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片集成双线馈电的对数周期偶极子天线及加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无线通信
,尤其涉及一种基片集成双线馈电的对数周期偶极子天线及加工方法。
技术背景
[0002]随着我国无线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更加希望通信设备能够更加的智能化、多功能化,于是对通信设备的宽带化、小型化、抗干扰性等多方面提出要求。天线作为通信设备中辐射和接收无线信号的部件,也同样面临着宽带化、小型化的挑战。
[0003]基片集成双线技术(Substrate Integrated Double Line)作为一种无色散、宽带的三导体传输结构,支持奇模、偶模两种模式,横向与纵向的内导体排列方式在天线系统中展现了其广泛且灵活的运用,利用其两侧的金属化通孔形成封闭结构有利于防止电磁波在传输过程中的泄露。基片集成双线可以既实现高性能的微波和毫米波组件,又有利于实现天线的平面化与小型化设计。
[0004]对数周期天线由于宽带性能在雷达和通信系统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随着平面集成电路的发展,如何提供一种重量轻、低成本、易集成、低剖面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片集成双线馈电的对数周期偶极子天线,包括基片集成双线(20) 和对数周期偶极子,所述基片集成双线(20)包括金属内导体(1)以及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顶层金属地面(11)、中间体和底层金属地面(14),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体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上层介质基板(15)、上层粘合层(12)、中间层介质基板(16)、下层粘合层(13) 和下层介质基板(17),所述金属内导体(1)包括上层金属内导体(18)与下层金属内导体(19),所述上层金属内导体(18)位于上层粘合层(12)中,所述下层金属内导体(19)位于下层粘合层(13)中;所述中间体的后端向外延伸形成延伸体,所述延伸体与对数周期偶极子形成对数周期偶极子端射天线(25),所述对数周期偶极子包括间隔设置的多组矩形贴片组,所述矩形贴片组包括两个大小相等的矩形贴片,两个矩形贴片以金属内导体(1)为轴线对称设置;每组矩形贴片组中的一矩形贴片位于上层粘合层(12)中且均由上层金属内导体(18)进行馈电,另一矩形贴片位于下层粘合层(13)中且均由下层金属内导体(19)进行馈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片集成双线馈电的对数周期偶极子天线,其特征在于,多组矩形贴片组的长度从前到后逐渐变大;相邻矩形贴片组之间的距离从前到后逐渐变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片集成双线馈电的对数周期偶极子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片集成双线(20)上设有两排金属化通孔(2), 所述金属内导体(1)位于两排金属化通孔(2)的中间。4.根据权利要求1
‑
3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基片集成双线馈电的对数周期偶极子天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超表面结构,所述超表面结构位于延伸体的上层介质基板(15)上,所述超表面结构包括间隔设置的多组矩形贴片阵列组,所述矩形贴片阵列组位于相邻的矩形贴片组之间。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片集成双线馈电的对数周期偶极子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贴片组包括四组,四组矩形贴片组从前到后依次为:第一组大小相等的矩形贴片一(3)和矩形贴片二(7)、第二组大小相等的矩形贴片三(4)和矩形贴片四(8)、第三组大小相等的矩形贴片五(5)和矩形贴片六(9)、第四组大小相等的矩形贴片七(6)和矩形贴片八(10),所述矩形贴片一(3)、矩形贴片三(4)、矩形贴片五(5)和矩形贴片七(6)位于金属内导体(1)的同侧;所述矩形贴片一(3)、矩形贴片五(5)、矩形贴片四(8)和矩形贴片八(10) 位于上层粘合层(12)中且均由上层金属内导体(18)进行馈电,所述矩形贴片三(4)、矩形贴片七(6)、矩形贴片二(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颖春,倪超,丁俊,曹凯,许飚,印斯佳,王菲,刘颖,刘恒门,雎康,潘开国,潘国超,许伟欣,王壮,刘梦佳,童格格,秦立瑛,刘冰,张阳,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扬州供电分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