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动压缩机、空调系统和车辆
[0001]本技术涉及压缩机
,尤其是涉及一种电动压缩机、空调系统和车辆。
技术介绍
[0002]电动压缩机为车辆用制冷设备的核心部件,是一种效率高、噪声低且运转平稳的容积式压缩机,其作为第三代车载压缩机被广泛应用于汽车空调系统,近年来,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汽车对空调压缩机噪声、振动及耐久性等的要求进一步提高。电动压缩机,如涡旋压缩机、滚动转子压缩机等,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提供润滑油对电动压缩机内的摩擦副进行润滑,以减小摩擦副工作时产生的噪声。现有技术中,在电动压缩机内设置油分结构,油分结构用于对从电动压缩机的压缩腔排出的冷媒与润滑油的混合流体进行分离,然而,传统的压缩机油分结构需要配合高压壳排气口的尺寸及位置进行设计,且不同的制冷系统对排气口的要求不一致。同时,部分转子压缩机泵体结构会导致压缩组件设置在容纳腔中心,导致油分腔无法与排气口同轴布局。受限制于此,压缩机油分结构可能出现无法加工、直径偏小、油分插管无法安装等问题,无法达到最优的油分离效率,难以保证高负载工况等部分情况下的回油润滑要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压缩部件,所述压缩部件包括气缸、活塞和曲轴,所述活塞设于所述气缸内,所述曲轴与所述活塞相连以用于驱动所述活塞转动;壳体部件,所述壳体部件包括第一壳体,所述压缩部件的至少部分收纳于所述第一壳体内,所述第一壳体上形成有冷媒排出口,所述第一壳体设有油分腔,所述油分腔的油分入口与所述压缩部件的排气口连通,所述第一壳体的壳壁内形成有第一连通通道,所述油分腔的油分出口通过所述第一连通通道与所述冷媒排出口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上装配有油分外管,所述油分外管的内腔形成所述油分腔的至少部分。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分外管的下端具有渐缩管,且所述渐缩管的下端口形成为第一回油孔,所述第一回油孔的孔径小于所述油分腔的内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动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上具有上孔段和下孔段,所述油分外管的上下两端分别插配于所述上孔段和所述下孔段。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的外表面上具有与所述冷媒排出口间隔设置的安装口,所述油分外管适于沿自身轴线通过所述安装口装入所述第一壳体。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自身限定出所述油分腔。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动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分腔内的下部设有回油装置,所述回油装置上具有第一回油孔,所述第一回油孔的孔径小于所述油分腔的内径。8.根据权利要求3或7所述的电动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分腔的腔壁上具有第二回油孔,所述第二回油孔与所述第一回油孔连通。9.根据权利要求3或7所述的电动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分腔的上端与所述第一回油孔之间的轴向间距为L1,所述油分入口与所述第一回油孔之间的轴向间距为L2,所述油分腔内设有油分内管,所述油分内管的内腔形成为与所述油分出口连通的出气腔,所述油分内管与所述第一回油孔之间的轴向间距为L3,其中,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嘉晖,黎法运,杨开成,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威灵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