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量负荷调整方法、装置、设备、计算机介质和程序产品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396052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8 10:01
本公开的实施例公开了电量负荷调整方法、装置、设备、计算机介质和程序产品。该方法的一具体实施方式包括:采集目标电力用户在预设时间段内的电量信息序列;对电量信息序列中的每个电量信息进行主成分分析处理,以生成主成分电量信息,得到主成分电量信息序列;将主成分电量信息序列输入至预先训练的电量预警模型中,得到电量预警结果;响应于电量预警结果包括的预测用电量处于优化电量区间,根据目标电力用户在第一历史时间段内的历史电量信息序列,生成电量调整合约信息;根据电量调整合约信息,对目标电力用户对应的电量负荷进行调整。该实施方式避免了在突然断电的状态下,所造成的电力设备的损坏。造成的电力设备的损坏。造成的电力设备的损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量负荷调整方法、装置、设备、计算机介质和程序产品


[0001]本公开的实施例涉及计算机
,具体涉及电量负荷调整方法、装置、设备、计算机介质和程序产品。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工业以及低负荷用户对电力需求逐年提高,用电总量飞速增长,电网运行稳定性也受到了极大的影响。目前,对工业用户使用的电量负荷进行调整,通常采用的方式为:当工业用户的日用电量达到预设阈值时,对工业用户进行告警或停电处理。
[0003]然而,采用上述方式通常会存在以下技术问题:第一,通过日用电量对工业用户告警或停电处理,对工业用户使用的电量负荷的调整不准确,且突然断电的状态下,容易造成电力设备损坏;第二,对工业用户进行电量监测的方式过于单一,导致在进行电量调控(停电处理)时,无法根据工业用户的实际用电情况进行调整,在突然断电时,容易造成安全隐患。
[0004]该
技术介绍
部分中所公开的以上信息仅用于增强对本专利技术构思的背景的理解,并因此,其可包含并不形成本国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公开的内容部分用于以简要的形式介绍构思,这些构思将在后面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被详细描述。本公开的内容部分并不旨在标识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或必要特征,也不旨在用于限制所要求的保护的技术方案的范围。
[0006]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提出了电量负荷调整方法、装置、电子设备、计算机可读介质和程序产品,来解决以上
技术介绍
部分提到的技术问题中的一项或多项。
[0007]第一方面,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量负荷调整方法,该方法包括:采集目标电力用户在预设时间段内的电量信息序列;对上述电量信息序列中的每个电量信息进行主成分分析处理,以生成主成分电量信息,得到主成分电量信息序列;将上述主成分电量信息序列输入至预先训练的电量预警模型中,得到电量预警结果;响应于上述电量预警结果包括的预测用电量处于优化电量区间,根据上述目标电力用户在第一历史时间段内的历史电量信息序列,生成电量调整合约信息;根据上述电量调整合约信息,对上述目标电力用户对应的电量负荷进行调整。
[0008]第二方面,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量负荷调整装置,装置包括:采集单元,被配置成采集目标电力用户在预设时间段内的电量信息序列;分析单元,被配置成对上述电量信息序列中的每个电量信息进行主成分分析处理,以生成主成分电量信息,得到主成分电量信息序列;输入单元,被配置成将上述主成分电量信息序列输入至预先训练的电量预警模型中,得到电量预警结果;生成单元,被配置成响应于上述电量预警结果包括的预测用电量处于优化电量区间,根据上述目标电力用户在第一历史时间段内的历史电量信息
序列,生成电量调整合约信息;调整单元,被配置成根据上述电量调整合约信息,对上述目标电力用户对应的电量负荷进行调整。
[0009]第三方面,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存储装置,其上存储有一个或多个程序,当一个或多个程序被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使得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上述第一方面任一实现方式所描述的方法。
[0010]第四方面,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中,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第一方面任一实现方式所描述的方法。
[0011]第五方面,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在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第一方面任一实现方式所描述的方法。
[0012]本公开的上述各个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电量负荷调整方法,可以准确地监测工业用户的电量使用情况。从而,在对工业用户的电量负荷进行调整时,避免电力设备的损坏。具体来说,容易造成电力设备损坏的原因在于:通过日用电量对工业用户告警或停电处理,对工业用户使用的电量负荷的调整不准确,且突然断电的状态下,容易造成电力设备损坏。基于此,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电量负荷调整方法,首先,采集目标电力用户在预设时间段内的电量信息序列。由此,可以细分目标电力用户在预设时间段内的电量使用情况,便于后续进行电量调整。其次,对上述电量信息序列中的每个电量信息进行主成分分析处理,以生成主成分电量信息,得到主成分电量信息序列。由此,可以解析出电量信息中电量的主要成分,便于后续解析电量的实际使用情况。接着,将上述主成分电量信息序列输入至预先训练的电量预警模型中,得到电量预警结果。由此,可以准确地解析出目标电力用户在预设时间段内的电量使用情况(电量预警结果)。然后,响应于上述电量预警结果包括的预测用电量处于优化电量区间,根据上述目标电力用户在第一历史时间段内的历史电量信息序列,生成电量调整合约信息。由此,在目标电力用户的电量处于优化电量区间时,可以根据目标电力用户的历史电量使用情况,签订电量调整合约(电量调整合约信息)。最后,根据上述电量调整合约信息,对上述目标电力用户对应的电量负荷进行调整。由此,可以根据生成的电量调整合约信息对目标电力用户对应的电量负荷进行调整。从而,避免对工业用户的电量负荷的调整不准确。也避免了在突然断电的状态下,所造成的电力设备的损坏。
附图说明
[0013]结合附图并参考以下具体实施方式,本公开各实施例的上述和其他特征、优点及方面将变得更加明显。贯穿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相似的元素。应当理解附图是示意性的,元件和元素不一定按照比例绘制。
[0014]图1是根据本公开的电量负荷调整方法的一些实施例的流程图;图2是根据本公开的电量负荷调整装置的一些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适于用来实现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某些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可以通过各种形式来实现,而且不应该被解释为限于这
里阐述的实施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加透彻和完整地理解本公开。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的附图及实施例仅用于示例性作用,并非用于限制本公开的保护范围。
[0016]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有关专利技术相关的部分。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公开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17]需要注意,本公开中提及的“第一”、“第二”等概念仅用于对不同的装置、模块或单元进行区分,并非用于限定这些装置、模块或单元所执行的功能的顺序或者相互依存关系。
[0018]需要注意,本公开中提及的“一个”、“多个”的修饰是示意性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除非在上下文另有明确指出,否则应该理解为“一个或多个”。
[0019]本公开实施方式中的多个装置之间所交互的消息或者信息的名称仅用于说明性的目的,而并不是用于对这些消息或信息的范围进行限制。
[0020]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公开。
[0021]图1是根据本公开的电量负荷调整方法的一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量负荷调整方法,包括:采集目标电力用户在预设时间段内的电量信息序列;对所述电量信息序列中的每个电量信息进行主成分分析处理,以生成主成分电量信息,得到主成分电量信息序列;将所述主成分电量信息序列输入至预先训练的电量预警模型中,得到电量预警结果;响应于所述电量预警结果包括的预测用电量处于优化电量区间,根据所述目标电力用户在第一历史时间段内的历史电量信息序列,生成电量调整合约信息;根据所述电量调整合约信息,对所述目标电力用户对应的电量负荷进行调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历史电量信息序列中的历史电量信息包括:用电时间段序列和用电量序列,所述用电时间段序列中的用电时间段对应所述用电量序列中的用电量;以及所述根据所述目标电力用户在第一历史时间段内的历史电量信息序列,生成电量调整合约信息,包括:对于用电时间段序列中的每个用电时间段,执行如下处理步骤:将所述用电时间段对应的各个历史电量信息包括的用电量确定为备选用电量组;将所述备选用电量组包括的各个备选用电量的平均值确定为目标用电量;将所述用电时间段与所述目标用电量组合为备选电量信息;对于各个备选电量信息中的每个备选电量信息,生成所述备选电量信息的电量调控信息;根据所生成的各个电量调控信息,生成电量调整合约信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响应于所述电量预警结果表征的预测用电量大于等于目标电量阈值,控制相关联的电力警报设备进行报警操作。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根据所述电量调整合约信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梦妮徐秀敏王汝英乔晓贺金龙聂海涛邵祥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信息通信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