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战场急救胸腔封闭止血抽液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392554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8 09: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战场急救胸腔封闭止血抽液设备,包括护套部件、气囊部件、压板部件、软管部件,所述护套部件、气囊部件、压板部件从下到上依次安装在软管部件上。所述护套部件包括上端的护套、下端的端头和中间的支撑架;所述气囊部件包括气囊和气囊上方的进气管;所述压板部件包括压板和压板上表面的卡板;所述软管部件包括软管,所述软管上部分外表面设有牙形管,下部分位于护套部件和气囊部件之间设有压缩圈。本发明专利技术体积小巧、操作简单,方便携带的同时能够迅速地对伤员伤口进行应急处理,伤员脱险后能够快速拆除进行下一步治疗,本发明专利技术对于不同体质不同胸壁厚的人群泛用性高,不同口径的伤口或是贯穿伤口均可以使用。用。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战场急救胸腔封闭止血抽液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战场急救胸腔封闭止血抽液设备。

技术介绍

[0002]人在呼吸时,肺依靠两层胸膜随着胸廓的运动而运动。两层胸膜形成密闭的胸膜腔,胸膜腔内仅有少量浆液,没有气体。在战场上,当士兵中弹或者破片穿透导致胸腔膜破裂时,空气会进入胸腔内,形成气胸,降低肺随胸廓运动的能力。同时胸壁血管流出的血液积蓄在胸腔内会对肺和心脏造成压迫,进一步导致呼吸困难,可迅速导致呼吸窘迫和休克,进一步增大战场伤员致死率。在越南战争中,据统计美军医院收治的伤员中3%~4%死于气胸。尽管气胸具有较高的致死率,但其战现场急救技术操作并不复杂,战斗救生员(combat lifesaver,CLS)或卫生兵经过培训就可处置。美军回顾分析越战减员数据,发现15%的战斗死亡原因是可预防的,其中气胸占5%,是所有可预防战斗死亡原因的33.3%,成为仅次于大出血的可预防战斗死亡原因。
[0003]相对而言,我军在战伤现场急救环节,对于气胸评估和处置的重视程度还不够,救治理念、技术和器材相对落后,研发适用于战场环境和结合我军官兵身体特点的气胸急救处理设备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战场急救胸腔封闭止血抽液设备,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以快速高效地实现中弹伤员的胸腔弹道止血、肺部密封和抽取胸腔积液。
[0005]本专利技术采用下述的技术方案:
[0006]一种用于战场急救胸腔封闭止血抽液设备,包括护套部件、气囊部件、压板部件、软管部件,所述护套部件、气囊部件、压板部件从下到上依次安装在软管部件上。
[0007]所述护套部件包括上端的护套和下端的端头,所述护套和端头之间设有支撑架;支撑架可以展开或者收缩。
[0008]所述气囊部件包括气囊和气囊上方的进气管,使用时通过进气管对气囊进行充气,直到气囊膨胀直至压紧胸壁完成止血。
[0009]所述压板部件包括压板和压板上表面的卡板,所述卡板用于固定软管部件和进气管。使用时将压板沿软管向下推压紧胸壁。
[0010]所述软管部件包括软管,所述软管上部分外表面设有牙形管,压板推至合适位置后牙形管上的倒齿可将压板固定,配合膨胀的气囊完成胸腔壁的密封和压迫。胸腔内的多余的气体和液体通过软管连接外部气泵抽出。软管下部分位于护套部件和气囊部件之间设有压缩圈。
[0011]优选的,所述端头底面设有钢丝网,阻挡胸腔内的破碎组织进入软管,避免堵塞。
[0012]优选的,所述支撑架由多根连杆组成,每根连杆包括上下两节,中间通过活动铰链
连接。向下施压时,连杆向外弯折,带动护套张开,可防止气囊膨胀后向下对肺部挤压。
[0013]优选的,所述压板为透明塑料板,便于观测压板和气囊的位置是否推压到位。
[0014]所述压缩圈为橡胶,使设备具有调整空间,还起到缓冲作用,防止使用者用力过大损坏护套部件。
[0015]优选的,所述卡板为可拆卸结构,便于伤员脱险后能够快速拆除进行下一步治疗。
[0016]优选的,所述压板和卡板有多种连接方式,通过螺丝连接或者通过卡扣连接。
[0017]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8]1、本专利技术设计的急救装置体积小巧、操作简单,方便携带的同时能够迅速地对伤员伤口进行应急处理,伤员脱险后能够快速拆除进行下一步治疗。
[0019]2、本专利技术设计的急救装置具有调整空间,对于不同体质不同胸壁厚的人群泛用性高,后勤管理十分方便,紧急情况使用时也更加方便。
[0020]3、本专利技术设计的急救装置适用范围广,不同口径的伤口或是贯穿伤口都可以使用。
[0021]4、设备整体结构紧凑,表面过渡光滑圆润,能有效避免使用中对人体造成附加伤害,将伤员不适感降至最低。
附图说明
[002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涉及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而非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23]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
[0024]图2为本专利技术护套结构示意图;
[0025]图3为本专利技术气囊结构示意图;
[0026]图4为本专利技术压板结构示意图;
[0027]图5为本专利技术软管结构示意图;
[0028]图中:1

护套部件、2

气囊部件、3

压板部件、4

软管部件;
[0029]11

护套、12

端头、13

支撑架、14

钢丝网;21

气囊、22

进气管;31

压板、32

卡板;41

软管、42

牙形管、43

压缩圈。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1]除非另外定义,本公开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公开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公开中使用的“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
[0032]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
[0033]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战场急救胸腔封闭止血抽液设备,包括护套部件1、气囊部件2、压板部件3、软管部件4,所述护套部件1、气囊部件2、压板部件3从下到上依次安装在软管部件上4。
[0034]所述护套部件1如图2所示,包括上端的护套11和下端的端头12,所述护套11和端头12之间设有支撑架13;支撑架13可以展开或者收缩。
[0035]所述气囊部件2如图3所示,包括气囊21和气囊21上方的进气管22,使用时通过进气管22对气囊21进行充气,直到气囊21膨胀直至压紧胸壁完成止血。
[0036]所述压板部件3如图4所示,包括压板31和压板31上表面的卡板32,所述卡板32用于固定软管部件4和进气管22。使用时将压板31沿软管向下推压紧胸壁。
[0037]所述软管部件4如图5所示,包括软管41,所述软管41上部分外表面设有牙形管42,压板31推至合适位置后牙形管42上的倒齿可将压板31固定,配合膨胀的气囊21完成胸腔表面的密封和压迫,胸腔内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战场急救胸腔封闭止血抽液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护套部件(1)、气囊部件(2)、压板部件(3)、软管部件(4),所述护套部件(1)、气囊部件(2)、压板部件(3)从下到上依次安装在软管部件上(4);所述护套部件(1)包括上端的护套(11)和下端的端头(12),所述护套(11)和端头(12)之间设有支撑架(13);所述气囊部件(2)包括气囊(21)和气囊(21)上方的进气管(22);所述压板部件(3)包括压板(31)和压板(31)上表面的卡板(32);所述软管部件(4)包括软管(41),所述软管(41)上部分外表面设有牙形管(42),下部分位于护套部件和气囊部件之间设有压缩圈(4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战场急救胸腔封闭止血抽液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头(12)底面设有钢丝网(1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杰张近宝黄虹皓
申请(专利权)人:西南交通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西部战区总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