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骨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3844 阅读:1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骨外科修复的接骨板,其外形一般呈椭圆形,板体中央设有一个中心孔,板体的外围区域被分割为若干扇片,所述各扇片之间留有间隙,所述间隙的里端边缘为扩张的圆弧形,所述扇片的外端边缘呈平滑的曲线状,所述扇片的板体上分布有若干小孔,所述中心孔的孔径大于所述小孔的孔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强度高于现有的网状结构,能够很好地满足修复要求,并且易于临床塑形,方便使用。(*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骨外科修复的接骨板。技术背景现有接骨板多采用钛金属网,使用时先根据损伤部位的具体情况,确定所需接骨板的大小和形状,对钛金属网进行裁剪和塑形等现场加工,形成所需的接骨板。这种技术的缺陷一是强度不高,二是塑形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接骨板,这种接骨板具有较高的强度,并且易于塑形。本技术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接骨板,板体中央设有一个中心孔,板体的外围区域被分割为若干扇片,所述各扇片之间留有间隙,所述间隙的里端边缘为扩张的弧形,所述扇片的外端边缘呈平滑的曲线状,所述扇片的板体上分布有若干小孔,所述中心孔的孔径大于所述小孔的孔径。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采用板状结构,其强度高于现有的网状结构,能够满足修复要求;2)扇片设计有利于临床塑形,并且在塑形过程中不易出现妨碍使用的内部形变;3)间隙里端边缘的圆弧形设计不仅有利于临床塑形,而且可以有效地避免临床塑形时扇片间出现裂痕,还有利于相邻扇片的重叠;4)扇片外端的曲线状设计可以避免边缘过尖对患者造成不必要的伤害;5)中心孔稍大的孔径设计可以避免因塑形时板体中心拱起影响患者术后外观;6)扇片小孔均可用作钛钉固定孔,有利于医生临床修剪,保证经修剪成任意形状后均可固定。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另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和图2,本技术提供的接骨板的板体中央部位设有一个中心孔8,板体的外围区域被分割为若干扇片1,所述各扇片之间留有间隙2,所述间隙里端边缘(也就是两扇片之间相连部位的边缘)呈扩张的弧形5(即该弧形的宽度大于相邻处间隙的宽度,当为圆弧时,其弧度大于π),该弧形一般可以采用圆弧形,以便于制造和使用,所述扇片的外端边缘3呈平滑的曲线状,所述扇片的板体上分布有若干小孔6,所述中心孔的孔径大于所述小孔的孔径。通常,所述板体呈对称结构,包括纵向和横向两个对称轴7、9,这两个对称轴的交叉点为所述中心孔的中心。这种对称结构即有利于设计和制造,也有利于临床塑形。所述扇片之间的间隙可以分为长间隙和短间隙两种,并且长、短间隙相互交错。所述各长间隙的里端位于一个对称的(对称方式与板体的对称方式相同,下同)闭合曲线11上,所述短间隙的里端位于另一个对称的闭合曲线10上,并且该闭合曲线位于所述长间隙里端所在闭合曲线的外面。在这种扇片分割方式下,由短间隙分割出来的两个扇片可以被看作是一个扇片组合,而这些扇片组合被长间隙分割开来。所述长间隙的数量和短间隙的数量可以各为8个(如图1所示),这样就形成了16个扇片或者说8个扇片组合;所述长间隙的数量和短间隙的数量也可以各为6个(如图2所示),这样就形成了12个扇片或者说6个扇片组合。这种扇片设置方式可以满足常见情况下塑形的要求,并有利于减少制造成本和塑形的工作量。通常,接骨板的面积越大,分割出来的扇片数量就应越多。所述各扇片外端所在的闭合曲线、所述各短间隙里端所在的闭合曲线和所述各长间隙里端所在的闭合曲线均可以是椭圆(包括圆),所述各椭圆的纵向和横向对称轴均为所述板体的纵向和横向对称轴。所述各扇片外端边缘的主体部分可以位于同一椭圆上,由此形成椭圆形的总体结构。所述各间隙两边缘的主体部分4(即所述相邻两扇片侧边边缘的主体部分)均可以是不相平行的两个直线(指线段,下同),这两个直线的延伸线可以穿过所述中心孔的中心,由此形成的间隙长条部分呈外大里小的结构。所述各间隙两边缘的主体部分均可以是不相平行的两个直线,这两个直线延长线的相交点位于所述中心孔中心的另一侧(远离所涉及的间隙一侧),且这两个直线的中间对称线穿过所述中心孔的中心,由此形成的间隙长条部分呈外大里小的结构,但其里端变窄的程度小于上面所述的间隙。所述各间隙两边缘的主体部分也均可以是相互平行的直线,且这两个平行直线的中间对称线穿过所述中心孔的中心,由此形成的间隙长条部分呈等宽的结构。所述中心孔和所述各小孔均可以是圆孔,这样在保证内外组织长合及引流的同时,有利于加工制造。所述各小孔的孔径范围通常可以为0.5mm至5mm,优选1mm-3mm,例如0.5mm、1mm、1.5mm、2mm、2.5mm、3mm或5mm。小孔数量根据接骨板的面积而定。所述扇片上的小孔交错分布,且相邻小孔之间的距离基本相等,一般应大于所述小孔的直径。这种交错和近似均匀的小孔分布有利于板体的均匀塑形,并可以避免因扇片较窄处孔密造成的折断。所述板体的厚度范围可以是0.2mm-1mm,优选0.4-0.8mm,例如可以是0.2mm、0.4mm、0.5mm、0.6mm、0.7mm、0.8mm或1.0mm。所述板体的内、外表面通常应是光滑的,但必要时也可以是粗糙的,或者一面光滑、一面粗糙,具体方式应依修复的需要而定。这种接骨板通常可以采用符合医学标准的金属钛制造,也可以采用某些特殊的不锈钢或高分子材料。权利要求1.一种接骨板,其特征在于其板体中央部位设有一个中心孔,板体的外围区域被分割为若干扇片,所述各扇片之间留有间隙,所述间隙里端边缘呈扩张的弧形,所述扇片的外端边缘呈平滑的曲线状,所述扇片的板体上分布有若干小孔,所述中心孔的孔径大于所述小孔的孔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骨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体呈对称结构,包括纵向和横向两个对称轴,这两个对称轴的交叉点为所述中心孔的中心。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接骨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扇片之间的间隙包括长间隙和短间隙,所述长、短间隙相互交错。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接骨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长间隙的数量和短间隙的数量各为8个,或者各为6个。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接骨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各长间隙的里端位于一个对称的闭合曲线上,所述短间隙的里端位于另一个对称的闭合曲线上,并且该闭合曲线位于所述长间隙里端所在闭合曲线的外面。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接骨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各扇片外端所在的闭合曲线、所述各短间隙里端所在的闭合曲线和所述各长间隙里端所在的闭合曲线均是椭圆,所述各椭圆的纵向和横向对称轴均为所述板体的纵向和横向对称轴。7.如权利要求1、2、3、4、5或6所述的接骨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各间隙两边缘的主体部分是不相平行的两个直线,这两个直线的延伸线穿过所述中心孔的中心,或位于所述中心孔中心的另一侧,这两个直线的中间对称线穿过所述中心孔的中心。8.如权利要求1、2、3、4、5或6所述的接骨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各间隙两边缘的主体部分均是相互平行的直线,且这两个平行直线的中间对称线穿过所述中心孔的中心。9.如权利要求1、2、3、4、5或6所述的接骨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孔和所述各小孔均是圆孔,所述各小孔的孔径范围为0.5mm至5mm,各小孔交错分布,且相邻小孔之间的距离基本相等,该距离大于所述小孔的直径,所述板体的厚度范围是0.2mm-1mm。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接骨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各小孔的孔径范围为1mm-3mm,所述板体的厚度范围是0.4mm-0.8mm。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骨外科修复的接骨板,其外形一般呈椭圆形,板体中央设有一个中心孔,板体的外围区域被分割为若干扇片,所述各扇片之间留有间隙,所述间隙的里端边缘为扩张的圆弧形,所述扇片的外端边缘呈平滑的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接骨板,其特征在于其板体中央部位设有一个中心孔,板体的外围区域被分割为若干扇片,所述各扇片之间留有间隙,所述间隙里端边缘呈扩张的弧形,所述扇片的外端边缘呈平滑的曲线状,所述扇片的板体上分布有若干小孔,所述中心孔的孔径大于所述小孔的孔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晓峰姜谦刘灿陈香芝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吉马飞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