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变形充气式便携恒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385748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8 09: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变形充气式便携恒温装置,包括恒温容器主体、排水单元、恒温单元和外袋,其中,恒温容器主体作为内空腔体,包括顶座、底座和若干个独立可伸缩环形腔体单元,且若干个独立可伸缩环形腔体单元依次上下设置在顶座和底座之间,且顶座、底座以及每个伸缩腔体单元内均可独立充放气;排水单元设置在所述恒温容器主体的底座内;所述恒温单元设置在所述恒温容器主体内;外袋用于容纳所述恒温容器主体,且恒温单元中的外通风装置通过外袋上的排风口或者排风管与外部环境进行通风。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可变形充气式便携恒温装置,结构简单,便于携带与收纳,不仅可根据实际需求改变装置收纳空间,且可根据需求保持恒定温度,适用范围广。用范围广。用范围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变形充气式便携恒温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保温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可变形充气式便携恒温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便携式冰箱和保温箱由于保温壳体为硬质材质(如聚氨酯、真空隔热板等),外形体积和内部空间大多不可以改变。因此当不需要使用时,占用空间大,不易于收纳。虽然采用充气式保温层可以解决上述问题,但是现有的充气式保温容器都不具有内外部体积均可伸缩的功能。例如:如ZL03265713.7“充气伸缩式旅游电冰箱”,ZL200620137298.1“充气式冰柜”,CN 215958662 U“一种多用途便当袋”,均没有提及使用时可根据实际需求改变容器的内外部形状。因而导致在使用时,无法根据需要存放的物品和收纳空间改变内外部形状,缺乏可适应性和便利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可变形充气式便携恒温装置,结构简单,便于携带与收纳,不仅可根据实际需求改变装置收纳空间,且可根据需求保持恒定温度,适用范围广。
[0004]本专利技术中主要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5]一种可变形充气式便携恒温装置,包括恒温容器主体、排水单元、恒温单元和外袋,其中,
[0006]所述恒温容器主体作为内空腔体,包括顶座、底座和若干个独立可伸缩环形腔体单元,且若干个独立可伸缩环形腔体单元依次上下设置在顶座和底座之间,且所述顶座、底座以及每个伸缩腔体单元内均可独立充放气;
[0007]所述排水单元设置在所述恒温容器主体的底座内,用于排出所述恒温容器主体中恒温仓内的冷凝水;
[0008]所述恒温单元设置在所述恒温容器主体内,用于控制调节所述恒温容器主体中恒温仓内的温度;
[0009]所述外袋用于容纳所述恒温容器主体,且所述恒温单元中的外通风装置通过外袋上的排风口或者排风管与外部环境进行通风。
[0010]优选地,所述顶座、底座和每个独立可伸缩环形腔体单元的侧面均设有双向充放气阀,用于独立充放气,所述恒温容器主体的相邻的独立可伸缩环形腔体单元之间、顶座与独立可伸缩环形腔体单元之间以及底座与独立可伸缩环形腔体单元之间均设有单向充气阀,由充气泵通过双向充放气阀经由各层之间的单向充气阀向整个恒温容器主体的充气腔体内充气。
[0011]优选地,所述恒温容器主体的顶座与独立可伸缩环形腔体单元之间的连接处、独立可伸缩环形腔体单元与底座之间的连接处以及相邻的独立可伸缩环形腔体单元之间的连接处的内外两侧均设有环形夹层,所述环形夹层内填充有气凝胶。
[0012]优选地,所述排水单元包括:冷凝水储水仓、冷凝水进水管、防逆流装置、冷凝水排水管和止流排水阀,所述冷凝水储水仓设置在所述底座内,且位于恒温容器主体内恒温仓的下方,所述恒温仓的底板上设有冷凝水收集槽,所述冷凝水收集槽上设有冷凝水进水口,所述冷凝水进水口通过冷凝水进水管与冷凝水储水仓连通,且所述冷凝水进水管上安装有防逆流装置,所述冷凝水排水管位于冷凝水储水仓底部并与恒温装置外部连通,所述止流排水阀安装在冷凝水排水管上。
[0013]优选地,所述顶座的顶部设有一敞口,顶盖一侧与所述敞口的上边沿铰接,且所述顶盖绕铰接处转动,所述敞口下边沿四周设有支撑座,用于支撑顶盖,所述顶盖下边沿的支撑座与所述顶盖下边沿通过密封条密封连接。
[0014]优选地,所述顶盖上边沿四周与所述敞口上边沿四周通过锁紧装置锁紧连接。
[0015]优选地,所述独立可伸缩环形腔体单元、顶座和底座均为充气腔体,其中,独立可伸缩环形腔体单元为可伸缩折叠的充气气囊或者为带支撑的可折叠双层气密隔热腔体。
[0016]优选地,相邻两层的独立可伸缩环形腔体单元之间、独立可伸缩环形腔体单元与顶座之间以及独立可伸缩环形腔体单元与底座之间的内侧或外侧或内外侧均设有环形密封装置用于锁紧连接。
[0017]优选地,所述恒温单元包括若干制冷/热模块、温度控制模块、风量控制模块以及若干温度传感器,其中,若干所述制冷/热模块安装在所述恒温容器主体上;
[0018]所述制冷/热模块包括若干半导体制冷片、外散热片、外通风装置、内散热片、内通风装置,所述外散热片和外通风装置设置在制冷/热模块朝向所述恒温容器主体外部的一侧,所述内散热片和内通风装置设置在制冷/热模块朝向所述恒温容器主体内部的一侧,所述恒温容器主体的顶座和底座上均设有若干外出风口和内出风口,所述外通风装置通过出风管与所述恒温容器主体上的外出风口连接,用于与外部环境进行通风,所述内通风装置通过出风管与所述恒温容器主体上的内出风口连接,用于连通恒温容器主体中的恒温仓,所述出风管上均设有防逆流装置;
[0019]若干所述温度传感器分别位于恒温装置的恒温仓内部与恒温装置外部,并与所述温度控制模块和风量控制模块信号反馈连接;
[0020]所述温度控制模块分别与若干所述制冷/热模块控制连接,由温度控制模块控制所述制冷/热模块的温度调节;
[0021]所述风量控制模块分别与若干所述制冷/热模块的外通风装置的外风扇和所述内通风装置的内风扇控制连接,由风量控制模块分别控制内风扇和外风扇的风量大小。
[0022]优选地,若干所述半导体制冷片采用冷热端串联、并联或者串并联方式构成,所述温度控制模块包括电源换向器以及电流控制器,且所述电源换向器用于交换半导体制冷片两端的电源极性,从而转换制冷/热模块的制冷面和制热面的位置,所述电流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半导体制冷片通过的电流大小,从而控制恒温单元输出的温度。
[0023]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变形充气式便携恒温装置,具有如下优点:
[0024](1)本专利技术的恒温装置可根据实际需求,通过对独立可伸缩环形腔体单元的充放气,调整恒温装置的内外部空间大小,便于收纳,适用范围广。
[0025](2)本专利技术采用温度控制模块和风量控制模块对恒温装置的恒温仓进行整体以及局部控温,同时采用温度控制模块对多个制冷/热模块进行独立控制,以保证恒温装置腔体
经由各层之间的单向充气阀1

4向整个恒温容器主体的充气腔体1

7内充气。本实施例中,所述独立可伸缩环形腔体单元1

3、顶座1

1和底座1

2的充气腔体1

7为充气气囊或者为带支撑的可折叠双层气密隔热腔体。本实施例中,采用单向充气阀可确保气体由底座的双向充放气阀向整个恒温容器主体正向充气,但是不会反向漏气。本专利技术中,单向充气阀的充气方向可以但不仅局限于从下至上,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对充气位置以及充气方向进行设计。
[0041]所述恒温容器主体1的顶座1

1与独立可伸缩环形腔体单元1

3之间的连接处、独立可伸缩环形腔体单元1

3与底座1

2之间的连接处以及相邻的独立可伸缩环形腔体单元1

3之间的连接处内外两侧均设有环形夹层1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变形充气式便携恒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恒温容器主体、排水单元、恒温单元和外袋,其中,所述恒温容器主体作为内空腔体,包括顶座、底座和若干个独立可伸缩环形腔体单元,且若干个独立可伸缩环形腔体单元依次上下设置在顶座和底座之间,且所述顶座、底座以及每个伸缩腔体单元内均可独立充放气;所述排水单元设置在所述恒温容器主体的底座内,用于排出所述恒温容器主体中恒温仓内的冷凝水;所述恒温单元设置在所述恒温容器主体内,用于控制调节所述恒温容器主体中恒温仓内的温度;所述外袋用于容纳所述恒温容器主体,且所述恒温单元中的外通风装置通过外袋上的排风口或者排风管与外部环境进行通风。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形充气式便携恒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座、底座和每个独立可伸缩环形腔体单元的侧面均设有双向充放气阀,用于独立充放气,所述恒温容器主体的相邻的独立可伸缩环形腔体单元之间、顶座与独立可伸缩环形腔体单元之间以及底座与独立可伸缩环形腔体单元之间均设有单向充气阀,由充气泵通过双向充放气阀经由各层之间的单向充气阀向整个恒温容器主体的充气腔体内充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形充气式便携恒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恒温容器主体的顶座与独立可伸缩环形腔体单元之间的连接处、独立可伸缩环形腔体单元与底座之间的连接处以及相邻的独立可伸缩环形腔体单元之间的连接处的内外两侧均设有环形夹层,所述环形夹层内填充有气凝胶。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形充气式便携恒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单元包括:冷凝水储水仓、冷凝水进水管、防逆流装置、冷凝水排水管和止流排水阀,所述冷凝水储水仓设置在所述底座内,且位于恒温容器主体内恒温仓的下方,所述恒温仓的底板上设有冷凝水收集槽,所述冷凝水收集槽上设有冷凝水进水口,所述冷凝水进水口通过冷凝水进水管与冷凝水储水仓连通,且所述冷凝水进水管上安装有防逆流装置,所述冷凝水排水管位于冷凝水储水仓底部并与恒温装置外部连通,所述止流排水阀安装在冷凝水排水管上。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形充气式便携恒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座的顶部设有一敞口,顶盖一侧与所述敞口的上边沿铰接,且所述顶盖绕铰接处转动,所述敞口下边沿四周设有支撑座,用于支撑顶盖,所述顶盖下边沿的支撑座与所述顶盖下边沿通过密封条密封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静纪珺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模格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