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茶叶全生命周期的碳足迹核算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6396613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8 10: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茶叶全生命周期的碳足迹核算方法及系统,包括确定茶叶全生命周期的核算范围为种植、加工、包装、运输、消费和处理环节;采集各环节碳排放项目和碳排放源的碳排放因子,建立茶叶全生命周期碳排放因子库;采集茶叶全生命周期各环节的背景信息和碳排放项目的投入信息;将投入信息进行数据整理,转换成可直接匹配碳排放因子的活动数据,根据碳排放因子库获取各环节的碳排放项目的碳排放因子;根据背景信息、碳排放因子和活动数据构建碳排放核算模型,并核算各环节背景信息对应的碳排放,获取茶叶全生命周期碳足迹;本发明专利技术填补了关于茶叶全生命周期碳足迹核算方法及系统的空白,降低茶叶全生命周期碳足迹核算难度和核算时间。度和核算时间。度和核算时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茶叶全生命周期的碳足迹核算方法及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碳足迹
,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茶叶全生命周期的碳足迹核算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未来低碳生产将是发展趋势,产品碳足迹核算可量化产品生命周期中产生的碳排放,可为产品碳中和的认证提供数据支撑。一般而言对产品碳足迹的核算是对其全生命周期的核算,即从原材料的获取到被回收处理的整个过程产生的碳排放,由于涉及到很多过程环节这就导致了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对数据收集和筛选,并且由于不同行业企业之间的实际生产情况不同,其核算范围的选取也将有所不同,这些都将增加核算难度和影响核算结果。
[0003]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如公开号为CN114626628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碳排放核算系统及其核算方法》,包括:信息匹配模块、数据采集模块、碳排放核算模块、碳排放分析模块与碳排放管理模块。该核算系统实现了不同行业企业的碳核算,纳入了碳配额等碳交易信息,节约了企业的核算成本与时间,但该系统主要是针对具有一定生产规模的企业而设计的系统,对于以小农户生产为主的农业来说不具有普适性,同时该系统缺少对产品碳足迹进行全生命周期分析。
[0004]目前,国内尚无对茶叶进行全生命周期碳足迹核算系统,茶叶既是农产品也是食品,所以茶叶的生产过程与一般的农产品有所差异,既有在田间地头的种植过程,也有在室内工厂的机器加工过程,因此在实际核算过程中难以准确区分核算项目增加了核算人员的难度。
[0005]因此,如何提供一种茶叶全生命周期的碳足迹核算方法及系统,以减少对茶叶碳核算的复杂性,降低核算门槛,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茶叶全生命周期的碳足迹核算方法及系统
[000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8]一种茶叶全生命周期的碳足迹核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9]S1.确定茶叶全生命周期的核算系统边界,所述核算系统边界划分为种植、加工、包装、运输、消费和处理六个环节;
[0010]S2.采集各环节的碳排放项目和所述碳排放项目对应的碳排放源;
[0011]S3.根据碳排放项目和所述碳排放源建立茶叶全生命周期碳排放因子库;
[0012]S4.采集茶叶全生命周期各环节的背景信息和现场碳排放项目的投入信息;
[0013]S5.将所述投入信息进行数据整理,转换成可直接匹配碳排放因子的活动数据,根据所述茶叶全生命周期碳排放因子库获取各环节的所述现场碳排放项目的碳排放因子;
[0014]S6.根据所述背景信息、所述碳排放因子和所述活动数据构建碳排放核算模型
[0015]S7.利用所述碳排放核算模型核算各环节所述背景信息对应的碳排放,获取茶叶全生命周期碳足迹。
[0016]优选的,所述的一种茶叶全生命周期的碳足迹核算方法,还包括S8当采集的现场碳排放项目不在茶叶全生命周期碳排放因子库中时,自定义添加碳排放项目和对应碳排放因子。
[0017]优选的,S4的具体内容为:
[0018]种植环节,所述背景信息包括种植地、茶树年龄、年产量和基准年,所述投入信息包括肥料总用量,单位面积农药用量,施药面积,修剪面积,采摘面积,灌溉面积和设备能源投入量;
[0019]加工环节,所述背景信息包括茶厂名称、茶叶名称、每台加工设备单位时间的茶叶加工量,每天加工设备的运行时长和全年加工天数,所述投入信息包括设备单位时间内的能源投入,包括设备功率、煤炭用量、颗粒用量和天然气用量;
[0020]包装环节,所述背景信息包括为茶叶包装量,所述投入信息包括包装材料用量;
[0021]运输环节,所述背景信息包括运往地、运输距离和运输重量,所述投入信息包括运输次数;
[0022]消费环节,所述背景信息包括消费所在地、向销往地销售的茶叶量,所述投入信息包括茶叶用量和热水量;
[0023]处理环节,所述背景信息包括消费所在地、向销往地销售的茶叶量,所述投入信息包括茶叶处理量,以茶叶销往消费地的茶叶量作为处理量。
[0024]优选的,S5中将所述投入信息进行数据整理,转换成可直接匹配碳排放因子的活动数据的具体内容包括:
[0025](1)种植环节的各碳排放项目中的活动数据:
[0026]AD
肥料i
=Fer
i
×
Nut
i
[0027]其中,AD
肥料i
为i肥料活动数据,Fer
i
为i肥料总用量,Nut
i
为i肥料对应的肥料折纯比例,i为肥料的种类;
[0028]AD
农药i
=Pes
i
×
Are
i
[0029]其中,AD
农药i
为i农药活动数据,Pes
i
为i农药单位面积用量,Are
i
为i农药施用面积,i为农药类别;
[0030]AD
修剪i
=Pru
i
×
CP
i
[0031]其中,AD
修剪i
为i修剪机活动数据,Pru
i
为i修剪机修剪面积,CP
i
为i修剪机单位面积能耗,i为修剪机类型;
[0032][0033]其中,AD
采摘i
为i采摘机活动数据,Pic
i
为i采摘机采摘面积,Ef
i
为i采摘机单位时间工作采摘面积,Ct
i
为采摘机单位时间能耗,i为采摘机类型;
[0034]灌溉活动数据AD
灌溉
等于灌溉面积;
[0035]其它投入活动数据AD
其它
等于设备能源用量。
[0036](2)加工环节的加工活动数据:
[0037]AD
加工ji
=P
ji
×
T
ji
[0038]其中,AD
加工ji
为j项目i设备活动数据,P
ji
为j项目i机器单位时间能耗,T
ji
为j 项目i设备平均一天加工时长;
[0039](3)包装环节,在包装碳排放项目中塑料编织袋、瓦楞纸箱和塑料包装的活动数据AD为材料用量,散装和其它包装的AD为茶叶包装量;
[0040](4)运输环节的活动数:
[0041]AD
运输ji
=W
ji
×
t
ji
[0042]其中,AD
运输ji
为运输中投入品的活动数据,W
ji
运输距离,t
ji
为运输次数,j 和i分别为运输项目和运输工具;
[0043](5)消费环节的活动数据:
[0044]AD
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茶叶全生命周期的碳足迹核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确定茶叶全生命周期的核算系统边界,所述核算系统边界划分为种植、加工、包装、运输、消费和处理六个环节;S2.采集各环节的碳排放项目和所述碳排放项目对应的碳排放源;S3.根据碳排放项目和所述碳排放源建立茶叶全生命周期碳排放因子库;S4.采集茶叶全生命周期各环节的背景信息和现场碳排放项目的投入信息;S5.将所述投入信息进行数据整理,转换成可直接匹配碳排放因子的活动数据,根据所述茶叶全生命周期碳排放因子库获取各环节的所述现场碳排放项目的碳排放因子;S6.根据所述背景信息、所述碳排放因子和所述活动数据构建碳排放核算模型;S7.利用所述碳排放核算模型核算各环节所述背景信息对应的碳排放,获取茶叶全生命周期碳足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茶叶全生命周期的碳足迹核算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S8当采集的现场碳排放项目不在茶叶全生命周期碳排放因子库中时,自定义添加碳排放项目和对应碳排放因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茶叶全生命周期的碳足迹核算方法,其特征在于,S4的具体内容为:种植环节,所述背景信息包括种植地、茶树年龄、年产量和基准年,所述投入信息包括肥料总用量,茶树种植面积,单位面积农药用量,施药面积,修剪面积,采摘面积,灌溉面积和设备能源投入量;加工环节,所述背景信息包括茶厂名称、茶叶名称、每台加工设备单位时间的茶叶加工量,每天加工设备的运行时长和全年加工天数,所述投入信息包括设备单位时间内的能源投入,包括设备功率、煤炭用量、颗粒用量和天然气用量;包装环节,所述背景信息包括为茶叶包装量,所述投入信息包括包装材料用量;运输环节,所述背景信息包括运往地、运输距离和运输重量,所述投入信息包括运输次数;消费环节,所述背景信息包括消费所在地、向销往地销售的茶叶量,所述投入信息包括茶叶用量和热水量;处理环节,所述背景信息包括消费所在地、向销往地销售的茶叶量,所述投入信息包括茶叶处理量,以茶叶销往消费地的茶叶量作为处理量。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茶叶全生命周期的碳足迹核算方法,其特征在于,S5中将所述投入信息进行数据整理,转换成可直接匹配碳排放因子的活动数据的具体内容包括:(1)种植环节的各碳排放项目中的活动数据:AD
肥料i
=Fer
i
×
Nut
i
其中,AD
肥料i
为i肥料活动数据,Fer
i
为i肥料总用量,Nut
i
为i肥料对应的肥料折纯比例,i为肥料的种类;AD
农药i
=Pes
i
×
Are
i
其中,AD
农药i
为i农药活动数据,Pes
i
为i农药单位面积用量,Are
i
为i农药施用面积,i为农药类别;AD
修剪i
=Pru
i
×
CP
i
其中,AD
修剪i
为i修剪机活动数据,Pru
i
为i修剪机修剪面积,CP
i
为i修剪机单位面积能耗,i为修剪机类型;其中,AD
采摘i
为i采摘机活动数据,Pic
i
为i采摘机采摘面积,Ef
i
为i采摘机单位时间工作采摘面积,Ct
i
为采摘机单位时间能耗,i为采摘机类型;灌溉活动数据AD
灌溉
等于灌溉面积;其它投入活动数据AD
其它
等于设备能源用量。(2)加工环节的加工活动数据:AD
加工ji
=P
ji
×
T
ji
其中,AD
加工ji
为j项目i设备活动数据,P
ji
为j项目i机器单位时间能耗,T
ji
为j项目i设备平均一天加工时长;(3)包装环节,在包装碳排放项目中塑料编织袋、瓦楞纸箱和塑料包装的活动数据AD为材料用量,散装和其它包装的AD为茶叶包装量;(4)运输环节的活动数:AD
运输i
=W
ji
×
t
ji
其中,AD
运输ji
为运输中投入品的活动数据,W
ji
运输距离,t
ji
为运输次数,j和i分别为运输项目和运输工具;(5)消费环节的活动数据:AD
消费
=C

×
E
能源i
其中,AD
消费
为消费中泡茶活动数据,C

为饮茶热水量,设置默认值为1,E
能源i
为热水能耗,分为电能和天然气;(6)处理环节的活动数据:AD
处理I
=I
j
×
TeaAD
处理L
=L
j
×
Tea式中,AD
处理I
和AD
处理L
分别为处理方式的活动数据,I
j
为焚烧处理比例,L
j
为填埋处理比例,Tea为茶渣处理量,j为处理所在城市。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茶叶全生命周期的碳足迹核算方法,其特征在于,S6中所述碳排放核算模型满足如下关系:E
j
=∑
j
AD
ji
×
EF
i
其中,E
j
为j碳排放项目的碳排放量,AD
ji<...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迎春何明宝李阔马欣许吟隆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