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螺旋油槽设计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6403935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8 10: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螺旋油槽设计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包括:根据压缩机泵体的结构特征,对滚动活塞进行受力分析,得到作用在滚动活塞上的所有阻力的合外力;根据所述作用在滚动活塞上的所有阻力的合外力,确定曲轴旋转过程中轴承内孔壁面的受压区域;根据所述曲轴旋转过程中轴承内孔壁面的受压区域,得到轴承内孔壁面的零受压区域,即得到待设计螺旋油槽在轴承内孔壁面上的布设区域;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对滚动活塞进行受力分析,将轴承内孔壁面的零受压区域作为待设计螺旋油槽的布设区域,避免了曲轴旋转过程中对螺旋油槽的磨损,确保曲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螺旋油槽设计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转子式压缩机设计
,特别涉及一种螺旋油槽设计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技术发展,对于转子式压缩机的可靠性和能效要求越来越高;为此,需要优化设计泵体润滑的结构,以便提高润滑可靠性,减小摩擦和功耗;其中,压缩机泵体中上轴承盖或下轴承盖的轴承内孔壁面上螺旋油槽的设计,作为影响润滑可靠性、摩擦和功耗的主要设计瓶颈之一。
[0003]目前,对于上轴承盖或下轴承盖的轴承内孔壁面上的螺旋油槽,大多参照已有螺旋油槽的设计结果;当上轴承盖或下轴承盖的结构参数发生变化时,由于无对应的理论依据进行参考设计,导致压缩机泵体运行过程中,对螺旋油槽的磨损较大,增大了曲轴

轴承盖运动副的摩擦功耗,严重影响了压缩机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轴承内孔壁面的螺旋油槽设计方法及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针对螺旋油槽的设计过程,由于无对应的理论设计依据,导致压缩机泵体运行过程中,对螺旋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螺旋油槽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设计方法,用于对压缩机泵体中上轴承盖或下轴承盖的轴承内孔壁面上螺旋油槽的布设区域进行确定;其中,所述设计方法,包括:根据压缩机泵体的结构特征,对滚动活塞进行受力分析,得到作用在滚动活塞上的所有阻力的合外力;根据所述作用在滚动活塞上的所有阻力的合外力,确定曲轴旋转过程中轴承内孔壁面的受压区域;根据所述曲轴旋转过程中轴承内孔壁面的受压区域,得到轴承内孔壁面的零受压区域,即得到待设计螺旋油槽在轴承内孔壁面上的布设区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螺旋油槽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作用在滚动活塞上的所有阻力包括:作用在滚动活塞上的气体力F
g
、滚动活塞与滑片的径向接触力F
n
、滚动活塞与滑片的切向接触力F
t
及滚动活塞的旋转惯性力F
1p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螺旋油槽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作用在滚动活塞上的所有阻力的合外力,确定曲轴旋转过程中轴承内孔壁面的受压区域的过程,具体如下:根据所述作用在滚动活塞上的所有阻力的合外力,确定作用在滚动活塞上的合外力方向;根据所述作用在滚动活塞上的合外力方向,确定曲轴旋转过程中轴承内孔壁面的受压范围,即得到曲轴旋转过程中轴承内孔壁面的受压区域。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螺旋油槽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内孔壁面的零受压区域为:在轴承内孔壁面上,所述曲轴旋转过程中轴承内孔壁面受压区域之外的壁面区域。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螺旋油槽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曲轴旋转过程中轴承内孔壁面的受压区域,得到轴承内孔壁面的零受压区域,即得到待设计螺旋油槽在轴承内孔壁面上的布设区域之后,还包括起始点校正步骤;其中,所述起始点校正步骤,具体如下:根据轴承内孔高度h以及待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伦成钢孙民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庆安制冷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