙烯基封端硅油20~30份、水5~10份,以200

400rpm搅拌条件下、在89~91℃继续搅拌反应4~5h;自然冷却至室温,用抗坏血酸调节pH=5~7,过滤取沉淀、洗涤、干燥,得到有机硅季铵盐接枝的Cu2O/g

C3N4抗静电抗菌剂。
[0021]S4.将1~10份有机硅季铵盐接枝的Cu2O/g

C3N4抗静电抗菌剂、100份水混合超声30~40min,其中超声功率400~800W,频率30~60kHz,得到抗菌抗静电整理剂。
[0022]所述螯合剂为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乙二胺四乙酸、硬脂酸钠中的一种或两种或两种以上混合物;优选地,所述螯合剂为十六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阻燃抗菌面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竹炭纤维、Modal纤维按质量比为(15~20):(80~85)混合纺纱,得到竹炭纤维/Modal纤维混纺纱线;将碳纳米管纤维、聚丙烯腈纤维按质量比为(5~10):(90~95)混合纺纱,得到碳纳米管纤维/聚丙烯腈纤维混纺纱线;(2)采用机织,将纯棉纱线、竹炭纤维/Modal纤维混纺纱线按质量比为(60~70):(30~40)交织成内层面料;将纯棉纱线、碳纳米管纤维/聚丙烯腈纤维混纺纱线按质量比(40~50):(10~20)交织成外层面料;其中每平方米内层面料涂覆5~10g胶黏剂,将内层面料和外层面料相黏合得到坯布面料;(3)按浴比1g:(10~20)mL将坯布面料浸入20~50wt%的氢氧化钠水溶液中浸泡5~6h,捞出,洗涤至中性;再按浴比1g:(10~20)mL将氢氧化钠水溶液处理后的面料浸入4~6wt%的硫酸水溶液中浸泡3~5h,捞出,洗涤至中性;再按浴比1g:(10~20)mL将硫酸水溶处理后的面料浸入混合液中在110~120℃下搅拌2~5min,搅拌速率为10r/min,最后洗涤至中性,在60~70℃下干燥60~72h,得到预处理面料;(4)按浴比1g:(3~5)mL将预处理面料浸入复合阻燃剂中,一浸一轧,浸渍时长为30~50min,轧余率为80~90%,在110~120℃下预烘焙3~6min,再在70℃~80℃下烘焙4~6h,得到阻燃整理面料;(5)按浴比1g:(5~10)mL将预处理面料浸入抗菌抗静电整理剂中,二浸二轧,每次浸渍时长为20~30min,每次的轧余率为60%~80%,在130℃下预烘焙2~3min,再在60℃~70℃下烘焙6~7h,得到所述阻燃抗菌面料。2.如权利要求1所述阻燃抗菌面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阻燃剂由以下方法制备而成:按质量份计,在室温下将25~35份1,3,5

三(2

羟乙基)氰尿酸、0.5~1.5份无水K2CO3加入60~80份亚甲基二磷酸四乙酯中混合均匀,以5~8℃/min速率升温至140~160℃继续反应40~60min,结束后减压浓缩,得到阻燃活性物;取7~12份上述阻燃活性物、3~6份四羟甲基氯化磷加入70~100份水中混合均匀,再加入1~3份十二烷基磺酸钠、2~4份二乙基磷酰乙基三乙氧基硅烷,以700~1000r/min转速、在40~50℃搅拌10~20min,冷却至室温,得到所述复合阻燃剂。3.如权利要求1所述阻燃抗菌面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竹炭纤维/Modal纤维混纺纱线的线密度为18.0

23.3tex,所述碳纳米管纤维/聚丙烯腈纤维混纺纱线的线密度为15.2

15.8tex。4.如权利要求1所述阻燃抗菌面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坯布面料克重为240~280g/m2。5.如权利要求1所述阻燃抗菌面料的制备方法,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望来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莱竣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