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电机驱动装置及电动工具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408026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8 10: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节能电机驱动装置及电动工具,以降低电机的待机功耗,适用于角磨,打磨机,切割机等产品通电时有较长时间工作于无负载的情况。本方案利用通过采集电流大小,判断电机在空载状态还是负载状态,若为空载状态,系统控制电机在较低速度下工作;当检测到电流增大至一定程度,则判断电机为负载状态,系统控制电机在较高速度下工作;电机在正常负载模式下工作时,当检测到电流减小,电机为空载状态,系统恢复至节能模式以降低电机驱动速度,由此达到减小电机本身待机功耗、提高设备电池续航的有益效果。电池续航的有益效果。电池续航的有益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节能电机驱动装置及电动工具


[0001]本技术属于电动工具
,涉及一种节能电机驱动装置及电动工具。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碳减的需求以及新能源的发展,加上电池本身的便携性,以电池作为动力的产品和工具也越来越多,现有市面上存在一些电池供电类电机设备,例如角磨机、打磨机、切割机等产品因为其工作特性,在通电时电机会一直运转,因此,即便在不加工产品的情况下,也有较长时间工作于无负载状态情况,造成电池电能容易被严重损耗。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节能电机驱动装置及电动工具,旨在解决电机在驱动控制中功率损耗严重、电池续航降低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节能电机驱动装置,应用于电动工具,所述电动工具包括用于驱动负载工作的驱动电机和提供电源的电池模块,所述节能电机驱动装置包括主控电路、电流采集电路及电机驱动电路,所述电机驱动电路的信号输入端用于连接电池模块,所述电机驱动电路的信号输出端用于连接驱动电机,所述电机驱动电路的受控端与所述主控电路的控制端连接,所述电流采集电路的输入端与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节能电机驱动装置,应用于电动工具,所述电动工具包括用于驱动负载工作的驱动电机和提供电源的电池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节能电机驱动装置包括主控电路、电流采集电路及电机驱动电路,所述电机驱动电路的信号输入端用于连接电池模块,所述电机驱动电路的信号输出端用于连接驱动电机,所述电机驱动电路的受控端与所述主控电路的控制端连接,所述电流采集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电机驱动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电流采集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主控电路的反馈接收端连接;所述电流采集电路,用于采集所述电机驱动电路输出给电机的驱动电流;所述主控电路,用于接收所述电流采集电路采集的电流信号,并在采集到的电流小于预设电流时,输出第一控制信号,在采集到的电流大于或者等于预设电流时,输出第二控制信号;所述电机驱动电路,用于输出驱动电流驱动电机运转,并在接收到所述第一控制信号时,调低输出的驱动电流,以驱动电机工作在待机转速;以及在接收到所述第二控制信号时,调高输出的驱动电流,以驱动电机工作在带载转速。2.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电机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节能电机驱动装置还包括电压检测电路,所述电压检测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电机驱动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电压检测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主控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电压检测电路,用于接收所述电机驱动电路的电压检测信号并测定当前电机的转速。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电机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流采集电路包括第九电容、第十电容、第十二电阻、第十三电阻以及第十九电阻;所述第十二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十三电阻的第一端,且相互连接点为所述电流采集电路的输出端,所述第十三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十九电阻的第一端,互连接点接地连接,所述第十二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九电容的第一端,所述第九电容的第二端接地连接,所述第十九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十电容的第一端,所述第十电容的第二端接地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电机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电路包括主控芯片,所述主控芯片具有第一开关脚、第二开关脚、第三开关脚、第四开关脚、第五开关脚、第六开关脚,第一电流采集脚、第二电流采集脚、电压输入脚、公共电压脚;所述主控电路的第一开关脚、第二开关脚、第三开关脚、第四开关脚、第五开关脚以及第六开关脚共同连接所述电机驱动电路的输入端,所述主控电路的公共电压脚接地连接;所述主控电路的电压输入脚连接所述电池模块的输出端。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电机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驱动电路包括第十四电阻、第十五电阻、第十七电阻、第二十电阻、第二十一电阻、第二十二电阻、第二十四电阻、第二十五电阻、第二十六电阻、第二十八电阻、第二十九电阻、第三十电阻、第七三极管、第八三极管、第九三极管、第三MOS管、第四MOS管以及第五MOS管;所述第四MOS管的漏极连接所述第十七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十七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主控电路的第一开关脚,所述第四MOS管的第一源极连接所述电池模块的输出端,且相互连接点与所述第二十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四MOS管的第二源极连接所述第二十电阻的第二端,且相互连接点与所述第二十六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十六电阻的第二
端连接所述第九三极管的集电极,所述第九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三十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三十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主控电路的第四开关脚,所述第九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连接;所述第五MOS管的漏极连接所述第十五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十五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主控电路的第二开关脚,所述第五MOS管的第一源极连接所述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金军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全智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