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管接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403347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8 10: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导管接头,包括底板、软管、压板和扭簧,底板设有第一限位槽、固定座和连接座,软管位于第一限位槽内,且软管的第一端插入注射口内,软管的第二端插入插口内,压板的第一端与固定座铰接,压板的第二端外表面设有扣槽,连接座朝向固定座凸出设有弹性扣,弹性扣可扣合在扣槽内以将外接导管的一端与软管的第二端相插接的位置进行夹持固定,扭簧的簧圈可转动地支撑在固定座上,且扭簧的第一扭臂抵压在底板的内表面上,扭簧的第二扭臂抵压在压板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导管接头的导管耦接稳定可靠,操作顺畅方便快捷,有效减轻医务人员工作量,从而提升产品的使用安全性能以及使用体验。用体验。用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导管接头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是涉及一种导管接头。

技术介绍

[0002]麻醉导管是临床实施麻醉手术的必需品,通常借助穿刺针将麻醉导管的一端插入到人体中,另一端引出到人体之外,供麻药输入。为了将麻药输入到麻醉导管中,麻醉导管的端部都连接有相应的导管接头。
[0003]现有一种导管接头包括底板、压板和软管,底板的一端固定有连接座,另一端设有固定座,连接座的顶端设有向固定座延伸的卡板,压板的尾端与底板的固定座铰接,压板的前端设有缺槽,卡板可卡入该缺槽中,以限制压板转动,实现软管被夹持固定在底板和压板之间,即可使麻醉导管通过导管接头的软管与固定接头对接。
[0004]因软管被长时间夹持固定在底板和压板之间,导致软管产生不可逆的变形,由于现有导管接头的底板通过卡板限制压板的前端朝外脱离底板,但压板的前端可以朝内移动,在软管产生不可逆的变形后,压板与底板之间的连接变得松垮,压板容易在卡板与底板之间出现摆动,则压板对软管的抵压夹持出现松动,影响软管对接的安全性。并且,现有导管接头的压板与底板铰接,在进行麻醉导管插入导管接头的软管时,需要将压板相对底板铰接打开,但是现有导管接头在压板打开时没有设置定位结构对打开压板进行定位,导致在进行麻醉导管插入导管接头时,打开压板处于松垮摆动状态,导致无法顺畅地接入麻醉导管,增加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量,并大大降低产品的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实现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导管耦接稳定可靠、操作顺畅方便快捷且有效减轻医务人员工作量的导管接头,从而提升产品的使用安全性能以及使用体验。
[0006]为了实现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导管接头,包括底板、软管、压板和扭簧,底板的内表面开设有第一限位槽,且底板在第一限位槽的长度方向上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固定座和连接座,固定座远离连接座的外端面凸出设置有用于连接注射器的接头,贯穿接头和固定座并与第一限位槽的第一端相连通开设有注射口,贯穿连接座并与第一限位槽的第二端相连通开设有插口,软管位于第一限位槽内,且软管的第一端插入注射口内,软管的第二端插入插口内,外接导管的一端可插入插口并插入软管的第二端内,压板的第一端与固定座铰接,压板的第二端外表面设有扣槽,连接座朝向固定座凸出设有弹性扣,弹性扣可扣合在扣槽内以将外接导管的一端与软管的第二端相插接的位置进行夹持固定,且压板的内表面可抵接在底板的内表面上,扭簧的簧圈可转动地支撑在固定座上,且扭簧的第一扭臂抵压在底板的内表面上,扭簧的第二扭臂抵压在压板上。
[0007]从上述方案可见,本技术导管接头的压板位于打开位置时,医务人员将外接导管的一端插入底板的连接座的插口并插入软管的第二端内。本技术导管接头的压板
位于锁紧位置时,即在外接导管的一端完全插入软管的第二端内之后,医务人员将旋转压板以使得压板的内表面抵接在底板的内表面上,且底板的连接座上的弹性扣扣合在压板的扣槽内,将外接导管的一端与软管的第二端相插接的位置进行夹持固定,从而将外接导管的一端锁定在软管的第二端内,避免外接导管从导管接头上脱落。之后,将本技术导管接头的底板的固定座上的接头与注射器连接,使得外接导管、软管和注射口连通形成的药物注射通道与注射器相连通,注射器向导管接头的注射口输入药物,流经软管,并最终流入到外接导管中对患者进行治疗。
[0008]由于软管具有弹性形变能力,在底板的连接座上的弹性扣扣合在压板的扣槽内以将外接导管的一端与软管的第二端相插接的位置进行夹持固定时,使得软管弹性形变以将外接导管的一端夹持固定,确保外接导管不会被压扁,药物能顺利地进入到外接导管内对患者进行治疗,外接导管还不会因为收到外力拉扯而松动或从底板的连接座拉出,在注药结束后,用手将底板的连接座上的弹性扣轻轻向下掰一下,使得压板的扣槽与连接座上的弹性扣分离,进而打开导管接头的压板,然后将外接导管从底板的连接座上拉出即可。
[0009]由于本技术导管接头的软管位于底板的第一限位槽内,且软管的第一端插入注射口内,软管的第二端插入插口内,从而对软管起到限位作用,在压板和底板夹持软管时,使软管的弹性形变尽可能发生在第一限位槽内,且注射口和插口对软管的两端进行限位,能够避免软管被夹持时出现弯折现象。
[0010]由于本技术导管接头的扭簧的簧圈可转动地支撑在底板的固定座上,且扭簧的第一扭臂抵压在底板的内表面上,扭簧的第二扭臂抵压在压板上,从而迫使压板远离底板移动。当压板相对底板位于打开位置时,在扭簧的第一扭臂和第二扭臂作用下,使得压板相对底板保持在固定的打开位置,避免处于打开位置的压板出现松垮摆动现象,从而医务人员能够顺畅地将外接导管接入导管接头上,操作顺畅方便快捷,能够有效减轻医务人员工作量,从而提升产品的使用安全性能以及使用体验;当压板相对底板位于锁紧位置时,扭簧给予压板的作用力与弹性扣给予压板的锁紧力的方向相反,确保外接导管与软管耦接稳定可靠锁紧的同时,避免锁紧力过大而导致外接导管被压扁形变影响药物输送,进而确保药物输送的稳定可靠,并且在软管产生不可逆的变形后,扭簧给予压板的作用力与弹性扣给予压板的锁紧力的方向相反能够避免压板与底板之间的连接变得松垮而出现摆动、松动现象,进而提高使用安全性。
[0011]因此,本技术导管接头通过设置扭簧,使得扭簧给予压板的作用力与弹性扣给予压板的锁紧力的方向相反,在压板相对底板位于打开位置时,医务人员能够顺畅地将外接导管接入导管接头上,操作顺畅方便快捷,能够有效减轻医务人员工作量,在压板相对底板位于锁紧位置时,能够确保外接导管与软管的耦接稳定可靠,提高产品使用安全性,进而提升产品的使用体验。
[0012]进一步的方案是,扭簧的数量为两个,压板的第一端设置有两个铰接座,两个铰接座之间具有容纳槽,且两个铰接座贯穿开设有相对设置的铰接孔,固定座在压板的铰接轴向上的相对两侧面分别外凸设置有铰接轴,且固定座位于容纳槽内,一个铰接孔可转动地套设在一个铰接轴上,且一个扭簧的簧圈可转动地套设在一个铰接轴上。
[0013]进一步的方案是,底板在压板的铰接轴向上位于固定座的两侧分别开设有定位槽,铰接座凸出设置有凸扣,凸扣可位于定位槽内以限制压板远离底板转动的角度。
[0014]进一步的方案是,软管的内孔直径从软管的第一端向软管的第二端逐渐缩小。
[0015]进一步的方案是,接头的外周面设置有螺纹,保护盖通过螺纹可拆卸方式套接在接头远离固定座的外接端上。
[0016]进一步的方案是,软管为硅胶管;和/或,软管的第二端的内孔呈锥形孔设置。
[0017]进一步的方案是,注射口包括依次相连接的射入段、锥形段和衔接段,射入段从射入段远离锥形段的第一端向锥形段逐渐缩小,锥形段从射入段的第二端向衔接段逐渐缩小,软管的第一端插入衔接段内并抵接在衔接段邻接锥形段的端面上,且软管的第一端内孔与锥形段邻接衔接段的开口对接。
[0018]进一步的方案是,插口包括依次相连接的嵌接段、第一导向段、第二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导管接头,包括底板、软管和压板,所述底板的内表面开设有第一限位槽,且所述底板在所述第一限位槽的长度方向上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固定座和连接座,所述固定座远离所述连接座的外端面凸出设置有用于连接注射器的接头;贯穿所述接头和所述固定座并与所述第一限位槽的第一端相连通开设有注射口,贯穿所述连接座并与所述第一限位槽的第二端相连通开设有插口,所述软管位于所述第一限位槽内,且所述软管的第一端插入所述注射口内,所述软管的第二端插入所述插口内,外接导管的一端可插入所述插口并插入所述软管的第二端内;所述压板的第一端与所述固定座铰接,所述压板的第二端外表面设有扣槽,所述连接座朝向所述固定座凸出设有弹性扣,所述弹性扣可扣合在所述扣槽内以将所述外接导管的一端与所述软管的第二端相插接的位置进行夹持固定,且所述压板的内表面可抵接在所述底板的内表面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接头还包括扭簧,所述扭簧的簧圈可转动地支撑在所述固定座上,且所述扭簧的第一扭臂抵压在所述底板的内表面上,所述扭簧的第二扭臂抵压在所述压板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管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扭簧的数量为两个,所述压板的第一端设置有两个铰接座,两个所述铰接座之间具有容纳槽,且两个所述铰接座贯穿开设有相对设置的铰接孔;所述固定座在所述压板的铰接轴向上的相对两侧面分别外凸设置有铰接轴,且所述固定座位于所述容纳槽内;一个所述铰接孔可转动地套设在一个所述铰接轴上,且一个所述扭簧的簧圈可转动地套设在一个所述铰接轴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管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在所述压板的铰接轴向上位于所述固定座的两侧分别开设有定位槽,所述铰接座凸出设置有凸扣,所述凸扣可位于所述定位槽内以限制所述压板远离所述底板转动的角度。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管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软管的内孔直径从所述软管的第一端向所述软管的第二端逐渐缩小。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管接头,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时勇唐逸帆林伟林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金导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