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排除水池表面漂浮杂质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386390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8 09: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排除水池表面漂浮杂质的装置,包括池体,池体内设有水平布置的主体管,主体管的侧面开设有开槽口,池体的侧壁设有相对布置的第一固定装置和第二固定装置,第一固定装置与第二固定装置之间设置沿水平轴线旋转的主体管,第一固定装置和第二固定装置中的至多一个对主体管的端部进行封堵,第一固定装置和第二固定装置中的至少一个的内部设有连通主体管与池外的通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旋转主体管,调整开槽口的高度,实现水面少量的水携带漂浮物进入主体管,最后排出池体,保持水面清洁,保证后续处理水处理效果。效果。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排除水池表面漂浮杂质的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水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排除水池表面漂浮杂质的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水处理工艺水池、处理装置、存储水池等涉水构筑物,存在如下的问题:水池表面存在漂浮物,例如青苔、药剂絮凝体、上浮污泥、油污、塑料、泡沫等,影响观感以及处理水处理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排除水池表面漂浮杂质的装置,解决了快速、有效、简易处理水面漂浮物的问题。
[0004]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5]一种排除水池表面漂浮杂质的装置,包括池体,池体内设有水平布置的主体管,主体管的侧面开设有开槽口,池体的侧壁设有相对布置的第一固定装置和第二固定装置,第一固定装置与第二固定装置之间设置沿水平轴线旋转的主体管,第一固定装置和第二固定装置中的至多一个对主体管的端部进行封堵,第一固定装置和第二固定装置中的至少一个的内部设有连通主体管与池外的通道。
[0006]进一步的,所述的主体管为直管结构。
[0007]进一步的,所述的开槽口为沿主体管的轴线方向开设的一段或多段的槽口。
[0008]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一固定装置内设有盲孔,主体管的一端旋转设在盲孔内,第二固定装置内设有通道,主体管的另一端旋转设在通道内。
[0009]进一步的,所述的池体的侧壁设有固定座,第一固定装置可拆卸连接在固定座上。
[0010]进一步的,所述的固定座上设有固定槽,第一固定装置上设有固定外沿,固定外沿卡设在固定槽内,固定外沿通过螺栓与固定槽连接。
[0011]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二固定装置贯通池体的侧壁。
[0012]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二固定装置与池体之间设有防水套管。
[0013]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二固定装置的外端为L形。
[0014]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二固定装置的外端朝下并与立管连通,立管上设有阀门。
[001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旋转主体管,调整开槽口的高度,实现水面少量的水携带漂浮物进入主体管,最后排出池体,保持水面清洁,保证后续处理水处理效果。
[0016]前述本技术主方案及其各进一步选择方案可以自由组合以形成多个方案,均为本技术可采用并要求保护的方案;并且本技术,(各非冲突选择)选择之间以及和其他选择之间也可以自由组合。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了解本方案后根据现有技术和公知常识可明了有多种组合,均为本技术所要保护的技术方案,在此不做穷举。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技术结构平面图。
[0018]图2是图1的A

A向剖视图。
[0019]图3是图1的B

B向剖视图。
[0020]图中:1

池体,2

主体管,3

开槽口,4

第一固定装置,5

第二固定装置,6

盲孔,7

固定座,8

螺栓,9

固定槽,10

固定外沿,11

通道,12

防水套管,13

立管,14

阀门。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
[0022]参考图1~图3所示,一种排除水池表面漂浮杂质的装置,包括池体1、主体管2、开槽口3、第一固定装置4、第二固定装置5、盲孔6、固定座7、螺栓8、固定槽9、固定外沿10、通道11、防水套管12、立管13和阀门14。
[0023]池体1内设有水平布置的主体管2,主体管2为直管结构,取材加工方便,而且方便对直管结构进行调整旋转。主体管2的侧面开设有开槽口3,开槽口3为沿主体管2的轴线方向开设的一段或多段的槽口,主体管2放置在水面处,池体内的水能够从开槽口3进入主体管2。
[0024]池体1的侧壁设有相对布置的第一固定装置4和第二固定装置5,第一固定装置4与第二固定装置5之间设置沿水平轴线旋转的主体管2。通过第一固定装置4和第二固定装置5,实现对主体管2两端的旋转支撑,主体管2的沿轴线旋转,可以调整开槽口3的高度。
[0025]第一固定装置4和第二固定装置5中的至多一个对主体管2的端部进行封堵,第一固定装置4和第二固定装置5中的至少一个的内部设有连通主体管2与池外的通道11。即主体管2的两端可以都连通至池外,实现携漂浮物水的外排,也可以主体管2的一端连通至池外,另一端进行封堵,只是进行旋转支撑。
[0026]具体的,第一固定装置4内设有盲孔6,主体管2的一端旋转设在盲孔6内,利用盲孔6对主体管2的一端进行封堵,同时对该端进行旋转支撑。第二固定装置5内设有通道11,主体管2的另一端旋转设在通道11内,利用通道11将主体管2的另一端连通至池外,实现漂浮物的流出,同时对该端进行旋转支撑。
[0027]池体1的侧壁设有固定座7,第一固定装置4通过螺栓8可拆卸连接在固定座7上,在主体管2需要进行更换维护时,可以将主体管2先从第一固定装置4内抽出,然后拆除第一固定装置4,再将主体管2从第二固定装置5中抽出,实现拆卸。
[0028]固定座7上设有凸字形截面的固定槽9,第一固定装置4的外端一体设有固定外沿10,固定外沿10卡设在固定槽9内,固定外沿10通过螺栓8与固定槽9连接,实现第一固定装置4在固定座7上的可靠安装。
[0029]第二固定装置5贯通池体1的侧壁,通道11将主体管2内的漂浮物排出。第二固定装置5与池体1之间设有防水套管12,提高第二固定装置5与池体1连接处之间的密封防水性能。
[0030]第二固定装置5的外端为L形,排出的漂浮物经过第二固定装置5向下流动,第二固定装置5的外端朝下并与立管13连通,立管13上设有阀门14,可采用手动阀也可采用电动气动或气动阀门,可通过阀门来控制启闭排漂浮物的功能。
[0031]本技术的工作流程:主体管可通过固定装置的管道轴线转动,调整开槽口的标高(可根据水池水面液位高度微调),使其略低于水面,使更可能少的水带动漂浮物流入主体装置管道内。
[0032]前述本技术基本例及其各进一步选择例可以自由组合以形成多个实施例,均为本技术可采用并要求保护的实施例。本技术方案中,各选择例,与其他任何基本例和选择例都可以进行任意组合。
[0033]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排除水池表面漂浮杂质的装置,包括池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池体(1)内设有水平布置的主体管(2),主体管(2)的侧面开设有开槽口(3),池体(1)的侧壁设有相对布置的第一固定装置(4)和第二固定装置(5),第一固定装置(4)与第二固定装置(5)之间设置沿水平轴线旋转的主体管(2),第一固定装置(4)和第二固定装置(5)中的至多一个对主体管(2)的端部进行封堵,第一固定装置(4)和第二固定装置(5)中的至少一个的内部设有连通主体管(2)与池外的通道(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除水池表面漂浮杂质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体管(2)为直管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排除水池表面漂浮杂质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开槽口(3)为沿主体管(2)的轴线方向开设的一段或多段的槽口。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除水池表面漂浮杂质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固定装置(4)内设有盲孔(6),主体管(2)的一端旋转设在盲孔(6)内,第二固定装置(5)内设有通道(11),主体管(2)的另一端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树屹陈建华刘婷汤争光杜祥庭张乐杨晓华郑思榕向雪梅韩冰焱刘骞黄祺钟会邹吉苇张玉强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力建设工程咨询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