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设备及其用于分散受力面的分力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398577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8 10: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设备及其用于分散受力面的分力架,所述分力架包括若干个第一板体和若干个第二板体,第一板体与第二板体相互交叉以形成架体结构,架体结构的顶面上设有多个带槽板,带槽板对称分布以组成定位结构,架体结构的底面上设有多个支撑板,支撑板对称分布以组成支撑结构。所述设备包括所述的用于分散受力面的分力架。所述用于分散受力面的分力架放置在设备与高架地板之间,多个支撑板相互配合形成支撑结构,以使分力架更多接触高架地板,接触面积大大增加,设备的重量分散作用在高架地板上,每块高架地板所承受的重量将大大减少,有助于提高高架地板的使用寿命。有助于提高高架地板的使用寿命。有助于提高高架地板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设备及其用于分散受力面的分力架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支撑架
,具体涉及一种设备及其用于分散受力面的分力架。

技术介绍

[0002]设备是指工业购买者用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工业产品,包括固定设备和辅助设备等。在一些使用场景中,设备直接放置于高架地板上,由于接触的高架地板数量少,施加于每块高架地板的重量就会很大,甚至超过高架地板的承重,出现损坏后需要进行修复工作,一方面需要投入人力物力,增加了生产成本,另一方面需要移动设备并造成设备停机,容易造成减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设备及其用于分散受力面的分力架,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5]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分散受力面的分力架,包括若干个第一板体和若干个第二板体,其中,第一板体沿第一方向设置,相邻第一板体间隔设置且相互平行,第二板体沿第二方向设置,相邻第二板体间隔设置且相互平行,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相交;
[0006]第一板体与第二板体相互交叉以形成架体结构,架体结构的顶面上设有多个带槽板,带槽板对称分布以组成定位结构,架体结构的底面上设有多个支撑板,支撑板对称分布以组成支撑结构。
[0007]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具有多个交叉点,带槽板位于交叉点上。
[0008]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支撑板包括底板和地脚螺栓,底板通过地脚螺栓与架体结构相连。
[0009]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之间的夹角为45度

90度。
[0010]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之间的夹角为90度。
[0011]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板体设有两个,第二板体设有七个,且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均选用250mm
×
150mm的型钢。
[0012]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带槽板设有六个,支撑板设有三十五个,相应地,每个第二板体的底面上间隔设有七个所述支撑板,其中两个支撑板位于第一板体与第二板体交叉点处。
[0013]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设备,包括所述的用于分散受力面的分力架。
[0014]有益效果:
[0015]所述用于分散受力面的分力架放置在设备与高架地板之间,多个支撑板相互配合形成支撑结构,以使分力架更多接触高架地板,接触面积大大增加,设备的重量分散作用在高架地板上,每块高架地板所承受的重量将大大减少,有助于提高高架地板的使用寿命,减
少了后期维护的成本,也解决了高架地板修复导致设备移动和停产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一种用于分散受力面的分力架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支撑板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一种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
[0020]1、第一板体;2、第二板体;3、带槽板;4、支撑板;41、底板;42、地脚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或现有技术的描述对本专利技术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关于附图结构的描述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例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专利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
[0022]实施例:
[0023]针对于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在此提出一种用于分散受力面的分力架,所述分力架放置在设备与高架地板之间,多个支撑板4相互配合形成支撑结构,以使分力架更多接触高架地板,接触面积大大增加,设备的重量分散作用在高架地板上,每块高架地板所承受的重量将大大减少,有助于提高高架地板的使用寿命,减少了后期维护的成本,也解决了高架地板修复导致设备移动和停产的问题。
[0024]如图1

图3所示,一种用于分散受力面的分力架,包括若干个第一板体1和若干个第二板体2,其中,第一板体1沿第一方向设置,相邻第一板体1间隔设置且相互平行,第二板体2沿第二方向设置,相邻第二板体2间隔设置且相互平行,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相交;
[0025]第一板体1与第二板体2相互交叉以形成架体结构,架体结构的顶面上设有多个带槽板3,带槽板3对称分布以组成定位结构,架体结构的底面上设有多个支撑板4,支撑板4对称分布以组成支撑结构。
[0026]架体结构由第一板体1和第二板体2组成,一方面通过增减第一板体1和第二板体2各自的数量来形成不同规格的架体结构,以搭配不同型号的设备,另一方面为定位结构和支撑结构提供安装空间,具体来说,定位结构位于架体结构的顶面上,支撑结构位于架体结构的底面上。
[0027]定位结构选用带槽板3,带槽板3上设有槽体结构,设备底面的地脚插接在槽体结构内,既可以实现定位,提高安装的速度,又可以阻止设备移动,提高设备的稳定性。支撑结构为多个分散设置的支撑板4,有效扩大了接触面积,以起到保护作用。同时,带槽板3和支撑板4均对称分布,使所述分力架结构对称,不会出现局部应力集中的现象,以保护分力架。
[0028]工作时,首先根据设备型号选择相应规格的分力架,分力架放置在高架地板上,再将设备放置到分力架上。
[0029]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板体1和第二板体2具有多个交叉点,带槽板3位于交叉点上。基于上述设计方案,交叉点处结构强度相对更高,带槽板3放置在交叉点处有助
于保证分力架的使用寿命。
[0030]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支撑板4包括底板41和地脚螺栓42,底板41通过地脚螺栓42与架体结构相连。基于上述设计方案,底板41可以构造为任意合适的形状,地脚螺栓42为现有的标准件,可以选择任意合适的市售型号。
[0031]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之间的夹角为45度

90度。基于上述设计方案,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之间的夹角也即是第一板体1与第二板体2之间的夹角,可以根据实际使用要求选择任意合适的角度,本专利技术对此并不作任何限制。
[0032]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之间的夹角为90度。基于上述设计方案,第一板体1和第二板体2相互垂直,生产制造过程中更容易对正和加工,有效降低了所述分力架的使用成本。
[0033]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如图1所示,第一板体1设有两个,第二板体2设有七个。基于上述设计方案,也可以在两个第一板体1、七个第二板体2的基础上对数量进行增减,以更好适配所承载的设备。
[0034]可选地,第一板体1和第二板体2均选用250mm
×
150mm的型钢,其中,型钢是一种有一定截面形状和尺寸的条型钢材,根据断面形状,型钢分简单断面型钢和复杂断面型钢(异型钢)。前者指方钢、圆钢、扁钢、角钢、六角钢等;后者指工字钢、槽钢、钢轨、窗框钢、弯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分散受力面的分力架,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个第一板体(1)和若干个第二板体(2),其中,第一板体(1)沿第一方向设置,相邻第一板体(1)间隔设置且相互平行,第二板体(2)沿第二方向设置,相邻第二板体(2)间隔设置且相互平行,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相交;第一板体(1)与第二板体(2)相互交叉以形成架体结构,架体结构的顶面上设有多个带槽板(3),带槽板(3)对称分布以组成定位结构,架体结构的底面上设有多个支撑板(4),支撑板(4)对称分布以组成支撑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分散受力面的分力架,其特征在于,第一板体(1)和第二板体(2)具有多个交叉点,带槽板(3)位于交叉点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分散受力面的分力架,其特征在于,支撑板(4)包括底板(41)和地脚螺栓(42),底板(41)通过地脚螺栓(42)与架体结构相连。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鲁国涛程亮朱建华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博示电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