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养殖黄牛微生物发酵垫床的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380185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8 09:4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养殖黄牛微生物发酵垫床的使用方法,所述发酵垫床包括铺设的垫料层,以及铺撒于垫料层上的专用菌,该垫料层包括100%锯末,或70%锯末和30%谷壳及秸秆,该垫料层为原始垫料层,发酵垫床的使用方法如下:当原始垫料层潮湿后,在原始垫料层的上方铺设新垫料层,并铺撒专用菌,或将原始垫料层由下至上进行翻动。该养殖黄牛微生物发酵垫床的使用方法,利用微生物发酵垫床,能够更加方便快捷的解决黄牛尿粪的处理,分解膨化类便,有益菌能够灭杀生长的有害菌团,持续活跃垫层,最终形成生物有机肥料;用此法养殖黄牛,减少疾病的产生,降低了牛圈异味的产生,减少了人力的输出,更进一步的避免了环境及土壤的污染。更进一步的避免了环境及土壤的污染。更进一步的避免了环境及土壤的污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养殖黄牛微生物发酵垫床的使用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发酵垫床
,具体涉及一种养殖黄牛微生物发酵垫床的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大多数黄牛养殖采用的是传统粪尿沟、粪尿槽模式,此传统的养殖模式,养殖场常常臭气熏天,此外,传统的养殖环境过于潮湿,也将导致牛只多发蹄疾。
[0003]上述情况当处于夏季时,虫蝇遍布,极易散播疾病,造成养殖损失;且传统方式,需要大量的时间和人力处理牛只粪尿,此外更因为脏物堆放问题常常造成环境污染、土壤破坏。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养殖黄牛微生物发酵垫床的使用方法,以解决上述缺陷之一。
[0005]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养殖黄牛微生物发酵垫床的使用方法,所述发酵垫床包括铺设的垫料层,以及铺撒于垫料层上的专用菌,该垫料层包括100%锯末,或70%锯末和30%谷壳及秸秆,该垫料层为原始垫料层,发酵垫床的使用方法如下:当原始垫料层潮湿后,在原始垫料层的上方铺设新垫料层,并铺撒专用菌,或将原始垫料层由下至上进行翻动。
[0006]进一步,每隔15天,将原始垫料层由下至上进行翻动。
[0007]进一步,原始垫料层厚度为30

50公分。
[0008]进一步,原始垫料层每平米铺设专用菌60g。
[0009]进一步,新垫料层每增加10公分,则每平方米增加专用菌10g。
[0010]进一步,控制牛只密度至发酵垫床12

15平方米/头。
[0011]进一步,控制环境温度至不低于15℃。
[0012]进一步,发酵垫床的含水量保持在40%以下。
[0013]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该养殖黄牛微生物发酵垫床的使用方法,利用微生物发酵垫床,能够更加方便快捷的解决黄牛尿粪的处理,分解膨化类便,有益菌能够抑制有害菌团的生存与繁殖,持续活跃垫层,最终形成生物有机肥料;用此法养殖黄牛,减少疾病的产生,降低了牛圈异味的产生,减少了人力的输出,更进一步的避免了环境及土壤的污染。
[0014]本专利技术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对下文的考察研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从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中得到教导。本专利技术的目标和其他优点可以通过下面的说明书来实现和获得。
[0015]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发酵垫床使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0018]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专利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专利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9]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0020]在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一侧”、“另一侧”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专利技术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21]此外,术语“相同”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相同,而是可以存在微小的差异。术语“垂直”仅仅是指部件之间的位置关系相对“平行”而言更加垂直,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垂直,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0022]请参阅图1,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养殖黄牛微生物发酵垫床的使用方法,发酵垫床包括铺设的垫料层,以及铺撒于垫料层上的专用菌,原始垫料层每平米铺设专用菌60g,该垫料层包括100%锯末,或70%锯末和30%谷壳及秸秆,该垫料层为原始垫料层,原始垫料层厚度为30

50公分,发酵垫床的使用方法如下:当原始垫料层潮湿后,在原始垫料层的上方铺设新垫料层,并铺撒专用菌,或将原始垫料层由下至上进行翻动;首先,需铺设垫料层30

50公分,此为原始垫料层,本申请所提及的专用菌为微生态全效养殖垫层专用菌;垫层材料主要是惰性比较大的原料,不能集中铺放秸秆、谷壳等料,否则会造成板结,影响原始垫层专用菌的活性;专用菌铺撒并使用翻耕机进行翻耕,使专用菌分布均匀;此处需要说明的是,在发酵垫床制作的过程中,原始垫料层铺设完毕,当牛只进入发酵垫床上进行养殖的前3天,再铺撒专用菌;当发酵垫床的原始垫料层上表面过于潮湿时(牛只的尿液、粪便及其他外界因素所导致),则直接在原始垫料层过于潮湿的部位铺设新垫料层,此过于潮湿的判断依据可观察原始垫料层的厚度,当原始垫料层厚度的中间部位往上区域皆处于潮湿状态时,则对此处铺设新垫料层,而当原始垫料层厚度的中间部位往上部位并非全部处于潮湿状态时,则
由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该原始垫料层的下方翻动至原始垫料层的上方,并将该原始垫料层上方的粪便调整至该原始垫料层的下方区域;至于本申请所提及的原始垫料层及新垫料层其包括的材质及成分为一致。
[0023]本实施例中:每隔15天,将原始垫料层由下至上进行翻动,本实施例通过此方法对原始垫料层进行循环使用,可提高对发酵垫床的利用率,避免资源浪费,在对原始垫料层翻动的过程中。
[0024]本实施例中:新垫料层每增加10公分,则每平方米增加专用菌10g,以本实施例所限定的数据增加专用菌可在最大程度上提高对专用菌的利用率,也可避免出现资源浪费,此为经过多次实验实践总结得出,当发酵垫床周围出现异味时,也可依此数据铺撒专用菌。
[0025]本实施例中:控制牛只密度至发酵垫床12

15平方米/头,以此密度圈养的牛只,则更为健康与科学。
[0026]本实施例中:控制环境温度至不低于15℃,敞开式圈养完全通风,或通过开闭透气窗和通风窗即可自然调节舍内的温度,主要防止冬天温度过低,导致垫层料结冰影响有益菌的活跃性,舍顶透光。
[0027]本实施例中:发酵垫床的含水量保持在40%以下,控制垫床湿度,控制要求勤观察微生物发酵垫床的湿度,尽量干燥,确保不能太湿,要求垫料松散而不板结,表面垫料的含水量应保持在40%以下;既可以保持微生物菌群的正常繁殖,又不至于因为圈舍内过于潮湿而影响牛的健康;或向圈舍内添加适量新干燥垫料,同时对垫料进行松翻,以便进入更多的空气,蒸发水分。
[0028]补充垫床活性,微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养殖黄牛微生物发酵垫床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垫床包括铺设的垫料层,以及铺撒于垫料层上的专用菌,该垫料层包括100%锯末,或70%锯末和30%谷壳及秸秆,该垫料层为原始垫料层,发酵垫床的使用方法如下:当原始垫料层潮湿后,在原始垫料层的上方铺设新垫料层,并铺撒专用菌,或将原始垫料层由下至上进行翻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养殖黄牛微生物发酵垫床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每隔15天,将原始垫料层由下至上进行翻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养殖黄牛微生物发酵垫床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原始垫料层厚度为30

50公分。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养殖黄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光燕张勇王井洪陈春梅邱淦远袁荧薛光彦李同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黄牛产业集团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