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稻纳米材料壮秧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379509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8 09:40
本发明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水稻纳米材料壮秧剂及其制备方法,具体涉及壮秧剂的技术领域。一种水稻纳米材料壮秧剂,包括3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稻纳米材料壮秧剂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壮秧剂的
,特别涉及一种水稻纳米材料壮秧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我国60%以上的人口以稻米为主食,因此水稻在我国粮食安全战略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水稻是一种精耕细作的农作物,但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农村劳动力极度贫缺,传统的精耕细作方式已无法适应现代农业的需要。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的不断推进,水稻全程机械化已在大多稻区成为现实。而作为全程机械化的重要环节
‑‑‑‑
工厂化集中育秧与机插秧技术不仅很好地秉承了我国传统的水稻种植习惯,也从根本上解决了劳动力不足的问题。
[0003]众所周知,秧苗好坏决定了水稻产量的高低,俗话说“秧好半熟稻,苗壮产量高”。不仅如此,秧好苗壮也决定作机插秧质量,影响栽后的秧苗返青和分蘖。为此,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科技人员尝试应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如多效唑、烯效唑、矮壮素等农药)来调控秧苗的生长,达到培育壮秧的目的,即目前生产上推广的壮秧剂(或称苗床调理剂、育苗伴侣等),其主要成分不外乎植物生长调节剂、营养肥料和杀虫、杀菌剂。但这样的壮秧剂存在诸多问题,多为固体(粉粒)剂、用量大,且需要与育秧基质相混和,使用不方便,费工费时还不易混拌均匀;其次,都含有化学农药成分:如杀虫剂、杀菌剂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等,农药不仅直接对人畜造成伤害,对环境形成污染,还会在农产品中残留,影响食品安全;其者,使用技术要求高,必须严格控制用量和使用时机,用量过高或过低,混合不均匀以及使用时期过早或过迟,会引起烧苗、僵苗或徙长等,秧苗差次不齐,影响机插秧效率和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意在提供一种水稻纳米材料壮秧剂及其制备方法,解决了现有的壮秧剂含有化学农药、使用不方便、费工费劳力、使用安全性差等问题。
[000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水稻纳米材料壮秧剂,包括3

20份的生物激发器、2

30份的营养剂、1

20份的诱导拮抗剂和0.1

12份的悬浮成膜剂。
[0006]本技术方案的技术原理:利用生物激发器,激活植物细胞核能和新陈代谢功能,加速细胞分裂,促进根系生长和茎杆增粗,提高叶绿素含量,增加对光能和二氧化碳的吸收利用,为秧苗生长提供充足的生物能量,同时增加胞壁和胞壁间硅素吸收累积,增加胞壁厚度和强度,达到壮秧目的,提高机插秧质量;根据水稻秧苗期需肥生理,通过营养剂的科学调配,为秧苗提供平衡的氮、磷、钾和中微量元素养份;利用生物刺激物或纳米材料的诱导与抗菌作用,开启水稻自体免疫通路,提供抗病虫、抗寒抗冻等抗逆能力以及杀菌抑菌效能,保护稻苗的健康生长,减少烂秧;生物激发器、营养剂和诱导拮抗剂在悬浮成膜剂的作用下形成良好的均质胶悬状液体或可溶性粉体,兑水拌种或喷施可在种子、土面或叶片上形成微膜,起到锁住养分、耐雨水冲刷和释放作用,提高养份的持效性和利用率。
[0007]进一步的,所述生物激发器采用纳米二氧化硅、纳米二氧化钛或纳米三氧化二铁中至少一种。
[0008]进一步的,所述营养剂采用尿素、脲甲醛、磷酸二氢钾、硫酸钙、硫酸镁、硫酸锌、硫酸锰、硫酸铜、钼酸铵或硼砂中至少一种。
[0009]进一步的,所述诱导拮抗剂采用壳寡糖、鼠李糖脂、香菇多糖、灵芝多糖、氨基酸、活性肽、腐殖酸、亚磷酸钾、纳米氧化锌或纳米氧化铜中至少一种。
[0010]进一步的,所述悬浮成膜剂采用pvp、甲基纤维素、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黄原胶、聚丙烯酰胺、卡拉胶、羟丙基纤维素、魔芋粉、胶原蛋白、聚乙烯醇、羧甲基纤维素或明胶中至少一种。
[0011]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水稻纳米材料壮秧剂,所述壮秧剂的制备方法是:将3

20份的生物激发器、2

30份的营养剂、1

20份的诱导拮抗剂和0.1

12份的悬浮成膜剂配置成液体或是粉剂。
[0012]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种技术方案:水稻纳米材料壮秧剂配置的所述液体或是粉剂用于水稻种子拌种、机插秧育秧盘喷涂和育秧期喷雾处理。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方案的有益效果:
[0014]本方案以植物生长发育生理为依据,确立“壮苗先得强根,抗倒先得强基”的产品开发理念,旨在突破当前工厂化集中育秧中培育壮秧主要以化学农药为主要成分的壮秧剂技术。以纳米材料为激发剂,启动植物自身防疫机制,调节土壤微生态,增强土壤营养元素活性,达到强根健株、调节生理,增加植株的抗病虫、抗逆能力;科学调配微量元素,满足秧苗对微量元素的需求;以及以生物高分子材料为成膜剂等构建绿色环保、安全高效的壮秧剂。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16]实施例1
[0017]一种水稻纳米材料壮秧剂,包括3份的生物激发器、30份的营养剂、1份的诱导拮抗剂和0.1份的悬浮成膜剂。生物激发器采用纳米二氧化硅。营养剂采用尿素、脲甲醛、磷酸二氢钾、硫酸钙和硫酸镁。诱导拮抗剂采用壳寡糖和亚磷酸钾。悬浮成膜剂采用黄原胶、pvp和羟丙基纤维素。
[0018]壮秧剂的制备方法是:将3份的生物激发器、30份的营养剂、1份的诱导拮抗剂和0.1份的悬浮成膜剂配置成液体或是粉剂。
[0019]实施例2
[0020]一种水稻纳米材料壮秧剂,包括10份的生物激发器、16份的营养剂、10份的诱导拮抗剂和5份的悬浮成膜剂。生物激发器采用纳米二氧化硅和纳米二氧化钛。营养剂采用尿素、硫酸锌、硫酸锰、硫酸铜和硼砂。诱导拮抗剂采用香菇多糖和鼠李糖酯。悬浮成膜剂采用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甲基纤维素和pvp。
[0021]壮秧剂的制备方法是:将10份的生物激发器、16份的营养剂、10份的诱导拮抗剂和5份的悬浮成膜剂配置成液体或是粉剂。
[0022]实施例3
[0023]一种水稻纳米材料壮秧剂,包括20份的生物激发器、2份的营养剂、5份的诱导拮抗剂和12份的悬浮成膜剂。生物激发器采用纳米二氧化硅和纳米三氧化二铁。营养剂采用硫酸锌、硫酸铜和钼酸铵。诱导拮抗剂采用氨基酸和活性肽。悬浮成膜剂采用pvp、卡拉胶和羟丙基纤维素。
[0024]壮秧剂的制备方法是:将20份的生物激发器、2份的营养剂、5份的诱导拮抗剂和12份的悬浮成膜剂配置成液体或是粉剂。
[0025]实施例4
[0026]一种水稻纳米材料壮秧剂,包括6份的生物激发器、10份的营养剂、20份的诱导拮抗剂和2份的悬浮成膜剂。生物激发器采用纳米二氧化硅和纳米二氧化钛。营养剂采用尿素、硫酸锌和硫酸锰。诱导拮抗剂采用氨基酸和纳米氧化锌。悬浮成膜剂采用聚乙烯醇、羧甲基纤维素和胶原蛋白。
[0027]壮秧剂的制备方法是:将6份的生物激发器、10份的营养剂、20份的诱导拮抗剂和2份的悬浮成膜剂配置成液体或是粉剂。
[0028]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稻纳米材料壮秧剂,其特征在于:包括3

20份的生物激发器、2

30份的营养剂、1

20份的诱导拮抗剂和0.1

12份的悬浮成膜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稻纳米材料壮秧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激发器采用纳米二氧化硅、纳米二氧化钛或纳米三氧化二铁中至少一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稻纳米材料壮秧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营养剂采用尿素、脲甲醛、磷酸二氢钾、硫酸钙、硫酸镁、硫酸锌、硫酸锰、硫酸铜、钼酸铵或硼砂中至少一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稻纳米材料壮秧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诱导拮抗剂采用壳寡糖、鼠李糖脂、香菇多糖、灵芝多糖、氨基酸、活性肽、腐殖酸、亚磷酸钾、纳米氧化锌或纳米氧化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龚恒亮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绿成禾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