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肥水一体化灌溉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6381964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8 09: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肥水一体化灌溉系统,包括本体,所述本体的一侧安装有第一电机,所述本体顶端的一侧设置有混合结构,所述混合结构包括支架,所述支架固定于本体的顶端,所述本体顶端的另一侧设置有进水口,所述本体的另一侧设置有收卷结构,所述水泵的一侧连接有水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有混合结构,通过支架将桶体架设在本体的顶端,通过连接杆内部设置有管体,罐体连接轴块与连接轴,转动把手使连接杆在管体的内部转动,使阀门叶能呈打开或者闭合的状态,将阀门叶关闭,在桶体的内部倒入药水,桶体上有阀门叶可测量药水的计量,便于计算,实现了对肥水灌溉的时候对配对药水的配比,使肥水的配比更加精准。使肥水的配比更加精准。使肥水的配比更加精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肥水一体化灌溉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灌溉
,特别涉及一种肥水一体化灌溉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灌溉系统使指灌溉工程的整套设备,利用水泵将水体抽出在通过水管喷洒出来,多利用在农田的灌溉上,肥水的灌溉系统使指在水中添加辅助药水对农业种植进行灌溉;
[0003]在肥水灌溉的时候,将药水倒在桶中,利用电机带动搅拌杆使药水与水充分的混合,在通过水泵将肥水抽出进行灌溉,但是药水的配比没能经过精细的计算,出现药水配比不均匀的现象,因此设计一种药水配比的混合结构,通过设置的刻度尺对药水进行精细的计量,便于药水的配比混合。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肥水一体化灌溉系统,用以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缺陷。
[0006](二)
技术实现思路

[0007]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肥水一体化灌溉系统,包括本体,所述本体的一侧安装有第一电机,所述本体的内部设置有搅拌杆,所述本体顶端的一侧设置有混合结构,所述混合结构包括支架,所述支架固定于本体的顶端,所述支架的顶端固定有桶体,所述桶体的一端设置有刻度尺,所述桶体的底端固定有管体,所述管体的一侧设置有轴块,所述管体的内部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底端固定有阀门叶,所述管体的另一侧设置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的一侧固定有把手,所述本体顶端的另一侧设置有进水口,所述本体的另一侧设置有收卷结构,所述本体底端的一侧固定有支撑柱,所述本体的底端设置有水泵,所述水泵的顶端固定有连接管,所述水泵的一侧连接有水管。
[0008]优选的,所述支架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支架关于桶体的中轴线呈对称分布。
[0009]优选的,所述阀门叶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阀门叶关于连接杆的中轴线呈对称分布。
[0010]优选的,所述收卷结构包括第一圆盘,所述第一圆盘固定于本体的另一侧,所述第一圆盘一侧的中间位置固定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一侧设置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圆盘,所述第二圆盘的一侧安装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一圆盘的内部设置有螺栓。
[0011]优选的,所述螺栓设置有四组,四组所述螺栓在第一圆盘上呈环状分布。
[0012]优选的,所述支撑柱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支撑柱关于本体的中轴线呈对称分布。
[0013](三)有益效果
[0014]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肥水一体化灌溉系统,其优点在于:通过设置有混合结构,通过支架将桶体架设在本体的顶端,通过连接杆内部设置有管体,罐体连接轴块与连接轴,转动把手使连接杆在管体的内部转动,使阀门叶能呈打开或者闭合的状态,将阀门叶关闭,
在桶体的内部倒入药水,桶体上有阀门叶可测量药水的计量,便于计算,实现了对肥水灌溉的时候对配对药水的配比,使肥水的配比更加精准;
[0015]通过设置有收卷结构,通过第一圆盘上的螺栓将第一圆盘固定在本体的另一侧,连接柱的一侧连接转轴,另一侧固定住第二圆盘,通过第二电机带动连接柱转动,将水管放置在连接柱上进行转动收卷,实现了对水管的收卷,便于对水管的整理,防止摆放的杂乱。
附图说明
[00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7]图1为本技术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的混合结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本技术的收卷结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5为本技术的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2]图中的附图标记说明:
[0023]1、本体;2、第一电机;3、搅拌杆;4、混合结构;401、支架;402、桶体;403、管体;404、连接轴;405、把手;406、刻度尺;407、连接杆;408、轴块;409、阀门叶;5、进水口;6、收卷结构;601、第一圆盘;602、转轴;603、连接柱;604、第二电机;605、第二圆盘;606、螺栓;7、支撑柱;8、水管;9、水泵;10、连接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5]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6]请参阅图1

5,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肥水一体化灌溉系统,包括本体1,本体1的一侧安装有第一电机2,本体1的内部设置有搅拌杆3,本体1顶端的一侧设置有混合结构4,本体1顶端的另一侧设置有进水口5,本体1的另一侧设置有收卷结构6,本体1底端的一侧固定有支撑柱7,本体1的底端设置有水泵9,水泵9的顶端固定有连接管10,水泵9的一侧连接有水管8;
[0027]混合结构4包括支架401,支架401固定于本体1的顶端,支架401的顶端固定有桶体
402,桶体402的一端设置有刻度尺406,桶体402的底端固定有管体403,管体403的一侧设置有轴块408,管体403的内部设置有连接杆407,连接杆407的底端固定有阀门叶409,管体403的另一侧设置有连接轴404,连接轴404的一侧固定有把手405,支架401设置有两组,两组支架401关于桶体402的中轴线呈对称分布,阀门叶409设置有两组,两组阀门叶409关于连接杆407的中轴线呈对称分布,便于对肥水灌溉时药水的配比混合;
[0028]具体地,如图1、图2、图3和图5所示,使用该结构时,首先,将支架401的顶端固定在桶体402上,然后将支架401固定在本体1的顶端,然后将刻度尺406固定在桶体402的一端,再将管体403的底端卡在本体1的内部,将轴块408固定在连接杆407的顶端与底端,通过连接轴404与轴块408将连接杆407连接,然后将把手405固定在连接轴404的一侧,通过转动把手405使连接杆407带动阀门叶409转动,关闭阀门叶409然后在桶体402的内部调配肥水药水,然后打开阀门叶409使药水进入本体1的内部,便于对肥水计量的精准控住;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肥水一体化灌溉系统,包括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1)的一侧安装有第一电机(2),所述本体(1)的内部设置有搅拌杆(3),所述本体(1)顶端的一侧设置有混合结构(4),所述混合结构(4)包括支架(401),所述支架(401)固定于本体(1)的顶端,所述支架(401)的顶端固定有桶体(402),所述桶体(402)的一端设置有刻度尺(406),所述桶体(402)的底端固定有管体(403),所述管体(403)的一侧设置有轴块(408),所述管体(403)的内部设置有连接杆(407),所述连接杆(407)的底端固定有阀门叶(409),所述管体(403)的另一侧设置有连接轴(404),所述连接轴(404)的一侧固定有把手(405),所述本体(1)顶端的另一侧设置有进水口(5),所述本体(1)的另一侧设置有收卷结构(6),所述本体(1)底端的一侧固定有支撑柱(7),所述本体(1)的底端设置有水泵(9),所述水泵(9)的顶端固定有连接管(10),所述水泵(9)的一侧连接有水管(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肥水一体化灌溉系统,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建国陈于勤郑献文郑显奇
申请(专利权)人:衢州市柯城区鑫铺家庭农场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