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洒水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410124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8 10: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洒水车领域,公开了一种新型洒水车,包括洒水车本体,所述洒水车本体的顶部从右到左依次固定连接有水箱、上水泵和罩体,所述洒水车本体的顶部转动连接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外侧固定套设有齿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通过上水泵、上软管、连接管、喷洒头、转动轴、齿轮、齿板、移动板、驱动电机和往复丝杠的配合,带动了喷洒头的前后摆动,通过下水泵、出水管、下软管、喷枪和电动推杆的配合,带动了喷枪的上下往复摆动,通过前后摆动的喷洒头和上下摆动的喷枪的配合,使得喷洒方式更加多样化,进而可均匀全面的对路面进行喷洒,保证了喷洒的效果,增大了喷洒的面积,提高了喷洒的效率。提高了喷洒的效率。提高了喷洒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洒水车


[0001]本技术涉及洒水车
,特别涉及一种新型洒水车。

技术介绍

[0002]洒水车又称为喷洒车、多功能洒水车、园林绿化洒水车、水罐车、运水车,洒水车适合于各种路面冲洗,树木、绿化带、草坪绿化,道路、厂矿企业施工建设,高空建筑冲洗。具有洒水、压尘、高、低位喷洒,农药喷洒、护栏冲洗等功能,还具有运水、排水,应急消防等功能。
[0003]然而现有的洒水车在使用时,喷洒头不便摆动式的进行喷洒,进而不便整体的对路面进行均匀全面的喷洒,使得喷洒效果欠佳,且洒水方式较为单一,喷洒的范围较小,降低了喷洒的效率,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新型洒水车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洒水车,具有便于均匀全面的对路面进行喷洒,提高了喷洒的效果,且洒水方式多样化,喷洒范围广,喷洒效率高的效果。
[0005]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包括洒水车本体,所述洒水车本体的顶部从右到左依次固定连接有水箱、上水泵和罩体,所述洒水车本体的顶部转动连接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外侧固定套设有齿轮,所述罩体的后侧内壁上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往复丝杠,所述往复丝杠的外侧螺纹套设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齿板,所述齿板与齿轮相啮合,所述转动轴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一端固定连通有喷洒头,所述上水泵与水箱的一侧底部相连通,所述上水泵的顶端固定连通有上软管,所述上软管的一端与连接管相连通,所述水箱的底部固定连通有下水泵,所述下水泵的底端固定连通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的底端固定连通有下软管,所述下软管的前后端均固定连通有喷枪,所述洒水车本体的底部转动连接有两个电动推杆,两个电动推杆的输出轴分别转动连接在对应的喷枪的顶部,两个喷枪均转动连接在洒水车本体的底部。
[000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上水泵、上软管、连接管、喷洒头、转动轴、齿轮、齿板、移动板、驱动电机和往复丝杠的配合,带动了喷洒头的前后往复摆动,进而使得喷洒头可前后摆动均匀全面的对洒水车本体的后侧路面进行喷洒,通过下水泵、出水管、下软管、喷枪和电动推杆的配合,带动了喷枪的上下往复摆动,进而可上下摆动式的对洒水车本体前后侧的路面进行喷洒,进而可均匀全面的对洒水车本体前后侧的路面进行喷洒,保证了喷洒的效果,增大了喷洒的面积,提高了喷洒的效率,通过前后摆动的喷洒头和上下摆动的喷枪的配合,使得喷洒方式更加多样化,进而使得使用效果更好。
[0007]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洒水车本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两个限位环,所述下软管滑动套设在两个限位环内。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限位环,可对下软管进行导向支撑,使得移动的更加稳定顺畅。
[0009]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洒水车本体的底部开设有两个凹槽,两个电动推杆分别转动连接在对应的凹槽内。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凹槽,便于把电动推杆转动连接在洒水车本体的底部。
[0011]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洒水车本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四个竖板,位于同一侧的两个竖板相互靠近的一侧均转动连接有旋转杆,两个电动推杆分别固定连接在对应的两个旋转杆之间。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旋转杆和竖板的配合,便于把喷枪转动连接在洒水车本体的底部。
[0013]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罩体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长条孔,所述长条孔内滑动套设有滑板,所述滑板固定连接在移动板的另一侧。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长条孔和滑板的配合,便于对移动板进行导向限位,使其不与往复丝杠一起旋转。
[0015]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下水泵和出水管均固定连接在洒水车本体内。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对下水泵和出水管进行固定。
[0017]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8]1、本技术通过上水泵、上软管、连接管、喷洒头、转动轴、齿轮、齿板、移动板、驱动电机和往复丝杠的配合,带动了喷洒头的前后往复摆动,进而使得喷洒头可前后摆动均匀全面的对洒水车本体的后侧路面进行喷洒。
[0019]2、本技术通过下水泵、出水管、下软管、喷枪和电动推杆的配合,带动了喷枪的上下往复摆动,进而可上下摆动式的对洒水车本体前后侧的路面进行喷洒,进而可均匀全面的对洒水车本体前后侧的路面进行喷洒,保证了喷洒的效果,增大了喷洒的面积,提高了喷洒的效率。
[0020]3、本技术通过前后摆动的喷洒头和上下摆动的喷枪的配合,使得喷洒方式更加多样化,进而使得使用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002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2]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新型洒水车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新型洒水车的剖视图;
[0024]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新型洒水车的洒水车本体的侧视剖视图;
[0025]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新型洒水车的A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5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新型洒水车的B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中,1、洒水车本体;2、水箱;3、罩体;4、转动轴;5、上软管;6、连接管;7、喷洒头;8、上水泵;9、下水泵;10、出水管;11、竖板;12、喷枪;13、下软管;14、旋转杆;15、限位环;16、凹槽;17、电动推杆;18、齿轮;19、齿板;20、移动板;21、滑板;22、驱动电机;23、往复丝杠。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9]参见图1—图5,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洒水车,包括洒水车本体1,洒水车本体1的顶部从右到左依次固定连接有水箱2、上水泵8和罩体3,洒水车本体1的顶部转动连接有转动轴4,转动轴4的外侧固定套设有齿轮18,罩体3的后侧内壁上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22,驱动电机22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往复丝杠23,往复丝杠23的外侧螺纹套设有移动板20,移动板20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齿板19,齿板19与齿轮18相啮合,转动轴4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连接管6,连接管6的一端固定连通有喷洒头7,上水泵8与水箱2的一侧底部相连通,上水泵8的顶端固定连通有上软管5,上软管5的一端与连接管6相连通,水箱2的底部固定连通有下水泵9,下水泵9的底端固定连通有出水管10,出水管10的底端固定连通有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洒水车,包括洒水车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洒水车本体(1)的顶部从右到左依次固定连接有水箱(2)、上水泵(8)和罩体(3),所述洒水车本体(1)的顶部转动连接有转动轴(4),所述转动轴(4)的外侧固定套设有齿轮(18),所述罩体(3)的后侧内壁上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22),所述驱动电机(22)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往复丝杠(23),所述往复丝杠(23)的外侧螺纹套设有移动板(20),所述移动板(20)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齿板(19),所述齿板(19)与齿轮(18)相啮合,所述转动轴(4)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连接管(6),所述连接管(6)的一端固定连通有喷洒头(7),所述上水泵(8)与水箱(2)的一侧底部相连通,所述上水泵(8)的顶端固定连通有上软管(5),所述上软管(5)的一端与连接管(6)相连通,所述水箱(2)的底部固定连通有下水泵(9),所述下水泵(9)的底端固定连通有出水管(10),所述出水管(10)的底端固定连通有下软管(13),所述下软管(13)的前后端均固定连通有喷枪(12),所述洒水车本体(1)的底部转动连接有两个电动推杆(17),两个电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毛超朱先福江一龙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中哲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