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祛湿敛疮洗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420488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20 22:2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祛湿敛疮洗剂及其制备方法,祛湿敛疮洗剂包括如下重量份原料:海桐皮3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祛湿敛疮洗剂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中药制剂
,具体涉及一种祛湿敛疮洗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湿疹是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瘙痒剧烈的一种皮肤炎症反应,分急性、亚急性、慢性三期,急性期具渗出倾向,慢性期则浸润、肥厚,有些病人直接表现为慢性湿疹,皮损具有多形性、对称性、瘙痒和易反复发作等特点。湿疹常见的治疗方法除了口服抗组胺药止痒,外用炉甘石洗剂止痒收敛治疗外,多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进行口服、外用治疗。但糖皮质激素对人体正常代谢形成干扰,副作用较大,且停药后易复发。中医认为,湿疹是因先天禀赋不耐,后天失调养;饮食不节,伤及脾胃;生湿停饮,使脾为湿困,水湿停滞,使内外湿邪相搏久而化热,湿热蕴结,充于肌肤腠理,浸淫肌肤而引起。湿热化火可发为急性湿疹;湿热蕴结肌肤则多为慢性湿疹。治疗上多采用清脾除湿,佐以清热的方剂进行口服治疗。
[0003]臁疮是指发生在小腿下部的慢性溃疡,多由β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的化脓性疾病,溃烂后疮口经久不愈,易形成坏死,愈后留有瘢痕和色素沉着。臁疮常使用大剂量抗生素注射加外用抗感染,依赖自身组织自我修复,疗程较长,治疗效果也不甚理想。中医认为,臁疮多因久立或负重远行,过度劳累,耗伤气血,中气下陷,以致下肢气血运行不畅,或形成恶脉气血瘀滞于肌肤,肌肤失养,复因损伤,湿热之邪乘虚而入,发为疮疡。治疗方法多采用清热利湿、和营消肿的汤药内服,创面使用清热解毒的中药煎汤温湿敷。
[0004]采用中医方法治疗湿疹、臁疮等湿热型疾病,能够辨证治疗、标本兼顾,具有毒副作用小、无药物依赖性等优点。但目前常用的外用中药多采用清热解毒、利湿止痒类中药配方,对促进机体的恢复方面鲜有关注,因而疗程较长,治疗效果也不尽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对湿疹、臁疮、烧伤创面及各种疮疡治疗效果好且毒副作用小的祛湿敛疮洗剂及其制备方法。
[0006]基于本专利技术的一方面,提供一种祛湿敛疮洗剂,包括如下重量份原料:海桐皮6

10重量份,豨签草6

10重量份,威灵仙4

8重量份,虎杖4

8重量份,苦参2

4重量份,黄精2

4重量份。
[0007]在其中一实施例中,包括如下重量份原料:海桐皮8重量份,豨签草8重量份,威灵仙6重量份,虎杖6重量份,苦参3重量份,黄精3重量份。
[0008]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豨签草为生豨签草。生豨签草性味苦寒,具有更好的祛风除湿功能。
[0009]在其中一实施例中,还包括对羟基苯甲酸乙酯,所述对羟基苯甲酸乙酯的含量为0.06

0.14VOL%。
[0010]基于本专利技术的又一方面,提供一种祛湿敛疮洗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1]1)分别称取海桐皮6

10重量份、豨签草6

10重量份、威灵仙4

8重量份、虎杖4

8重
量份、苦参2

4重量份和黄精2

4重量份,混合,得到中药材混合物;
[0012]2)对所述中药材混合物进行水提,得到中药材活性成分水溶液;
[0013]3)在中药材活性成分水溶液中加入对羟基甲酸乙酯的乙醇溶液,混匀,得到祛湿敛疮洗剂。
[0014]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步骤1)中,分别称取海桐皮8重量份,豨签草8重量份,威灵仙6重量份,虎杖6重量份,苦参3重量份,黄精3重量份。
[0015]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步骤2)中,所述对所述中药材混合物进行水提,包括:
[0016]在所述中药材混合物中加入所述中药材混合物重量8

12倍的水,浸泡20

60分钟后,加热至沸腾提取30

60分钟,然后进行第一次过滤,得到第一滤液和第一滤渣;在第一滤渣中加入所述中药材混合物重量6

10倍的水,加热至沸腾提取20

50分钟,然后进行第二次过滤,得到第二滤液;将第一滤液和第二滤液混合后浓缩至相对密度1.08

1.12,静置18

48小时后离心,得到上清液,即为所述中药材活性成分水溶液。
[0017]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次过滤和所述第二次过滤使用的滤网为100目。
[0018]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静置18

48小时后离心包括:静置18

48小时后用离心机离心5

10分钟,离心机的转速为16000RPM。
[0019]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步骤3)中,所述在中药材活性成分水溶液中加入对羟基甲酸乙酯的乙醇溶液,包括:先称取设定量的对羟基苯甲酸乙酯溶解于无水乙醇中,配置成质量体积百分比为16

24%的对羟基苯甲酸乙酯的乙醇溶液;再按照所述中药材活性成分水溶液0.4

0.6VOL%的比例加入到所述中药材活性成分水溶液中。对羟基苯甲酸乙酯以乙醇溶液的形式加入到中药材活性成分水溶液中,以增加对羟基苯甲酸乙酯在溶液中的溶解性,提高祛湿敛疮洗剂中羟基苯甲酸乙酯的含量。对羟基苯甲酸乙酯能够抑制微生物细胞的呼吸酶系与传递酶系的活性,并破坏微生物的细胞膜机构,从而对真菌与部分细菌有抗菌作用,作为防腐剂使用。
[0020]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1]本专利技术的祛湿敛疮洗剂能够有效改善皮疹、疮疡处的症状,祛除湿邪,促进新肉生长,促进病灶的愈合。本专利技术的祛湿敛疮洗剂中,海桐皮,祛风除湿、通络止痛、杀虫止痒,为治疗顽藓、湿疹之要药,为君药。豨莶草祛风除湿、通经活络、清热解毒;威灵仙祛风湿、通络止痛。共助君药祛风除湿,杀虫止痒之力,共为臣药。虎杖活血散瘀、祛风通络、清热利湿解毒;苦参收湿敛疮,杀虫止痒,二药为治阴疮湿痒、烫伤之常用药,共为佐药。黄精健脾益肺、扶助正气,外用兼有杀虫止痒之功,为使药。合方共奏祛湿敛疮、通络止痛之效。外用于湿疹、臁疮、烧伤创面及各种疮疡等,能够有效改善皮疹、疮疡处的症状,促进病灶的愈合。
[0022]本专利技术的其他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为进一步解释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来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阐述。在下述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原料中药材,如没有给出特别的说明,均为药店市售的普通中药材。
[0024]实施例1
[0025]本实施例用于制备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中药组合物。
[0026]1)分别称取海桐皮8重量份、豨签草8重量份、威灵仙6重量份、虎杖6重量份、苦参3重量份和黄精3重量份,混合在一起,得到原料中药材混合物。
[0027]2)将上述原料中药材混合物装入提取罐中,再加入中药材混合物总重量10倍的水,浸泡30分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祛湿敛疮洗剂,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重量份原料:海桐皮6

10重量份,豨签草6

10重量份,威灵仙4

8重量份,虎杖4

8重量份,苦参2

4重量份,黄精2

4重量份。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祛湿敛疮洗剂,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重量份原料:海桐皮8重量份,豨签草8重量份,威灵仙6重量份,虎杖6重量份,苦参3重量份,黄精3重量份。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祛湿敛疮洗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豨签草为生豨签草。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祛湿敛疮洗剂,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对羟基苯甲酸乙酯,所述对羟基苯甲酸乙酯的含量为0.06

0.14VOL%。5.一种祛湿敛疮洗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分别称取海桐皮6

10重量份、豨签草6

10重量份、威灵仙4

8重量份、虎杖4

8重量份、苦参2

4重量份和黄精2

4重量份,混合,得到中药材混合物;2)对所述中药材混合物进行水提,得到中药材活性成分水溶液;3)在中药材活性成分水溶液中加入对羟基甲酸乙酯的乙醇溶液,混匀,得到祛湿敛疮洗剂。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祛湿敛疮洗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分别称取海桐皮8重量份,豨签草8重量份,威灵仙6重量份,虎杖6重量份,苦参3重量份,黄精3重量份。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祛湿敛疮洗剂的制备方法,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忠志黄新灵陈丽曾安兴丁雅容王巍王婷婷兰宏伟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医临床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