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砂用洗砂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413191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8 10: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制砂用洗砂装置,包括水箱,所述水箱的顶部贯穿连接有清洗筒,所述清洗筒的底部均匀的开设有多个沥水孔,所述清洗筒的内腔设置有清洗机构,所述清洗筒内壁的顶部设置有注水板,所述清洗筒的顶部设置有驱动机构,所述水箱的正面设置有注水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洗砂时,水泵可将水箱内的水经抽水管和注水管抽入注水板内,水可经喷水孔向下喷洒出,并经通孔进入转筒内,以对砂子进行冲洗,以将其内的泥土、灰尘等杂质清理出,清洗产生的废水经通孔流至清洗筒内腔的底部,沥水孔可通过水并截留住其中的杂质,如此可对废水进行过滤,过滤后的水流回水箱,如此可对水进行循环利用,可节约用水量,降低洗砂成本。降低洗砂成本。降低洗砂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制砂用洗砂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制砂洗砂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制砂用洗砂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制砂是把山石和从河道挖取的河卵石通过冲击式破碎机(又称制砂机)的处理,变为适合建筑使用的砂子。制出的砂子颗粒表面粗糙、多棱角,骨料与水泥、骨料之间的结合好,机械咬合力高,所以用机械制砂的混凝土要比用天然砂的混凝土强度高。制砂机所制出的砂子内含有大量的泥土、灰尘等杂质,需要通过洗砂设备将这些杂质清洗出。
[0003]现有的洗砂设备在洗砂时,所产生的废水一般无法得到循环利用,导致用水量较大,导致洗砂成本较高,同时一般仅通过搅拌叶对砂子进行搅拌,难以将其充分搅动起来,导致砂子难以充分洗净。因此本技术提供一种制砂用洗砂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砂用洗砂装置,具有可对水进行循环利用和可将砂子充分进行搅动起来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洗砂设备所产生的废水无法得到循环利用和仅通过搅拌叶难以将对砂子充分搅动起来的问题。
[0006](二)技术方案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制砂用洗砂装置,包括水箱,所述水箱的顶部贯穿连接有清洗筒,所述清洗筒的内腔设置有清洗机构,所述清洗筒内壁的顶部设置有注水板,所述清洗筒的顶部设置有驱动机构,所述水箱的正面设置有注水机构。
[0008]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清洗筒左侧的正面和背面均贯穿连接有筒门,所述筒门的左侧与清洗筒的左侧之间通过铰链铰接,所述清洗筒的底部均匀的开设有多个沥水孔。
[0009]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清洗机构包括转筒,所述转筒的左右两侧均开口,所述转筒的左右两侧分别与清洗筒内壁的左右两侧相贴合,所述转筒的外圈均匀的开设有多个通孔,所述转筒的内腔设置有转杆,所述转杆的外圈与转筒的内圈之间通过多个搅拌叶固定连接。
[0010]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注水机构包括水泵,所述水泵固定安装于水箱的正面,所述水泵的进水口连接有抽水管,所述抽水管的进水口贯穿水箱正面的底部,所述水泵的出水口连接有注水管。
[0011]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清洗筒的左侧固定安装有轴承,所述转杆的左右两侧分别贯穿水箱内壁的左右两侧,所述转杆的左侧转动卡接于轴承的内腔。
[0012]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注水板的底部均匀的开设有多个喷水孔,所述注水管的出水口依次贯穿水箱的顶部和注水板的顶部。
[0013]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电机,所述电机固定安装于水箱的顶部,所述电
机输出轴的外圈与转杆外圈的右侧均固定套设有驱动盘,两个所述驱动盘的外圈之间通过驱动带转动连接。
[0014](三)有益效果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制砂用洗砂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6]1、洗砂时,水泵可将水箱内的水经抽水管和注水管抽入注水板内,水可经喷水孔向下喷洒出,并经通孔进入转筒内,以对砂子进行冲洗,以将其内的泥土、灰尘等杂质清理出,清洗产生的废水经通孔流至清洗筒内腔的底部,沥水孔可通过水并截留住其中的杂质,如此可对废水进行过滤,过滤后的水流回水箱,如此可对水进行循环利用,可节约用水量,降低洗砂成本。
[0017]2、洗砂时,电机可带动驱动盘和驱动带转动,由于轴承的转动作用,此时可带动转杆转动,转杆可通过搅拌叶带动转筒转动,转筒可将砂子翻动起来,同时搅拌叶可对砂子进行搅拌,通过转筒和搅拌叶配合工作,可将砂子充分搅动起来,有助于将其充分洗净。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右视图;
[0019]图2为本技术的立体左视图;
[0020]图3为本技术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本技术图3中的A处放大图;
[0022]图5为本技术图3中的B处放大图。
[0023]图中:1、水箱;2、清洗筒;21、筒门;22、沥水孔;3、清洗机构;31、转筒;311、通孔;32、转杆;33、搅拌叶;4、注水板;41、喷水孔;5、驱动机构;51、电机;52、驱动盘;53、驱动带;6、注水机构;61、水泵;62、抽水管;63、抽水管;7、轴承。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阐述和说明:
[0025]请参阅图1

5,本技术:一种制砂用洗砂装置,包括水箱1,水箱1的顶部贯穿连接有清洗筒2,清洗筒2的内腔设置有清洗机构3,清洗筒2内壁的顶部设置有注水板4,清洗筒2的顶部设置有驱动机构5,水箱1的正面设置有注水机构6。
[0026]具体的,清洗筒2左侧的正面和背面均贯穿连接有筒门21,筒门21的左侧与清洗筒2的左侧之间通过铰链铰接,清洗机构3包括转筒31,转筒31的左右两侧均开口,转筒31的左右两侧分别与清洗筒2内壁的左右两侧相贴合,洗砂时,可通过铰链打开筒门21,并向转筒31内倒入需清洗的砂子。
[0027]具体的,注水机构6包括水泵61,水泵61固定安装于水箱1的正面,水泵61的进水口连接有抽水管62,抽水管62的进水口贯穿水箱1正面的底部,水泵61的出水口连接有注水管63,注水管63的出水口依次贯穿水箱1的顶部和注水板4的顶部,清洗时,打开水泵61,其可将水箱1内的水经抽水管62和注水管63抽入注水板4内。
[0028]具体的,转筒31的内腔设置有转杆32,转杆32的左右两侧分别贯穿水箱1内壁的左右两侧,转杆32的左侧转动卡接于轴承7的内腔,驱动机构5包括电机51,电机51固定安装于水箱1的顶部,电机51输出轴的外圈与转杆32外圈的右侧均固定套设有驱动盘52,两个驱动
盘52的外圈之间通过驱动带53转动连接,使用时,打开电机51,其输出轴可带动驱动盘52和驱动带53转动,由于轴承7的转动作用,此时可带动转杆32转动。
[0029]具体的,转筒31的外圈均匀的开设有多个通孔311,转杆32的外圈与转筒31的内圈之间通过多个搅拌叶33固定连接,清洗筒2的左侧固定安装有轴承7,注水板4的底部均匀的开设有多个喷水孔41,清洗筒2的底部均匀的开设有多个沥水孔22,清洗时,转杆32转动时,可通过搅拌叶33带动转筒31转动,转筒31可将砂子翻动起来,同时搅拌叶33可对砂子进行搅拌,通过转筒31和搅拌叶33配合工作,可将砂子充分搅动起来,同时抽入注水板4内的水可经喷水孔41向下喷洒出,并经通孔311进入转筒31内,以对砂子进行冲洗,以将其内的泥土、灰尘等杂质清理出,清洗产生的废水经通孔311流至清洗筒2内腔的底部,沥水孔22可通过水并截留住其中的杂质,如此可对废水进行过滤,过滤后的水流回水箱1,如此可对水进行循环利用,可节约用水量,降低洗砂成本。
[0030]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洗砂时,可通过铰链打开筒门21,并向转筒31内倒入需清洗的砂子,然后打开电机51,其输出轴可带动驱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制砂用洗砂装置,包括水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1)的顶部贯穿连接有清洗筒(2),所述清洗筒(2)的内腔设置有清洗机构(3),所述清洗筒(2)内壁的顶部设置有注水板(4),所述清洗筒(2)的顶部设置有驱动机构(5),所述水箱(1)的正面设置有注水机构(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砂用洗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洗筒(2)左侧的正面和背面均贯穿连接有筒门(21),所述筒门(21)的左侧与清洗筒(2)的左侧之间通过铰链铰接,所述清洗筒(2)的底部均匀的开设有多个沥水孔(2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砂用洗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洗机构(3)包括转筒(31),所述转筒(31)的左右两侧均开口,所述转筒(31)的左右两侧分别与清洗筒(2)内壁的左右两侧相贴合,所述转筒(31)的外圈均匀的开设有多个通孔(311)。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制砂用洗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筒(31)的内腔设置有转杆(32),所述转杆(32)的外圈与转筒(31)的内圈之间通过多个搅拌叶(33)固定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砂用洗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水机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智勇凌刚胡亮汤小文李华东王飞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楚天名扬建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