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控门锁的前板电路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391203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8 09: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遥控门锁的前板电路结构,包括MCU主控模块、遥控收发模块、音频播放模块、时钟模块、电池电压采集模块、串口调试模块、用于将电池电压转化为3.3V直流稳定电压的DC/DC电压转化模块、外置闪存模块、背光灯模块、人机交互模块、USB应急供电及上电复位接口模块、用于连接门后板电路的包括有第二10针直插式连接座公头的第二转接模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遥控门锁的前板电路结构,方便与门后板电路的快速可拆卸式连接。路的快速可拆卸式连接。路的快速可拆卸式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遥控门锁的前板电路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电子门锁
,特别是遥控门锁的前板电路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锁具不仅是人类生活的必须品,而且是文化风俗的产物,随着时间的推移,市场的需求不断变化,门锁也不断在更新进步。
[0003]随着全球智能化发展,中国精装房需求日益旺盛,传统门锁现在已经满足不了消费者的需求了,消费者对新型的智能锁更加青睐。因智能锁便捷、时尚、安全,正逐步赢得中高端消费者的认可。
[0004]目前智能门锁的使用范围越来越广,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然而对于现今的智能遥控门锁,需要将前板和后板进行复杂的连接,连接线路复杂,给普通用户带来极大的不便。因为普通的用户不懂得专业技术很难实现安装,还要请专门的安装师傅进行现场安装。
[0005]因此,需要提供一种遥控门锁的前板电路结构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遥控门锁的前板电路结构,利用10针直插式连接座公头和相应的数据线的配合即可实现与门锁外后板电路的连接,这种连接方式方便门锁前板和后板电路的插接,简化了布线,降低了安装难度。
[000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遥控门锁的前板电路结构,包括MCU主控模块9、遥控收发模块10、音频播放模块11、时钟模块12、电池电压采集模块13、串口调试模块14、用于将电池电压转化为3.3V直流稳定电压的DC/DC电压转化模块15、外置闪存模块16、背光灯模块17、人机交互模块18、USB应急供电及上电复位接口模块19、用于连接门后板电路的包括有第二10针直插式连接座公头P2的第二转接模块20;
[0008]MCU主控模块9电连接遥控收发模块10、音频播放模块11、时钟模块12、电池电压采集模块13、串口调试模块14、外置闪存模块16、背光灯模块17、人机交互模块18、USB应急供电及上电复位接口模块19、第二转接模块20;
[0009]DC/DC电压转化模块15输入端接第二转接模块20的电池电压输出端VBAT,3.3V直流输出端3.3_SYS为MCU主控模块9、音频播放模块11、外置闪存模块16、背光灯模块17、人机交互模块18供电。
[0010]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遥控收发模块10为射频无线收发模块。
[0011]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人机交互模块18为12引脚的触摸屏。
[0012]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的背光灯模块17包括12颗LED贴片灯珠。
[0013]在一实施例中,电池电压采集模块13的输入端接电池电压输出端VBAT,电压采集输出端ADC_VBAT接MCU主控模块9的电池电压的监测端。
[0014]在一实施例中,第二转接模块20包括用于电连接第一行程检测模块的第一检测信号输出端子Detect1、用于电连接第二行程检测模块的第二检测信号输出端子Detect2、用
于电连接第三行程检测模块的第三检测信号输出端子Detect3、用于电连接配网及恢复默认按键模块的微动开关检测端子UNLOCK、用于电连接配网及恢复默认按键模块的按键状态接线端子DEFAULT_KEY、马达驱动第一输入端MOTOR_IN1和马达驱动第二输入端MOTOR_IN2。
[0015]在一实施例中,第二转接模块20包括接插件,用于通过数据线插接门后板电路。
[001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7](1)设置第二转接模块以实现与门后板的插接式电路连接,方便安装,降低了安装的难度;
[0018](2)进一步地,利用射频无线收发模块接收并发射对门锁的无线控制信号,从而无需手动钥匙开锁,使用时能够节省人力;
[0019](3)再进一步地,包括12引脚的触摸屏的人机交互模块,可以在没有带钥匙的情况下,利用秘钥开锁,避免了用户没带钥匙时带来的不便。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本技术的遥控门锁的前板电路结构的第一优选实施例的电路原理示意图;
[0021]图2

图4是图1所示电路原理示意图的中的部分模块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图示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述。
[0023]本技术的遥控门锁的前板电路结构,如图1

图4所示,包括MCU主控模块9、遥控收发模块10、音频播放模块11、时钟模块12、电池电压采集模块13、串口调试模块14、用于将电池电压转化为3.3V直流稳定电压的DC/DC电压转化模块15、外置闪存模块16、背光灯模块17、人机交互模块18、USB应急供电及上电复位接口模块19、用于连接门后板电路的包括有第二10针直插式连接座公头P2的第二转接模块20;
[0024]MCU主控模块9电连接遥控收发模块10、音频播放模块11、时钟模块12、电池电压采集模块13、串口调试模块14、外置闪存模块16、背光灯模块17、人机交互模块18、USB应急供电及上电复位接口模块19、第二转接模块20;
[0025]DC/DC电压转化模块15输入端接第二转接模块20的电池电压输出端VBAT,3.3V直流输出端3.3_SYS为MCU主控模块9、音频播放模块11、外置闪存模块16、背光灯模块17、人机交互模块18供电。
[0026]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包括有第二10针直插式连接座公头P2的第二转接模块20的存在,便于通过数据线可拆卸插接门后板的电路。
[0027]进一步地,在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中,所述遥控收发模块10为射频无线收发模块,这样就方便了用户直接遥控开门,无需用钥匙手动去开,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0028]如图3所示,再进一步地,人机交互模块18为12引脚的触摸屏,将触摸屏应用在门锁上,可以优先节约传统按键交互界面的空间,而且具有反应灵敏的优点。再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背光灯模块17包括12颗LED贴片灯珠。
[0029]如图2所示,电池电压采集模块13的输入端接电池电压输出端VBAT,电压采集输出端(ADC_VBAT)接MCU主控模块9的电池电压的监测端,实时监测电池电压的状态。从而能够
在屏幕上及时提醒用户更换电池。
[0030]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第二转接模块20包括用于电连接第一行程检测模块的第一检测信号输出端子Detect1、用于电连接第二行程检测模块的第二检测信号输出端子Detect2、用于电连接第三行程检测模块的第三检测信号输出端子Detect3、用于电连接配网及恢复默认按键模块的微动开关检测端子UNLOCK、用于电连接配网及恢复默认按键模块的按键状态接线端子DEFAULT_KEY、马达驱动第一输入端MOTOR_IN1和马达驱动第二输入端MOTOR_IN2,第二转接模块20将这些端子通过数据线插接式连接门后板的电路。
[0031]本技术中,该三个检测信号输出端子用于接收三个行程检测模块检测到的门锁的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遥控门锁的前板电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MCU主控模块(9)、遥控收发模块(10)、音频播放模块(11)、时钟模块(12)、电池电压采集模块(13)、串口调试模块(14)、用于将电池电压转化为3.3V直流稳定电压的DC/DC电压转化模块(15)、外置闪存模块(16)、背光灯模块(17)、人机交互模块(18)、USB应急供电及上电复位接口模块(19)、用于连接门后板电路的包括有第二10针直插式连接座公头(P2)的第二转接模块(20);MCU主控模块(9)电连接遥控收发模块(10)、音频播放模块(11)、时钟模块(12)、电池电压采集模块(13)、串口调试模块(14)、外置闪存模块(16)、背光灯模块(17)、人机交互模块(18)、USB应急供电及上电复位接口模块(19)、第二转接模块(20);DC/DC电压转化模块(15)输入端接第二转接模块(20)的电池电压输出端(VBAT),3.3V直流输出端(3.3_SYS)为MCU主控模块(9)、音频播放模块(11)、外置闪存模块(16)、背光灯模块(17)、人机交互模块(18)供电。2.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遥控门锁的前板电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遥控收发模块(10)为射频无线收发模块。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遥控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希金陈应龙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市喜安居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