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响时间控制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6395328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8 10: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混响时间控制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控制终端、中控系统、幕帘控制装置以及安装在建筑室内的吸声幕帘组;吸声幕帘组包括至少一个卷帘式吸声幕帘;控制终端,用于接收控制指令,并将该指令发送给中控系统;中控系统,用于依据控制指令确定每个卷帘式吸声幕帘对应的目标幕帘高度,依据各个目标幕帘高度生成高度控制指令,并将该指令发送给幕帘控制装置;幕帘控制装置,用于依据高度控制指令对每个卷帘式吸声幕帘进行升降控制,使卷帘式吸声幕帘调整至对应的位置,实现对混响时间的控制。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系统,用户通过输入控制指令便可调整室内混响时间,无需进行材料加装或拆卸,控制流程方便快捷,人力物力消耗较少,效率较高。效率较高。效率较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混响时间控制系统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声学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混响时间控制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建筑的使用场景中,通常都具有一定的声学需求。混响时间是影响建筑声学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混响时间指的是在室内声音已达到稳定状态后,中断/停止声源的发声,声压级减少60dB所需要的时间。
[0003]建筑室内本身的混响时间是固定的,随着公共建筑的功能多样化发展,建筑的使用场景逐渐多元化,在不同的使用场景中,对于室内混响时间的需求通常是不同的,故需对混响时间进行控制,以保障不同使用场景的声学效果。
[0004]目前,一般是通过在建筑内部墙壁表面加装固定的吸音棉、吸声板等吸声材料实现混响时间的调整。而实际的应用场景中,建筑的使用场景繁多,并且场景切换频繁。基于现有的混响时间的控制方式,加装材料仅能实现某一特定场景下的混响时间,切换使用场景时,需要频繁地进行材料加装或拆卸,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工和时间,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混响时间控制系统及方法,以解决现有混响时间控制过程中,需频繁加装或拆卸材料,需耗费大量人工和时间,效率较低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混响时间控制系统,包括:
[0008]控制终端、中控系统、幕帘控制装置以及安装在建筑室内的吸声幕帘组;所述吸声幕帘组包括至少一个卷帘式吸声幕帘;
[0009]所述控制终端,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控制指令,并将所述控制指令发送给所述中控系统;
[0010]所述中控系统,用于依据所述控制指令确定每个所述卷帘式吸声幕帘对应的目标幕帘高度,并依据各个所述目标幕帘高度生成高度控制指令,将所述高度控制指令发送给所述幕帘控制装置;
[0011]所述幕帘控制装置,用于依据所述高度控制指令对每个所述卷帘式吸声幕帘进行升降控制,使每个所述卷帘式吸声幕帘调整至该卷帘式吸声幕帘对应的目标幕帘高度所对应的位置,实现对所述建筑室内的混响时间的控制。
[0012]上述的系统,可选的,所述幕帘控制装置包括幕帘控制器和每个所述卷帘式吸声幕帘对应的管状电机;
[0013]所述幕帘控制器通过预设的第一通讯线路与每个所述管状电机相连接,每个所述卷帘式吸声幕帘通过卷轴与该卷帘式吸声幕帘对应的管状电机相连接;
[0014]所述幕帘控制器,用于依据所述高度控制指令,确定每个所述管状电机对应的运行指令,并将每个所述运行指令发送给该运行指令对应的管状电机;
[0015]每个所述管状电机,用于依据该管状电机对应的运行指令进行运转,以对该管状电机对应的卷帘式吸声幕帘进行上升控制或是下降控制。
[0016]上述的系统,可选的,所述中控系统通过预设的第二通讯线路与所述幕帘控制器相连接。
[0017]上述的系统,可选的,所述预设的第二通讯线路为基于RS

232串口通信协议建立的通讯线路。
[0018]上述的系统,可选的,所述控制终端通过无线网络与所述中控系统相连接。
[0019]上述的系统,可选的,所述卷帘式吸声幕帘包括第一吸声幕帘布、第二吸声幕帘布和底板,所述第一吸声幕帘布的顶端与所述第二吸声幕帘布的顶端相连接,所述第一吸声幕帘布的底端与所述底板的第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二吸声幕帘布的底端与所述底板的第二端相连接。
[0020]一种混响时间控制方法,应用于混响时间控制系统,所述混响时间控制系统包括控制终端、中控系统、幕帘控制装置以及安装在建筑室内的吸声幕帘组;所述吸声幕帘组包括至少一个卷帘式吸声幕帘;所述方法包括:
[0021]当所述中控系统接收到所述控制终端发送的控制指令时,确定每个所述卷帘式吸声幕帘对应的目标幕帘高度;
[0022]依据各个所述目标幕帘高度生成高度控制指令;
[0023]将所述高度控制指令发送给所述幕帘控制装置,使所述幕帘控制装置依据所述高度控制指令,对每个所述卷帘式吸声幕帘进行升降控制,将每个所述卷帘式吸声幕帘调整至该卷帘式吸声幕帘对应的目标幕帘高度所对应的位置,实现对所述建筑室内的混响时间的控制。
[0024]上述的方法,可选的,所述确定每个所述卷帘式吸声幕帘对应的目标幕帘高度,包括:
[0025]对所述控制指令进行解析,获得所述控制指令对应的模式标识;
[0026]在多个预设场景模式中,确定所述模式标识对应的目标预设场景模式;
[0027]在多个预设幕帘高度中,确定所述目标预设场景模式对应的目标预设幕帘高度;
[0028]将所述目标预设幕帘高度作为每个所述卷帘式吸声幕帘对应的目标幕帘高度。
[0029]上述的方法,可选的,所述幕帘控制装置包括幕帘控制器和每个所述卷帘式吸声幕帘对应的管状电机;
[0030]所述幕帘控制装置依据所述高度控制指令,对每个所述卷帘式吸声幕帘进行升降控制的过程,包括:
[0031]依据所述高度控制指令,确定每个所述管状电机对应的运行指令;
[0032]将每个所述运行指令发送给该运行指令对应的管状电机,使每个所述管状电机依据其对应的运行指令进行运转,以对该管状电机对应的卷帘式吸声幕帘进行上升控制或是下降控制。
[0033]上述的方法,可选的,所述依据所述高度控制指令,确定每个所述管状电机对应的运行指令,包括:
[0034]依据所述高度控制指令,确定每个所述管状电机对应的目标控制高度,每个所述管状电机对应的目标控制高度为该管状电机对应的卷帘式吸声幕帘所对应的目标幕帘高
度;
[0035]确定每个所述管状电机对应的当前控制高度;
[0036]对于每个所述管状电机,依据该管状电机对应的目标控制高度和该管状电机对应的当前控制高度,确定该管状电机对应的运行信息,并生成该运行信息对应的运行指令,将该运行信息对应的运行指令作为该管状电机对应的运行指令。
[0037]基于上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混响时间控制系统,包括:控制终端、中控系统、幕帘控制装置以及安装在建筑室内的吸声幕帘组;所述吸声幕帘组包括至少一个卷帘式吸声幕帘;所述控制终端,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控制指令,并将该控制指令发送给中控系统;所述中控系统,用于依据控制指令确定每个卷帘式吸声幕帘对应的目标幕帘高度,并依据各个目标幕帘高度生成高度控制指令,将该高度控制指令发送给幕帘控制装置;所述幕帘控制装置,用于依据高度控制指令对每个卷帘式吸声幕帘进行升降控制,使每个卷帘式吸声幕帘调整至该卷帘式吸声幕帘对应的目标幕帘高度所对应的位置,实现对建筑室内的混响时间的控制。应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系统,可在需要调整混响时间的建筑室内安装吸声幕帘组,当需要调整建筑室内的混响时间时,用户可以通过系统的控制终端输入相应的控制指令,远程触发对吸声幕帘组中卷帘式吸声幕帘的升降控制,调整卷帘式吸声幕帘的垂落高度,继而可改变建筑室内空间的吸声材料面积,实现对混响时间的控制。在控制过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响时间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终端、中控系统、幕帘控制装置以及安装在建筑室内的吸声幕帘组;所述吸声幕帘组包括至少一个卷帘式吸声幕帘;所述控制终端,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控制指令,并将所述控制指令发送给所述中控系统;所述中控系统,用于依据所述控制指令确定每个所述卷帘式吸声幕帘对应的目标幕帘高度,并依据各个所述目标幕帘高度生成高度控制指令,将所述高度控制指令发送给所述幕帘控制装置;所述幕帘控制装置,用于依据所述高度控制指令对每个所述卷帘式吸声幕帘进行升降控制,使每个所述卷帘式吸声幕帘调整至该卷帘式吸声幕帘对应的目标幕帘高度所对应的位置,实现对所述建筑室内的混响时间的控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幕帘控制装置包括幕帘控制器和每个所述卷帘式吸声幕帘对应的管状电机;所述幕帘控制器通过预设的第一通讯线路与每个所述管状电机相连接,每个所述卷帘式吸声幕帘通过卷轴与该卷帘式吸声幕帘对应的管状电机相连接;所述幕帘控制器,用于依据所述高度控制指令,确定每个所述管状电机对应的运行指令,并将每个所述运行指令发送给该运行指令对应的管状电机;每个所述管状电机,用于依据该管状电机对应的运行指令进行运转,以对该管状电机对应的卷帘式吸声幕帘进行上升控制或是下降控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控系统通过预设的第二通讯线路与所述幕帘控制器相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的第二通讯线路为基于RS

232串口通信协议建立的通讯线路。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终端通过无线网络与所述中控系统相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卷帘式吸声幕帘包括第一吸声幕帘布、第二吸声幕帘布和底板,所述第一吸声幕帘布的顶端与所述第二吸声幕帘布的顶端相连接,所述第一吸声幕帘布的底端与所述底板的第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二吸声幕帘布的底端与所述底板的第二端相连接。7.一种混响时间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混响时间控制系统,所述混响时间控制系统包括控制终端、中控系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岳杨晓勤于文峰李文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