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国土资源管理监测方法、系统、平台、设备及介质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6420229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20 22: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国土资源管理监测方法、系统、平台、设备及介质,包括:获取通过指定区域内的智能界桩获取的预设时间段内的多个检测数据,对于每个检测数据,检测数据为第一数据或第二数据,指定区域为人口活动密集区域或容易遭受破坏的侵入区域,第一数据为智能界桩采集到的由于振动产生的冲击力,第二数据为智能界桩相对于水平线的倾斜角度;对于每个检测数据,根据检测数据和预设阈值,对指定区域的安全威胁进行监测。解决了对于国土资源的第三方侵害事件的监测效率低,无法保证实时性的问题。题。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国土资源管理监测方法、系统、平台、设备及介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国土资源监测
,尤其涉及一种国土资源管理监测方法、系统、平台、设备及介质。

技术介绍

[0002]由于国土资源地域大,发布广、管理难度高等问题,造成国土资源被第三方侵害的事件频频发生。为了将国土资源与非国土资源进行区分,通常会在国土资源边界处设置界桩,以起到提醒第三方的作用,而第三方侵害的事件主要包括界桩的恶意破坏、私自挪用等,现有对于国土资源的第三方侵害事件的监测一般是安排巡逻员进行现场巡逻,但是界桩之间一般相隔较远,且国土资源范围较大,仅靠巡逻员巡逻效率低,同时不能保证实时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克服现有对于国土资源的第三方侵害事件的监测效率低,无法保证实时性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国土资源管理监测方法、系统、平台、设备及介质。
[0004]第一方面,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国土资源管理监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5]S1,获取通过指定区域内的智能界桩获取的预设时间段内的多个检测数据,对于每个检测数据,检测数据为第一数据或第二数据,指定区域为人口活动密集区域或容易遭受破坏的侵入区域,第一数据为智能界桩采集到的由于振动产生的冲击力,第二数据为智能界桩相对于水平线的倾斜角度;
[0006]S2,对于每个检测数据,根据检测数据和预设阈值,对指定区域的安全威胁进行监测。
[0007]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国土资源管理监测方法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本申请,不用安排巡逻人员对指定区域进行实时巡逻,仅需通过指定区域内的智能界桩获取预设时间段内的检测数据,并根据检测数据和预设阈值,即可对指定区域的安全威胁进行监测,解决了对于国土资源的第三方侵害事件的监测效率低,无法保证实时性的问题。
[0008]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国土资源管理监测方法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0009]进一步,上述方法中若检测数据为第一数据,预设阈值为第一阈值,上述S2,包括:
[0010]对于每个第一数据,根据第一数据和第一阈值,对指定区域的安全威胁进行监测;
[0011]若检测数据为第二数据,预设阈值为第二阈值,则上述S2,包括:
[0012]对于每个第二数据,若第二数据大于第二阈值,则确定指定区域存在安全威胁。
[0013]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不同类型的检测数据,对指定区域内不同的安全威胁进行监测,当检测数据为第一数据时,表明是根据智能界桩采集到的由于振动产生的冲击力来对指定区域的安全威胁进行监测,当检测数据为第二数据时,表明是根
据智能界桩相对于水平线的倾斜角度来对指定区域的安全威胁进行监测。
[0014]进一步,上述方法中智能界桩还包括GPS定位传感器,该方法还包括:
[0015]通过GPS传感器获取第三数据,第三数据为智能界桩在指定区域中的位置;
[0016]对于每个第一数据,根据第一数据和第一阈值,对指定区域的安全威胁进行监测,包括:
[0017]对于每个第一数据,根据第一数据,确定第一数据对应的振动频率;
[0018]对于每个振动频率,若振动频率大于第三阈值,则将大于第三阈值的振动频率作为目标频率,若目标频率对应的第一数据大于第一阈值,则确定指定区域存在安全威胁。
[0019]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第一数据可以获取智能界桩采集到的由于振动产生的冲击力,因此,根据预设时间段内的各个第一数据,即可获取到预设时间段内的指定区域的振动频率变化,当某一时刻振动频率(目标频率)大于第三阈值时,表明指定区域发生了振动,此时,将目标频率对应的第一数据与第一阈值进行比较,若第一数据大于第一阈值,表明指定区域发生的振动较强烈或很强烈,确定指定区域存在安全威胁。
[0020]进一步,上述方法中在指定区域存在安全威胁时,该方法还包括:
[0021]根据第三数据,确定安全威胁在指定区域中的位置。
[0022]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当确定指定区域存在安全威胁时,能够通过第三数据快速锁定安全威胁在指定区域中位置。
[0023]进一步,上述方法中指定区域是通过以下方式确定的:
[0024]通过卫星地图和RTK测量仪器确定指定区域对应的各个边界,将各个边界进行连接形成指定区域。
[0025]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卫星地图和RTK测量仪器,监测人员能够快速的建立指定区域。
[0026]进一步,上述方法中智能界桩包括加速度计传感器和倾角计传感器,则获取通过指定区域内的智能界桩获取的预设时间段内的多个检测数据,包括:
[0027]通过加速度计传感器获取预设时间段内的第一数据,通过倾角计传感器获取预设时间段内的第二数据。
[0028]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加速度计传感器能够随时获取第一数据,通过倾角计传感器能够随时获取第二数据,便于监测人员对指定区域的安全威胁进行实时监测。
[0029]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国土资源管理监测系统,包括:
[0030]第一模块,用于获取通过指定区域内的智能界桩获取的预设时间段内的多个检测数据,对于每个检测数据,检测数据为第一数据或第二数据,指定区域为人口活动密集区域或容易遭受破坏的侵入区域,第一数据为智能界桩采集到的由于振动产生的冲击力,第二数据为智能界桩相对于水平线的倾斜角度;
[0031]第二模块,用于对于每个检测数据,根据检测数据和预设阈值,对指定区域的安全威胁进行监测。
[003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国土资源管理监测系统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本申请,并不用安排巡逻人员对指定区域进行实时巡逻,仅需通过指定区域内的智能界桩获取预设时间段内的检测数据,并根据检测数据和预设阈值,即可对指定区域的安全威胁进行监测,解决了对
于国土资源的第三方侵害事件的监测效率低,无法保证实时性的问题。
[0033]第三方面,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国土资源管理监测平台,包括智能界桩和信息化管理云平台,智能界桩与信息化管理云平台通信连接;
[0034]智能界桩,用于获取预设时间段内的多个检测数据,对于每个所述检测数据,所述检测数据为所述第一数据或所述第二数据,所述指定区域为人口活动密集区域或容易遭受破坏的侵入区域,所述第一数据为所述智能界桩采集到的由于振动产生的冲击力,所述第二数据为所述智能界桩相对于水平线的倾斜角度;
[0035]信息化管理云平台,用于对于每个检测数据,根据检测数据和预设阈值,对指定区域的安全威胁进行监测。
[0036]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国土资源管理监测系统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智能界桩能够获取预设时间段内的多个检测数据,通过信息化管理云平台能够根据检测数据和预设阈值,即可对指定区域的安全威胁进行监测,因此,并不用安排巡逻人员对指定区域进行实时巡逻,解决了对于国土资源的第三方侵害事件的监测效率低,无法保证实时性的问题。
[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国土资源管理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获取通过指定区域内的智能界桩获取的预设时间段内的多个检测数据,对于每个所述检测数据,所述检测数据为所述第一数据或所述第二数据,所述指定区域为人口活动密集区域或容易遭受破坏的侵入区域,所述第一数据为所述智能界桩采集到的由于振动产生的冲击力,所述第二数据为所述智能界桩相对于水平线的倾斜角度;S2,对于每个所述检测数据,根据所述检测数据和预设阈值,对所述指定区域的安全威胁进行监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检测数据为所述第一数据,所述预设阈值为第一阈值,所述S2,包括:对于每个所述第一数据,根据所述第一数据和所述第一阈值,对所述指定区域的安全威胁进行监测;若所述检测数据为所述第二数据,所述预设阈值为第二阈值,所述S2,包括:对于每个所述第二数据,若所述第二数据大于所述第二阈值,则确定所述指定区域存在安全威胁。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界桩还包括GPS定位传感器,所述方法还包括:通过所述GPS传感器获取第三数据,所述第三数据为所述智能界桩在所述指定区域中的位置;所述对于每个所述第一数据,根据所述第一数据和所述第一阈值,对所述指定区域的安全威胁进行监测,包括:对于每个所述第一数据,根据所述第一数据,确定所述第一数据对应的振动频率;对于每个所述振动频率,若所述振动频率大于第三阈值,则将所述大于第三阈值的所述振动频率作为目标频率,若所述目标频率对应的所述第一数据大于所述第一阈值,则确定所述指定区域存在安全威胁。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指定区域存在安全威胁时,所述方法还包括:根据所述第三数据,确定安全威胁在所述指定区域中的位置。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指定区域是通过以下方式确定的:通过卫星地图和RTK测量仪器确定所述指定区域对应的各个边界,将各个所述边界进行连接形成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鹏飞张立伟吴晨曦王凯王喆王青妹姬王煜赵杰程圣钧马帅殷文彦赵立峰刘静胡晓泉陈田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市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