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伏配电网承载力评估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402340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8 10: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光伏配电网承载力评估方法及装置,首先,选取光伏配电网承载力的评估指标,运用改进的层次分析法求取主观权重、改进的熵权法求客观权重;然后,采用线性加权法并结合当前光伏配电网现状组合成综合权重来确定指标综合权重,以弥补单一赋权带来的不足;最后,采用模糊综合分析法求出综合评分,根据隶属度理论和因素集合构成模糊综合评测数学模型,再通过结合指标综合权重得到单个监测点承载力的评估结果。本发明专利技术为克服分布式光伏接入所导致的传统配电网运行评估方法存在的困难,对分布式光伏配电网承载力评估方法进行研究,高效准确,更加符合实际需求。更加符合实际需求。更加符合实际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伏配电网承载力评估方法及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光伏配电网承载力的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改进的APH(层次分析法)

熵权法

模糊综合分析的光伏配电网承载力评估方法及装置。
技术背景
[0002]随着电力体制改革,新能源也在进一步发展建设,为了应对气候环境变化的挑战,许多国家开始大力发展清洁能源。我国的光伏装机容量将迎来进一步的快速增长。然而,随着光伏电站并网数量的不断增加,给电网带来的问题也逐渐凸显。光伏发电对电网的电能质量影响是其中重要问题,电能质量问题可以导致用电设备故障或不能正常工作,严重的时候甚至影响电网的稳定运行,针对光配电网的承载力的研究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
[0003]目前优多种综合评估的方法,如:层次分析法、模糊数学法、概率统计和矢量,代数法、人工神经网络法等,这些数学分析方法虽对一般性综合评估体系的建立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由于光伏配电网自身特性问题,这些方法均存在一些待完善之处。利用层次分析法解决实际问题时,大部分只采用其中一种方法求得权重,而不同的计算方法可能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伏配电网承载力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建立光伏配电网承载力评估指标体系;S2、计算评估指标的主观权重;S3、计算评估指标的客观权重;S4、结合主观权重和客观权重,计算指标综合权重;S5、根据光伏配电网承载力评估指标建立因素集;S6、将光伏配电网承载力划分,建立评语集;S7、结合综合权重、因素集以及评语集,通过模糊综合分析法求出综合评分,得到光伏配电网承载力优劣评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伏配电网承载力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的评估指标包括3个维度的7个指标,其中,3个维度因素集合B
i
={B1(电能质量指标),B2(安全性指标),B3(灵活性指标)};7个指标因素集合B
ij
={B
11
(电压偏差),B
12
(反向负载率),B
13
(三相不平衡),B
21
(变压器容量),B
22
(短路容量),B
31
(负荷转化功率),B
32
(净负荷最大允许波动率)};其中,i为维度层,j为指标层。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伏配电网承载力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包括以下步骤:S21、建立判断矩阵A:式中,n为光伏配电网承载能力评估指标个数,a
ij
表示指标i对指标j的重要程度;S22、计算主观权重:对判断矩阵A采用算术平均法、几何平均法和特征值法三中不同的计算方法计算权重,再求平均权重作为主观权重θ:θ=[θ
1 θ2ꢀ…ꢀ
θ
n
]At=λ
max
t式中:θ
i
表示承载力在指标i的主观权重,λ
max
为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值,t为最大特征值的特征向量;S23、一致性检验,当满足一致性比率CR<0.1时,判断矩阵的检验通过;若没有通过一致性检验,重新修改判断矩阵A,并重复S21

S23,直到达到一致性检验通过为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伏配电网承载力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评估指标的客观权重通过熵权法计算获得,具体包括:步骤S31、先对光伏配电网承载力评估数据矩阵X进行平方极差法处理得到评估指标矩阵Y,求各个监测点在各个评估指标下的比重P
ij
;其中:其中:第i个评价对象的第j个光伏配电网承载力评估指标开方极差法数据值y
ij
为:各个评价对象对在各指标下的比重P
ij
为:式中:n为光伏配电网承载力评估指标个数;m为监测点的个数;x
ij
为第i个评价对象的第j个光伏配电网承载力评估指标的实测值;y
ij
为第i个监测点的第j个光伏配电网承载力评估指标平方极差法数据值;max(x
j
),min(x
j
)分别为第j个光伏配电网承载力评估指标不同监测点的最大与最小值;步骤S32、再通过求取光伏配电网承载力评估指标的信息熵来计算每个光伏配电网承载力评估指标的信息熵权重ω
j
,得到评估指标的客观权重ω;其中:ω=[ω
1 ω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宸周竞刘恒门詹昕于翔李培培刘钰阮文青张炜崔惠马潇男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