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静压预应力管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402342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8 10: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静压预应力管桩,包括第一管桩本体、第二管桩本体和装配底板,所述第一管桩本体的一端设置有插接部件,所述第二管桩本体的一端设置有协同部件,所述插接部件包括一组凹槽,一组所述凹槽中每个的内壁两侧之间均固定插设有内接杆,所述协同部件包括一组收纳槽,一组所述收纳槽的数量和凹槽相等,且每个收纳槽的内部尺寸均与衔接杆相适配,改善管桩间的连接方式,使得管桩在静压时,其受到的压力完全由其中一个管桩的顶部所承受,且管桩在下压过程中,若接桩处受左右掣肘力时,利用合金插杆和插槽连接所提供的支撑力,可充分将外力抵消,进而不会出现上层管桩发生脱离错位的稳定,提高管桩静压时的稳定性,减少返工的发生概率。的发生概率。的发生概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静压预应力管桩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管桩领域,更具体的,涉及一种静压预应力管桩法。

技术介绍

[0002]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可分为后张法预应力管桩和先张法预应力管桩,先张法预应力管桩是采用先张法预应力工艺和离心成型法制成的一种空心筒体细长混凝土预制构件,主要由圆筒形桩身、端头板和钢套箍等组成,管桩按混凝土强度等级或有效预压应力分为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和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预应力混凝土管桩代号为PC,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代号为PHC,薄壁管桩代号为PTC,PC桩的混凝土强度不得低于C60,薄壁管桩强度等级不得低于C60,PHC桩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得低于C80。
[0003]现有技术中,如中国专利申请号:CN 113774898 B公开的一种静压预应力管桩及其施工工艺,其包括批量预制的若干组钢管及连接件,各组钢管呈圆管状,各组钢管上下端部管壁的外周面上均凹设有环槽,使钢管呈阶梯轴结构,环槽靠近阶梯面的圆周上凹设有若干组等角度圆周分布的沉槽;连接件包括主管及与主管两端的圆周边沿一体连接的若干组板子,各组板子远离主管圆周边沿的一端绕主管的轴线呈放射状分布,各组板子朝向主管轴线的一侧端面上凸设有与沉槽形状配合的卡块;在自然状态下,各组卡块与主管轴线之间的距离不小于环槽外径的尺寸的一半,各组板子背离主管轴线的一侧端面上套设有抱箍,本申请提升了静压预应力管桩施工作业过程中接桩过程的效率,提升了成桩过程的施工速度。
[0004]但上述专利存在以下不足:
[0005]管桩成桩方法有多种,如锤击法、静压法、震动法、射水法、预钻孔法及中掘法等,由于静压法具备震动幅度小和噪声释放量低的特点,进而适应市区施工需要,上述专利所涉及的管桩,在进行接桩时,通过预设多个板子,采用捆扎的方式将其覆盖到两个管桩的连接处,且板子捆扎完成后可以管壁形成共面,保证连接部件在管桩压覆时不会产生干扰,具有降低接桩难度提高接桩效率的特点,但仍存在一些不足,如板子支撑力有限,且板子与管壁间的连接强度取决于捆扎部件,当静压管桩时,管桩底部若遇到较为坚硬的土层时,接桩处会承受较大的压力,并存在错位的趋势,此时外力若超出捆扎部件的最大受力范围后,会导致多块板子直接崩裂,而接桩的两根管桩则直接失去联系。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出一种静压预应力管桩,通过第一管桩本体和第二管桩本体中的插接部件和协同部件,在其中一个管桩内衬中焊接多个合金插杆,同时在对应的管桩的内衬中焊接数量相等的插槽,为增加两者管桩外围的强度,并在两个管桩的混凝土层中预设凹槽和收纳槽,且两组的数量相等,并且在凹槽的内部活动设置衔接杆,当合金插杆完全插入进插槽的内部后,此时两个管桩便充分接触,再将每个衔接杆依次推入进收纳槽的内部,并与管壁混凝土层形成共面,此种连接方式
可抵消管桩在下压过程中,接桩处所受到的左右掣肘力。
[0007]为达此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8]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静压预应力管桩,包括第一管桩本体、第二管桩本体和装配底板,所述第一管桩本体的一端设置有插接部件,所述第二管桩本体的一端设置有协同部件;
[0009]所述装配底板的顶部分别设置有夹持机构和水平转移机构,所述装配底板的底部设置有机械传动机构;
[0010]所述装配底板的顶部开设有两个矩形凹槽,两个所述矩形凹槽中每个的内壁两侧之间均固定插设有金属滑杆。
[0011]所述插接部件包括一组凹槽,一组所述凹槽中每个的内壁两侧之间均固定插设有内接杆,一组所述内接杆中每个的外表壁均活动套设有衔接杆,一组所述衔接杆的外表壁均焊接有定位扣,所述第一管桩本体的内表壁焊接有一组基座,一组所述基座的内部均固定插设有合金插杆;
[0012]所述协同部件包括一组收纳槽,一组所述收纳槽的数量和凹槽相等,且每个收纳槽的内部尺寸均与衔接杆相适配,所述第二管桩本体的内表壁焊接有一组空心筒,且一组空心筒的数量和基座相等,并且每个空心筒的内径大小均与合金插杆相适配,一组所述收纳槽中每个的内表壁均预设有插槽,一组所述插槽中每个的内径大小均与定位扣相适配。
[0013]在本专利技术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夹持机构包括第一加强板,所述第一加强板的底部固定安装在装配底板的底部,所述第一加强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一安装套筒,所述第一安装套筒的内部设置有一组第一弧形板,所述第一安装套筒的外表壁固定插设有一组第一气动杆,一组所述第一气动杆的输出端分别固定插设在第一弧形板的内部,设置第一气动杆,可带动第一弧形板进行移动,当第一管桩本体横向插入进第一安装套筒中后,第一弧形板在第一气动杆的作用下其内壁紧紧贴附在第一管桩本体的外壁,用于对第一管桩本体的夹持和固定。
[0014]在本专利技术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水平转移机构包括T型架,所述T型架活动套设在两个金属滑杆的外表壁之间,所述T型架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二支撑板的顶部固定套设有第二安装套筒,所述第二安装套筒的内部设置有一组第二弧形板,所述第二安装套筒的外表壁固定插设有一组第二气动杆,一组所述第二气动杆的输出端分别固定插设在第二弧形板的内部,设置第二气动杆,可带动第二弧形板进行移动,当第二管桩本体横向插入进第二安装套筒中后,第二弧形板在第二气动杆的作用下其内壁紧紧贴附在第二管桩本体的外壁,用于对第二管桩本体的夹持和固定。
[0015]在本专利技术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所述装配底板的后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二加强板,所述第二加强板的外表壁焊接有L型架,所述L型架的内部固定插设有一组电动伸缩杆,一组所述电动伸缩杆的输出端均固定插设在第二支撑板的内部,设置电动伸缩杆,当启动电动伸缩杆后可对第二支撑板的一侧施加推力,匀速带动第二安装套筒中的第二管桩本体水平移动。
[0016]在本专利技术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机械传动机构包括嫁接板,所述嫁接板的顶部固定安装在装配底板的底部,所述嫁接板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连接套环,所述连接套环的内表壁固定插设有伺服电机,设置伺服电机,可为抚平套筒的移动提供动力支持。
[0017]在本专利技术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所述装配底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衔接板,所述衔接
板的内部开设有安装孔洞,所述安装孔洞的内表壁固定安装有轴承,所述轴承的内轴内表壁和伺服电机的输出端之间固定安装有螺纹杆,利用轴承的特性,当启动伺服电机后,螺纹杆可在装配底板的底部匀速转动。
[0018]在本专利技术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所述伺服电机的外表壁固定安装有限位套筒,所述螺纹杆的外表壁活动置于限位套筒的内部,设置限位套筒,有效限制螺纹杆转动时产生的左右晃动幅度,以提高伺服电机做工时的稳定性。
[0019]在本专利技术较佳的技术方案中,两个所述金属滑杆的外表壁之间活动套设有外接架,所述外接架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抚平套筒,所述外接架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内部预设有螺纹孔洞,且连接板通过螺纹孔洞与螺纹杆的外表壁旋转连接,设置螺纹孔洞,利用与其旋转连接的螺纹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静压预应力管桩,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管桩本体(1)、第二管桩本体(2)和装配底板(5),所述第一管桩本体(1)的一端设置有插接部件(3),所述第二管桩本体(2)的一端设置有协同部件(4);所述装配底板(5)的顶部分别设置有夹持机构(6)和水平转移机构(7),所述装配底板(5)的底部设置有机械传动机构(8);所述装配底板(5)的顶部开设有两个矩形凹槽(9),两个所述矩形凹槽(9)中每个的内壁两侧之间均固定插设有金属滑杆(10)。所述插接部件(3)包括一组凹槽(301),一组所述凹槽(301)中每个的内壁两侧之间均固定插设有内接杆(302),一组所述内接杆(302)中每个的外表壁均活动套设有衔接杆(303),一组所述衔接杆(303)的外表壁均焊接有定位扣(304),所述第一管桩本体(1)的内表壁焊接有一组基座(305),一组所述基座(305)的内部均固定插设有合金插杆(306);所述协同部件(4)包括一组收纳槽(401),一组所述收纳槽(401)的数量和凹槽(301)相等,且每个收纳槽(401)的内部尺寸均与衔接杆(303)相适配,所述第二管桩本体(2)的内表壁焊接有一组空心筒(402),且一组空心筒(402)的数量和基座(305)相等,并且每个空心筒(402)的内径大小均与合金插杆(306)相适配,一组所述收纳槽(401)中每个的内表壁均预设有插槽(403),一组所述插槽(403)中每个的内径大小均与定位扣(304)相适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压预应力管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机构(6)包括第一加强板(601),所述第一加强板(601)的底部固定安装在装配底板(5)的底部,所述第一加强板(60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一支撑板(602),所述第一支撑板(602)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一安装套筒(603),所述第一安装套筒(603)的内部设置有一组第一弧形板(604),所述第一安装套筒(603)的外表壁固定插设有一组第一气动杆(605),一组所述第一气动杆(605)的输出端分别固定插设在第一弧形板(604)的内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压预应力管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转移机构(7)包括T型架(701),所述T型架(701)活动套设在两个金属滑杆(10)的外表壁之间,所述T型架(70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二支撑板(702),所述第二支撑板(702)的顶部固定套设有第二安装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平波唐雪平王敏谢超贺楚衡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省衡洲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