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方便装卸的干式变压器外壳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417103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8 10: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方便装卸的干式变压器外壳装置,涉及变压器外壳技术领域,包括外壳,所述外壳上端固定安装有壳盖,所述壳盖的内部开设有散热风扇,所述散热风扇下端开设有通气孔,所述壳盖与卡槽可拆卸式连接,所述卡槽的前端固定连接有除尘装置,所述除尘装置上端固定安装有门把手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扇叶、壳体、转动轴承,固定柱的共同作用下,通过转动轴承转动,带动扇叶进行转动,同时,固定柱对整个散热风扇起固定作用。通过聚尘板、静电吸附圆盘、传送柱、静电球的共同作用下,静电吸附圆盘和传送柱将灰尘内部逸散的静电粒子吸附保存,减少变压器本体表面的灰尘吸附量,这样可以延长变压器的使用时间,保护变压器主体。体。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方便装卸的干式变压器外壳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变压器外壳
,具体涉及一种方便装卸的干式变压器外壳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日常生活中,变压器外壳主要用于运行变压器现场的安全防护,避免因为小动物等异物进入变压器引起运行事故,但是现有的变压器外壳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导致透风窗损坏堵塞,需要定期对透风窗拆卸维修,但是现有变压器外壳大多数为一个整体,不易于取出和安装,现采用一种可装卸的变压器外壳装置,可以有效对变压器外壳进行拆卸。
[000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以下问题:
[0004]1、现有的干式变压器外壳装置,由于外壳为一个整体,当内部变压器需要维修时,不易于将外壳取出,这样在维修变压器过程中,难度大大提升;
[0005]2、现有的干式变压器外壳装置,由于变压器运行过程中难免会产生一些热量,炎热的夏季当变压器周围温度过高时,可能会导致变压器发生烧损情况。同时,变压器长期使用,难免会通过通风口在变压器表面覆盖一层灰尘颗粒,长此以往可能会导致变压器发生故障。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7]一种方便装卸的干式变压器外壳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上端固定安装有壳盖,所述壳盖的内部开设有散热风扇,所述散热风扇下端开设有通气孔,所述壳盖与卡槽可拆卸式连接,所述卡槽的前端固定连接有除尘装置,所述除尘装置上端固定安装有门把手装置。
[0008]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散热风扇内部固定安装有扇叶,所述扇叶的末端与转动轴承可拆卸式连接,所述扇叶外围固定安装有壳体,所述壳体上端固定安装有固定柱。
[0009]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除尘装置内部固定安装有聚尘板,所述聚尘板下端固定连接有静电球,所述静电球后端活动连接有传送柱,所述传送柱的外壁固定连接有静电吸附圆盘,所述门把手装置下端固定安装有静电球,所述聚尘板右侧固定安装有卡板槽。
[0010]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卡槽内部上端固定安装有第一卡板,所述第一卡板上设置有第一卡扣,所述第一卡扣与第二卡扣可拆卸式连接,所述第二卡扣后端与卡板槽前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卡扣与固定横条固定连接。
[0011]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一卡板上端固定安装有散热风扇,所述第二卡扣左侧固定安装有门把手装置,所述门把手装置上端固定凿有通气孔,所述除尘装置位于外壳下端,所述固定横条上端固定安装有卡板槽。
[0012]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相对现有技术来说,取得的技术进步是:
[0013]1、本技术提供一种方便装卸的干式变压器外壳装置,通过扇叶、壳体、转动轴承,固定柱的共同作用下,通过转动轴承转动,带动扇叶进行转动,同时,固定柱对整个散热风扇起固定作用,由于变压器在使用过程中由于电流流过,自身会产生一些热量,在变压器壳盖顶部安装一个散热风扇可以及时消除热量,否则变压器周围热量过大,可能会导致变压器内部导线发生烧损情况。
[0014]2、本技术提供一种方便装卸的干式变压器外壳装置,通过聚尘板、静电吸附圆盘、传送柱、静电球的共同作用下,当外界灰尘颗粒通过通气孔进来时,静电吸附圆盘和传送柱会将灰尘内部逸散的静电粒子吸附保存,通过传送柱和静电球之间的配合,将静电粒子传送至聚尘板上,对灰尘统一吸附,减少变压器本体表面的灰尘吸附量,这样可以延长变压器的使用时间,保护变压器主体。
[0015]3、本技术提供一种方便装卸的干式变压器外壳装置,通过第一卡板、第一卡扣、第二卡扣、卡板槽、固定横条的共同作用下,当变压器外壳拆卸时,向下按压第一卡板,使得第一卡扣翘起,这时第一卡板与第二卡扣不再卡接,第一卡板与第二卡扣在卡槽板上滑动分开,其中固定横条对第二卡扣起固定作用,采用此卡槽可以方便外壳进行拆卸,解决了外壳过大导致装卸困难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的方便装卸的干式变压器外壳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的散热风扇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的除尘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技术的卡槽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1、外壳;2、壳盖;3、通气孔;4、门把手装置;5、散热风扇;6、除尘装置;7、卡槽;5、散热风扇;51、扇叶;52、壳体;53、转动轴承;54、固定柱;6、除尘装置;61、聚尘板;62、静电吸附圆盘;63、传送柱;64、静电球;7、卡槽;71、卡槽板;72、第二卡扣;73、固定横条;74、第一卡板;75、第一卡扣。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2]实施例1
[0023]如图1

4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方便装卸的干式变压器外壳装置,包括外壳1,外壳1上端固定安装有壳盖2,壳盖2的内部开设有散热风扇5,散热风扇5下端开设有通气孔3,壳盖2与卡槽7可拆卸式连接,卡槽7的前端固定连接有除尘装置6,除尘装置6上端固定安装有门把手装置4。
[0024]实施例2
[0025]如图1

4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优选的,散热风扇5内部固定安装有扇叶51,所述扇叶51的末端与转动轴承53可拆卸式连接,所述扇叶51外围固定安装有壳体52,所述壳体52上端固定安装有固定柱54。
[0026]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转动轴承53转动,带动扇叶51进行转动,同时,固定柱对整个
散热风扇5起固定作用,由于变压器在使用过程中由于电流流过,自身会产生一些热量,在变压器壳盖2顶部安装一个散热风扇5可以及时消除热量,否则变压器周围热量过大,可能会导致变压器内部导线发生烧损情况。
[0027]实施例3
[0028]如图1

4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优选的,除尘装置6内部固定安装有聚尘板61,聚尘板61下端固定连接有静电球64,静电球64后端活动连接有传送柱63,传送柱63的外壁固定连接有静电吸附圆盘62,门把手装置4下端固定安装有静电球64,聚尘板61右侧固定安装有卡板槽71。
[0029]在本实施例中,当外界灰尘颗粒通过通气孔3进来时,静电吸附圆盘62和传送柱63会将灰尘内部逸散的静电粒子吸附保存,通过传送柱63和静电球64之间的配合,将静电粒子传送至聚尘板61上,对灰尘统一吸附,减少变压器本体表面的灰尘吸附量,这样可以延长变压器的使用时间,保护变压器主体。
[0030]实施例4
[0031]如图1

4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优选的,卡槽7内部上端固定安装有第一卡板74,第一卡板74上设置有第一卡扣75,第一卡扣75与第二卡扣72可拆卸式连接,第二卡扣72后端与卡板槽7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方便装卸的干式变压器外壳装置,包括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上端固定安装有壳盖(2),所述壳盖(2)的内部开设有散热风扇(5),所述散热风扇(5)下端开设有通气孔(3),所述壳盖(2)与卡槽(7)可拆卸式连接,所述卡槽(7)的前端固定连接有除尘装置(6),所述除尘装置(6)上端固定安装有门把手装置(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便装卸的干式变压器外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风扇(5)内部固定安装有扇叶(51),所述扇叶(51)的末端与转动轴承(53)可拆卸式连接,所述扇叶(51)外围固定安装有壳体(52),所述壳体(52)上端固定安装有固定柱(54)。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便装卸的干式变压器外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尘装置(6)内部固定安装有聚尘板(61),所述聚尘板(61)下端固定连接有静电球(64),所述静电球(64)后端活动连接有传送柱(63),所述传送柱(63)的外壁固定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复涛孙聪姚其孝郑强王年旺
申请(专利权)人:淄博熠翔电力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