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雄专利>正文

包皮粘连分离扩张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3907 阅读:4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外科临床医疗器械。其主体为一钳式结构,两钳柄中部铰接,底部为齿状对合,钳柄尾端为两个手持钳口,前端为两个球状探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方便地对先天性包皮粘连施行分离、扩张,手术时不出血,减少感染,疼痛并发症;并可根据包皮口的大小进行有效扩张,便于清洗及促使阴茎头的发育。(*该技术在200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外科临床医疗器械,主要提出一种包皮粘连分离扩张钳。小儿出生时包皮与阴茎头之间存在着粘连称为先天性包茎,大多在3-4年内自行退缩;但先天性包茎并不都能自愈,由于包皮口狭小,排尿时包皮隆起,更严重者有排尿困难;尿滞留长期刺激包皮和阴茎头,可造成表皮脱落和分泌物积聚形成包皮垢,而包皮垢的长期刺激感染是造成阴茎癌的诱因。对于先天性包茎,可反复试行将包皮上翻以扩大包皮口,露出阴茎头,便于清洗。在医院进行的包皮粘连分离及扩张手术,常用小血管钳和圆头探针,以分离扩张,但血管钳钳头较尖,易损伤造成出血感染,疼痛并发症,而用探针分离可减少出血、感染,但又达不到扩张的目的。本技术的目的即在于此,提出一种包皮粘连分离扩张钳,使其在分离时不出血、感染,又可起到较好的扩张作用。本技术提出以下技术结构完成其专利技术任务其主体为一钳式结构,其钳柄尾端为两个手持钳口,两钳柄中部铰接底部为对合的齿状,钳柄前端为两个球状探头。本技术的使用过程为常规消毒包皮阴茎、阴囊部,左手食、姆指固定阴茎并将包皮向阴茎根部翻上,暴露包皮外口,右手持扩张钳,将扩张钳轻轻插入包皮外口,并向左右两侧撑开,扩张包皮外口口径,左手将包皮继续向阴茎根部翻动,暴露阴茎头部,使包皮内板与阴茎头部粘连逐渐分离直达冠状沟部,并将包皮垢及粘连部分泌物,用生理盐水棉球清洗干净,注意包皮系带部位亦应分离出来,为防止感染及再次粘连,于粘连分离后的阴茎头及包皮内板部位涂于四环素眼膏或红霉素眼膏,再将翻至冠状沟部的包皮向尿道外口部位复位,以防嵌顿。此后注意经常洗涤,保持清洁。本技术可方便地对先天性包皮粘连施行分离、扩张、手术时不出血,减少感染,疼痛并发症,并可根据包皮口的大小进行有效扩张,便于清洗及促使阴茎头的发育。本技术实施例的附图为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图1侧视图。如附图所示本技术主体为一钳式结构,两钳柄2铰接,钳柄2底部为对合的齿状3即为血管钳结构,以为使用中通过两钳柄的齿槽啮合使两钳柄对合,钳柄2尾端为两手持钳环口4,钳柄前端为一直径约为1.5毫米的球状探头1。权利要求1.一种包皮粘连分离扩张钳,本技术的特征是其主体为一钳式结构,两钳柄(2)中部铰接、底部为对合的齿状(3),钳柄(2)尾端为两个手持钳口(4),前端为两个球状探头(1)。专利摘要本技术属于外科临床医疗器械。其主体为一钳式结构,两钳柄中部铰接,底部为齿状对合,钳柄尾端为两个手持钳口,前端为两个球状探头。本技术可方便地对先天性包皮粘连施行分离、扩张,手术时不出血,减少感染,疼痛并发症;并可根据包皮口的大小进行有效扩张,便于清洗及促使阴茎头的发育。文档编号A61B17/326GK2281159SQ96247380公开日1998年5月13日 申请日期1996年12月11日 优先权日1996年12月11日专利技术者黄雄, 黄欣 申请人:黄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包皮粘连分离扩张钳,本实用新型的特征是:其主体为一钳式结构,两钳柄(2)中部铰接、底部为对合的齿状(3),钳柄(2)尾端为两个手持钳口(4),前端为两个球状探头(1)。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雄黄欣
申请(专利权)人:黄雄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1[中国|河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