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石漠化治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石漠化治理及其生态系统恢复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对石漠化迹地进行阶梯整形后,在每一个阶梯上开挖种植坑和引流槽;S2、在每一个种植坑内铺设无纺布层,并在无纺布层上铺设混合有催芽后的种子、粘合剂、肥料、保水剂、松土剂、木质纤维覆盖物和一定比例的水的种植土;S3、种植土喷播完毕后,在种植土表面覆盖一层无纺布,并采用吊牌枪实现底层无纺布与面层无纺布四周边缘的缝合操作;S4、进行合理的育苗、壮苗管理。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实现石漠化迹地生态系统的快速恢复,同时可以尽可能的避免水土流失现象的发生。失现象的发生。失现象的发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石漠化治理及其生态系统恢复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石漠化治理
,具体涉及一种石漠化治理及其生态系统恢复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石漠化,亦称石质荒漠化,是指因水土流失而导致地表土壤损失,基岩裸露,土地丧失农业利用价值和生态环境退化的现象,不仅恶化了农业生产条件,还会造成生态环境恶化,生物多样性锐减,自然灾害频发,严重制约了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加快石漠化防治,已刻不容缓。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石漠化治理及其生态系统恢复的方法,可以实现石漠化迹地生态系统的快速恢复,同时可以尽可能的避免水土流失现象的发生。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石漠化治理及其生态系统恢复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对石漠化迹地进行阶梯整形后,在每一个阶梯上开挖种植坑和引流槽;S2、在每一个种植坑内铺设无纺布层,并在无纺布层上铺设混合有催芽后的种子、粘合剂、肥料、保水剂、松土剂、木质纤维覆盖物和一定比例的水的种植土;S3、种植土喷播完毕后,在种植土表面覆盖一层无纺布,并采用吊牌枪实现底层无纺布与面层无纺布四周边缘的缝合操作;S4、进行合理的育苗、壮苗管理。
[0005]进一步地,每一个阶梯上开设一种植坑和一引流槽,引流槽设置在种植坑前方,且引流槽与种植坑之间开设有若干导流孔。
[0006]进一步地,种植坑的底面倾斜设置,且上下相邻两个种植坑的底面的倾斜方向相反。
[0007]进一步地,步骤S2中,首先需确认每一个种植坑内土壤的厚度,若土壤的厚度小于作物根系生长深度,则需要先完成土壤的回填,然后通过锚杆在每一个种植坑内铺设无纺布,进一步地,还包括:获取石漠化迹地的历史植物覆盖情况,基于该历史植物覆盖情况选取对应的植物种子,完成催芽操作的步骤。
[0008]进一步地,还包括:为每一种植物种子配置对应的肥料、用水量的步骤。
[0009]进一步地,所述粘合剂采用植物源粘合剂,喷播的种植土的厚度在6cm左右。
[0010]本专利技术可以实现石漠化迹地生态系统的快速恢复,同时可以尽可能的避免水土流失现象的发生。
附图说明
[0011]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种石漠化治理及其生态系统恢复的方法的流程图。
[0012]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种植坑和引流槽的布置方式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专利技术。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
[0014]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石漠化治理及其生态系统恢复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获取石漠化迹地的历史植物覆盖情况,基于该历史植物覆盖情况选取对应的植物种子,完成催芽操作;具体地,基于历史卫星图获取石漠化迹地的历史植物覆盖图,通过历史植物覆盖图的分析获取到石漠化迹地的历史植物覆盖情况,然后根据所述的历史植物覆盖情况选取对应的植物种子,优选地,也可以根据当前石漠化迹地的实际情况进行部分植物种子的优化,最后,完成所选的植物种子的催芽操作,待植物种子露白后,备用;S2、为每一种植物种子配置对应的肥料、用水量,并根据当前所选用的种植土情况选取对应的保水剂、松土剂、植物源粘合剂和木质纤维覆盖物,混合后,备用;S3、对石漠化迹地进行阶梯整形后,在每一个阶梯上开挖种植坑和引流槽;如图2所示,每一个阶梯上开设一种植坑1和一引流槽2,引流槽设置在种植坑前方,且引流槽与种植坑之间开设有若干导流孔3,种植坑的底面倾斜设置,且上下相邻两个种植坑的底面的倾斜方向相反,可以实现雨水的引流;优选地,可以在每一个引流槽内均布置有一海绵层,海绵层上布置若干棉绳,棉绳延伸至种植坑内,通过海绵层实现雨水的储存,从而可以实现雨水的再利用,在海绵层的上方安装一滤网层, 一方面可以减少海绵层内水分的蒸发,另一方面可以实现雨水等的过滤。
[0015]S4、在每一个种植坑内铺设无纺布层,并在无纺布层上铺设混合有催芽后的种子、植物源粘合剂、肥料、保水剂、松土剂、木质纤维覆盖物和一定比例的水的种植土;首先需确认每一个种植坑内土壤的厚度,若土壤的厚度小于作物根系生长深度,则需要先完成土壤的回填,然后通过锚杆在每一个种植坑内铺设无纺布,无纺布铺设完成后,利用离心泵通过软管在无纺布层上铺设混合有催芽后的种子、粘合剂、肥料、保水剂、松土剂、木质纤维覆盖物和一定比例的水的种植土,喷播的种植土的厚度在6cm左右;播种后能保证种子与土壤的接触,使之很快出苗,较常规播种出苗时间大大提前,木质纤维覆盖物和植物源粘合剂的能够大大减少水分蒸发,为种子萌发提供良好的水分、养分和遮阴条件,同时植物源粘合剂的存在,使得坡地上的种子在遇到下雨或灌水时不会被集合在一个区域,具有良好的固土保苗作用;S5、种植土喷播完毕后,在种植土表面覆盖一层无纺布,并采用吊牌枪实现底层无纺布与面层无纺布四周边缘的缝合操作,从而避免雨水对种植土的直接冲刷,导致种子或
者幼苗被冲刷掉;S6、进行合理的育苗、壮苗管理,比如施肥、灌溉管理。
[0016]以上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描述。需要理解的是,本专利技术并不局限于上述特定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做出各种变形或修改,这并不影响本专利技术的实质内容。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石漠化治理及其生态系统恢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对石漠化迹地进行阶梯整形后,在每一个阶梯上开挖种植坑和引流槽;S2、在每一个种植坑内铺设无纺布层,并在无纺布层上铺设混合有催芽后的种子、粘合剂、肥料、保水剂、松土剂、木质纤维覆盖物和一定比例的水的种植土;S3、种植土喷播完毕后,在种植土表面覆盖一层无纺布,并采用吊牌枪实现底层无纺布与面层无纺布四周边缘的缝合操作;S4、进行合理的育苗、壮苗管理。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石漠化治理及其生态系统恢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一个阶梯上开设一种植坑和一引流槽,引流槽设置在种植坑前方,且引流槽与种植坑之间开设有若干导流孔。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石漠化治理及其生态系统恢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种植坑的底面倾斜设置,且上下相邻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段利武,王齐,师春娟,肖丽蓉,黄锐兵,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林业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