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精确控制孔径排水边界的植被种植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393604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8 09: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精确控制孔径排水边界的植被种植箱,包括箱体、八块内嵌板、立柱、支柱;箱体包括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三侧板、第四侧板和底板,底板上表面距离四边处各开设两条条形凹槽,条形凹槽用于放置八个板内嵌板,八个内嵌板分别为第一内嵌板、第二内嵌板、第三内嵌板、第四内嵌板、第五内嵌板、第六内嵌板、第七内嵌板、第八内嵌板,内嵌板上各开设若干大小相等排水孔,底板上表面的四角处设有螺栓孔,螺栓孔用于旋插四根立柱,八块内嵌板与底板和立柱均通过凹槽连接。可以根据填土的粒径以及所需要的圆孔的面积来选择第五内嵌板、第六内嵌板、第七内嵌板、第八内嵌板所抽出的距离。出的距离。出的距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精确控制孔径排水边界的植被种植箱


[0001]本技术属于植被种植
,具体涉及一种可精确控制孔径排水边界的植被种植箱。

技术介绍

[0002]植被生态护坡,就是利用植被保水固土的原理对裸露边坡进行防护治理,与传统的工程护坡技术相比,其具有造价低、经济性和持久性等优势,植被生态护坡技术不仅能使岩土边坡达到安全稳定性的要求,同时又能满足生态环境恢复的迫切需求。
[0003]传统的种植箱的结构一般较简单,在使用时不便于根据所填充土的粒径来改变排水孔的面积,灵活性和通用性不足。
[0004]中国专利申请CN207073147U公开了一种挡土墙反滤层快速施工模型箱,存在以下问题,(1)没有做到四周滤土排水;(2)不能根据填土粒径大小来改变排水孔面积,做不到精确控制孔径排水边界。

技术实现思路

[0005]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精确控制孔径排水边界的植被种植箱,包括箱体、八块内嵌板、立柱、支柱;所述箱体包括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三侧板、第四侧板和底板,所述底板上表面距离四边处各开设两条条形凹槽,条形凹槽用于放置八个板内嵌板,八个内嵌板分别为第一内嵌板、第二内嵌板、第三内嵌板、第四内嵌板、第五内嵌板、第六内嵌板、第七内嵌板、第八内嵌板,内嵌板上各开设若干大小相等排水孔,第五内嵌板、第六内嵌板、第七内嵌板、第八内嵌板根据需要可抽出,随着抽出距离的变化排水孔的面积也随着改变,排水孔打开;底板上表面的四角处设有螺栓孔,螺栓孔用于旋插四根立柱,八块内嵌板与底板和立柱均通过凹槽连接
[0006]优选的,八个内嵌板形状大小,八个内嵌板所开设排水孔数量、大小以及位置都相同。
[0007]优选的,所述底板上开设若干排列的第二排水孔。
[0008]优选的,所述第五内嵌板,第六内嵌板,第七内嵌板,第八内嵌板抽出后,用固定夹具固定,所述固定夹具包括固定边界,所述固定边界的侧面一边螺纹连接固定螺丝。旋转固定螺丝使之锁紧相邻的两块内嵌板。
[000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0]可以建立两块相邻内嵌板错位的圆孔面积S与所抽出距离d(最大d为2R)之间的函数关系,可以根据填土的粒径以及所需要的圆孔的面积来选择第五内嵌板、第六内嵌板、第七内嵌板、第八内嵌板所抽出的距离。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2]图2为本技术的剖面图;
[0013]图3为本技术的俯视图;
[0014]图4为本技术的内嵌板抽出后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15]图5为本技术内嵌板示意图;
[0016]图6为本技术的中内嵌板之间固定夹具示意图;
[0017]图7为本技术立柱俯视图;
[0018]图8为本技术内嵌板抽出后的排水孔局部示意图。
[0019]图中,1.第一侧板,2.第二侧板,3.第三侧板,4.第四侧板,5.第一内嵌板,6.第二内嵌板,7.第三内嵌板,8.第四内嵌板,9.第五内嵌板,10.第六内嵌板,11.第七内嵌板,12.第八内嵌板,13.立柱,14.排水孔,15.固定夹具,16.底板,17.支柱,第二排水孔18,固定边界1501,固定螺丝1502。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1]请参阅图1

8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可精确控制孔径排水边界的植被种植箱,包括箱体、八块内嵌板、立柱、支柱;所述箱体包括第一侧板1、第二侧板2、第三侧板3、第四侧板4和底板16,所述底板16上表面距离四边处各开设两条条形凹槽,条形凹槽用于放置八个板内嵌板,八个内嵌板分别为第一内嵌板5、第二内嵌板6、第三内嵌板7、第四内嵌板8、第五内嵌板9、第六内嵌板10、第七内嵌板11、第八内嵌板12,内嵌板上各开设若干大小相等排水孔14,第五内嵌板9、第六内嵌板10、第七内嵌板11、第八内嵌板12根据需要可抽出,随着抽出距离的变化排水孔14的面积也随着改变,排水孔14打开;底板16上表面的四角处设有螺栓孔,螺栓孔用于旋插四根立柱13,八块内嵌板与底板16和立柱13均通过凹槽连接。
[0022]进一步地,八个内嵌板形状大小,八个内嵌板所开设排水孔14数量、大小以及位置都相同。
[0023]进一步地,所述底板16上开设若干排列的第二排水孔18。
[0024]进一步地,所述第五内嵌板9,第六内嵌板10,第七内嵌板11,第八内嵌板12抽出后,用固定夹具15固定,所述固定夹具15包括固定边界1501,所述固定边界1501的侧面一边螺纹连接固定螺丝1502。
[0025]一种可精确控制孔径排水边界的植被种植箱,包括以下步骤:
[0026]步骤一:安装组件。将各个内嵌板放置在底板的条形凹槽里。依据填土粒径,两块相邻内嵌板所露出的圆孔面积S与所抽出距离d(最大d为2R)之间的函数关系确定内嵌板所抽出的距离。可以排水的圆孔面积S与所抽出距离d(最大d为2R)之间的函数关系推导如下:
[0027][0028]S=2
×
(S
扇形

S
三角形
)
[0029][0030]步骤二:筛分土样。事先确定所需要的土样粒径,利用一套孔径大小不同的筛子,将事先撑过重量的烘干土样过筛,取出所需粒径范围的土样。
[0031]当取平均粒径R为1cm时,起始排水孔的面积为πcm2,当内嵌板被提升的高度为R时,θ为120
°
,变化后的排水孔面积为面积为原来的39.1%
[0032]步骤三:填筑土样。测定土体基本物性参数,然后将试验土样分层填筑于装置中,按照所需的压实度进行压实,直至三层填土填实完毕。
[0033]步骤四:种植植物。将拟进行种植的植物根据生长要求种植在装置土体中。同时注意施撒植物生长必要的水和养料。
[0034]步骤五:准备试验。待植物生长到研究所需的生长周期时,准备各类需要的试验。
[0035]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精确控制孔径排水边界的植被种植箱,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八块内嵌板、立柱、支柱;所述箱体包括第一侧板(1)、第二侧板(2)、第三侧板(3)、第四侧板(4)和底板(16),所述底板(16)上表面距离四边处各开设两条条形凹槽,条形凹槽用于放置八个板内嵌板,八个内嵌板分别为第一内嵌板(5)、第二内嵌板(6)、第三内嵌板(7)、第四内嵌板(8)、第五内嵌板(9)、第六内嵌板(10)、第七内嵌板(11)、第八内嵌板(12),内嵌板上各开设若干大小相等排水孔(14),第五内嵌板(9)、第六内嵌板(10)、第七内嵌板(11)、第八内嵌板(12)根据需要可抽出,随着抽出距离的变化排水孔(14)的面积也随着改变,排水孔(14)打开;底板(16)上表面的四角处设有螺栓孔,螺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佘芳涛王金奎程圣东胡建刚李超何明明王松鹤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理工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