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溶剂自乳化的耐水洗型柔软剂、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6386441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8 09: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溶剂自乳化的耐水洗型柔软剂、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高分子制备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预先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溶剂自乳化的耐水洗型柔软剂、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柔软剂制备领域,尤其是一种无溶剂自乳化的耐水洗型柔软剂、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0002]柔软剂是织物整理过程中采用的主要助剂之一,直接关系到用户使用时的手感和触感。20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有机硅化学的发展,有机硅柔软剂作为一类新型的高分子柔软剂迅速发展起来。与传统的非硅类柔软剂相比,由于Si-O键具有比C-O键更低的旋转自由能,有机硅柔软剂表现出更为优异的柔软性能,因而迅速地被纺织企业采用,逐步取代了传统的非硅类柔软剂成为主导的柔软剂品种。
[0003]有机硅柔软剂先后经历了四代产品,第四代线性嵌段共聚改性有机硅柔软剂起始于2000年前后,集前三代产品的优点并很好地避免了前三代产品存在的问题,是综合性能非常优异的新型有机硅柔软剂产品。鉴于第四代线性嵌段多元共聚改性有机硅柔软剂的众多优越性,目前国内一些化工助剂商也在重点研究开发,市场已有相似产品销售。当前,有机硅

聚氨酯共聚物的研究最热门。
[0004]但是,目前市面上的有机硅

聚氨酯柔软剂一般先将聚醚多元醇与二异氰酸酯制备成预聚体,再将预聚体与有机硅油进行反应,最后乳化获得柔软剂产品,该方法在生产或使用过程中均存在溶剂或乳化剂,在人们日益注重环保的今天,有机溶剂或乳化剂的存在,对人及环境带来极大的伤害。同时,目前市面上有机硅

聚氨酯柔软剂在耐洗性方面的性能仍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通常在水洗10次后柔软度就会由5级下降至2

3级,在水洗15次后,织物柔软度即下降至1级,使用者能明显感觉到织物变得不柔软,手感变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克服上述技术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无溶剂自乳化的耐水洗型柔软剂、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以解决
技术介绍
所涉及的问题。
[0006]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无溶剂自乳化的耐水洗型柔软剂的制备方法,包括:
[0007]步骤1、向反应烧瓶中加入聚醚多元醇和含活泼氢基团的有机硅油,升温至120℃,抽真空除水;
[0008]步骤2、将步骤1中的物料降温至50~100℃,温度优选为60~70℃;加入二异氰酸酯,反应温度为50~80℃,反应时间为1~4小时;反应温度优选55~75℃,反应时间优选1~3小时
[0009]步骤3、向步骤2的物料中加入催化剂,反应温度为50~80℃,反应时间为1~4小时;反应温度优选55~75℃,反应时间优选1~3小时;
[0010]步骤4、向步骤3的物料中加入扩链剂,反应温度为50~80℃,反应时间为1~4小时,制备获得活性中间体;反应温度优选55~75℃,反应时间优选1~3小时;
[0011]步骤5、向步骤4的物料中加入封闭剂,反应温度为70~90℃,反应时间为1~4小
时;反应温度优选75~85℃,反应时间优选1~3小时;
[0012]步骤6、向步骤5的物料中加入去离子水进行自乳化,乳化温度为20~60℃,乳化时间为1~4小时;乳化温度优选30~50℃,乳化时间优选2~3小时。
[0013]优选地或可选地,所述聚醚多元醇的分子量为200~8000,优选分子量为1000~4000;
[0014]所述聚醚多元醇选自聚乙二醇、聚丙二醇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5]优选地或可选地,所述有机硅油可选羟基硅油、氨基硅油中的一种或多种;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有机硅油为羟基硅油,羟基硅油的羟基含量为0.2~5.0%,优选羟基含量为1.0~4.0%,
[0016]优选地或可选地,所述二异氰酸酯可选异氟尔酮二异氰酸酯、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苯二亚甲基二异氰酸酯等二异氰酸酯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7]优选地或可选地,所述二异氰酸酯中的异氰酸酯基团与有机硅油中的活泼氢基团的摩尔比处于1.0~3.0之间。
[0018]优选地或可选地,所述催化剂可选有机锡类、有机铋类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9]所述扩链剂可选乙二胺、丁二醇中的一种或多种;
[0020]封闭剂可选乙酰苯胺、环己酮肟、甲乙酮肟、水杨酸乙酯中的一种或多种。
[0021]优选地或可选地,各原料的投料比,以质量份数计,
[0022]聚醚多元醇40~90份;羟基硅油10~60份;二异氰酸酯5~50份;催化剂0~0.15份;扩链剂0~1份;封闭剂1~20份。
[0023]优选地或可选地,所述去离子水加入量占比柔软剂乳液的20~85wt%。
[0024]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基于所述的无溶剂自乳化的耐水洗型柔软剂的制备方法所得到的柔软剂。
[0025]第三方面,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基于所述的无溶剂自乳化的耐水洗型柔软剂应用于织物后整理、皮革、造纸领域。
[0026]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无溶剂自乳化的耐水洗型柔软剂、其制备方法和应用,相较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27]1.具有良好的耐洗性。具有活性反应基团,能够在织物、皮革、造纸后处理等,在后处理烘干高温段,一般为100

200℃,

NCO活性基团会解封,通过与织物纤维上的羟基进行化学反应,从而使柔软剂牢牢的固定其表面,而不容易被清洗掉,水洗15次后依旧能够保持5级柔软度,洗25次后依旧能够保持4级柔软度,洗35次后依旧能够保持3级以上的柔软度,极大的提升了织物的手感。
[0028]2.适用范围广。由于可与纤维羟基反应,因此适用于各种纤维制品。
[0029]3.无溶剂,为环保型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将聚醚多元醇、含活泼氢基团的有机硅油同时与二异氰酸酯进行反应,通过催化剂控制反应进程,而获得不同分子排布的聚合物,使之能够在生产过程避免使用溶剂,以及在制备成乳液时能够避免使用乳化剂,通过聚合物本身能够与水自乳化形成稳定柔软剂乳液产品。
[0030]4.本专利技术对柔软剂中活性基团进行了封闭处理,产品在储存过程中,不会因为长期储存而导致产品失活。
[0031]上述诸多特点表明,本专利技术适于工业化生产,并且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具体实施方式
[0032]在下文的描述中,给出了大量具体的细节以便提供对本专利技术更为彻底的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而易见的是,本专利技术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些细节而得以实施。在其他的例子中,为了避免与本专利技术发生混淆,对于本领域公知的一些技术特征未进行描述。
[0033]专利技术概述
[0034]本专利技术采用聚醚多元醇、有机硅油、二异氰酸酯进行反应获得活性中间体,再对活性中间体中的活性基团进行封闭处理,获得封闭型中间体,最后将封闭型中间体进行自乳化,获得耐水洗柔软剂。通过预先将

NCO活性基团进行封闭,在织物后整理烘干过程中,解封

NCO活性基团,通过活性基团与织物上的羟基反应,可与织物上的羟基在一定温度下进行反应,通过化学键将柔软剂牢牢固定在织物表面,而不会被洗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溶剂自乳化的耐水洗型柔软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1、向反应烧瓶中加入聚醚多元醇和含活泼氢基团的有机硅油,升温至120℃,抽真空除水;步骤2、将步骤1中的物料降温至50~100℃,加入二异氰酸酯,反应温度为50~80℃,反应时间为1~4小时;步骤3、向步骤2的物料中加入催化剂,反应温度为50~80℃,反应时间为1~4小时;步骤4、向步骤3的物料中加入扩链剂,反应温度为50~80℃,反应时间为1~4小时,制备获得活性中间体;步骤5、向步骤4的物料中加入封闭剂,反应温度为70~90℃,反应时间为1~4小时;步骤6、向步骤5的物料中加入去离子水进行自乳化,乳化温度为20~60℃,乳化时间为1~4小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溶剂自乳化的耐水洗型柔软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醚多元醇的分子量为200~8000;所述聚醚多元醇选自聚乙二醇、聚丙二醇中的一种或多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溶剂自乳化的耐水洗型柔软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硅油可选羟基硅油、氨基硅油中的一种或多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溶剂自乳化的耐水洗型柔软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二异氰酸酯可选异氟尔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立鹏辛海鹏魏星光王勤何国锋须勇奚一伦赵靖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富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